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堂“对话”关键浅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对话”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日益受到重视。“对话”的主阵地在课堂之上,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本文通过列举名家教学的课堂案例,阐述了教师的“问”是“对话”的关键,阐述了“问”的技巧。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对话;关键随着语文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轰轰烈烈的展开和深入发展,语文课程的教学在诸多方面也在悄然发生深刻的变化,许多新的教学形式纷纷涌现,其中,“对话”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日益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没有一种方式,比师生之间的对话更能提高沟通能力,更能启发思维技能。钟启泉认为,教学中的对话是旨在实现教学的目的而展开的,它是以教师的指导为特征的、应教学过程的阶段而设计和展开的活动,具有引导学生发展的功能。[1](钟启泉《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16日第3版)。 基于这种相同或相似的认知,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加自觉地运用“对话”这一教学策略。毋庸置疑,师生之间的这种“对话”的主阵地应该是在课堂之上。在课堂之上,为了实现教学目的,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对话”。“对话”的必要性在于,对教师而言,“对话”就是为了履行其对学生引导或指导的职责,唯有通过“对话”教师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对于学生而言,“对话”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成果,唯有通过“对话”学生才会更深入地思考,以期“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由此我们可以说师生之间的“对话”是石击石的火花迸射,是情激情的心潮相逐,是思引思的丝丝联结。 在课堂之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教师的问和学生的答,即针对文本,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提出某一个具体问题,学生思考教师所提问题并作出回答。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作为学生深入学习的指导者,对教师而言,为了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的提问一定要问得巧、问得妙。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的“问”得有问题,请看下面案例。 案例1: 教师在上美国著名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快速浏览课文的第一节至第五节后思考:在作者看来我们是怎样生活的 ?我们应该怎样生活?用原文的语句作答。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类似上面的提问方式,即“阅读某段文字,回答某个问题,并要求学生用原文的语句作答”,细心观察此类问题会发现,其实此类问题的答案轻而易举就能在文中找到。所以往往出现这样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学生轻轻松松地拿起课本照本宣科地把答案读了一遍,我们老师也往往满足于学生的回答且毫不吝啬地送出自己的表扬。在这里我们要首先弄清楚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什么。正如前文所述,教师的提问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进而实现“对话”的最终目的:“引导学生发展”。和一些老师交流,他们也谈了这样设计问题的初衷,多半是想引导学生阅读或熟悉课文,故而设此一问。显而易见,设计如此简单问题,没有一点思考的强度,学生会就会有兴趣吗?学生会去阅读、深入文本吗?我看不会。这样设计问题的后果是课堂热热闹闹,学生收获寥寥,何谈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不仅有我们教师的“问”,也有学生的“问”。作为主要的学习者,学生的“问”是其思考的表现,但有时也难免幼稚,对于这样的幼稚问题该如何应对?请看于漪老师的案例。
  案例2:于漪老师讲《宇宙里有些什么》的公开课,让学生自由提出疑问。有一名学生站起来发问:“老师,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一问完,全班同学都笑了。“万万”就是亿呀,这是小学知识。提问学生非常后悔自己提这样一个被人讥笑的问题。于漪老师见状便微笑着对大家说:“同学们不要笑,也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它里面有学问呢。哪位同学能看出其中的奥妙?经于老师这一问,课堂安静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我觉得‘万万’读起来响亮许多,顺口多了。”于老师说:“讲得好!其他同学还有高见吗?”另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还有强调作用,好像‘万万’比‘亿’多。”在确认没有不同看法后,于老师总结道:“通过对‘万万’的讨论,我们了解到汉字重叠的修辞作用,它不但读起来响亮,而且增强了表现力。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这个知识是怎样获得的呢?”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将视线集中到刚才发问的学生身上。这个学生如释重负,先前的惭愧、自责一扫而光,仿佛自己一下子聪明了许多。[2](选自《中国教育报》)
  于漪老师成功的地方在于,第一,尊重所有学生,在于老师的眼中一切学生都是平等的,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不讽刺,不挖苦,激励和鼓舞学生。第二,因势利导,让“幼稚”的问题成为“导火索”,引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智慧充盈课堂,最终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课堂“对话”,“问”是关键。“问”得巧,则能“化腐朽为神奇”,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作为老师,我们要根据本学科的自身规律,力争做到懂问、能问、善问。另外,我们老师也要善于倾听,能及时把学生的“问”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参考文献
  [1]钟启泉《有效教学的最终标准是学生成长》《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16日第3版;
  [2]刘贯语《于漪的课堂教学策略》《中国教育报》2008年4月10日第三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660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