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话题作文“听话”导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淦生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曹禺是我国著名的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当有人问曹禺近三十年不仅剧本少而且无力作的原因时,曹禺回答说:“在我一生中有两大遗憾。一是建国以来,我的时间越来越多地被写作以外的事情占据了。二是缺乏独立思考。在历次运动中我都没有独立的思考,而是按一种既定的要求去否定别人,也否定自己,结果在精神上完全丧失了自我。这是非常痛苦而可怕的悲剧。”他在临终之前感慨地说:“我真是太听话了。”
  曹禺先生的话给了你怎样的联想和启示?请以“听话”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诗歌之外自择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加“话题”的作文题。在这类作文题中,材料是话题的由来,话题是材料的概括。材料中的曹禺先生有过年轻时期的辉煌,也有过中年之后的平庸(其实这种情况在郭沫若、茅盾等一批身历两个时代的作家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根据曹禺先生自己的分析,平庸的原因一是写作之外的杂务缠身,更重要的是缺乏独立思考——“太听话了”。曹禺所谓的“听话”,其实质就是凡事不作独立思考,一切惟上是听,惟命是从,失去了独立的意识和人格。一个人一旦失去独立的人格,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就会变得没有主见,人云亦云,被动地随着时代的浪潮沉浮。法国著名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一株有思想的芦苇。”没有思想,我们便会如同苇草一般随风摇摆。艺术创作是一项需要独立思考的富于创造性的工作,艺术家一旦没有个人的独立思考,一切听命于他人,就算“强挤”出一些“作品”,也往往多是些用以图解某种观念、政策的应时应景之作,毫无生命力。
  艺术创造如此,其他各行各业亦然。陈寅恪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仅应当成为文化、教育界人士,而且应成为我们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做人有了独立思考,才能够不俯仰随俗,才能够做到独立不羁,才会有独立的人格。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常被师长教育的一句话就是“听话”,“听话”从正面来看,意味着不违反纪律,不违背家长老师的意愿,但它的负面效应也是巨大的,因为“听话”很多情况下就意味着顺从、俯首帖耳、唯唯诺诺,在这样的育人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要想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实在太难了。
  本文可写成记叙文,以小说的形式、运用对比的手法揭示出“听话”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何得宠,不“听话”者如何碰壁;也可以写“听话”者表面的风光和内心的屈辱,一时的风光和一生的屈辱;当然也可以写“听话”者充斥于我们这个社会所造成的悲剧。
  如果写议论文,则要针对“听话”作辩证分析,观点和语言要力戒偏激,要站在时代精神的角度从教育制度、用人机制、独立人格、创新精神等方面展开论述。中国有着数千年封建专制的传统,也有着前仆后继的反封建的斗士,所以要从我们的历史和现实中寻找到有关“听话”的正面和反面的例子,那是信手拈来俯拾皆是的。但要记住:论据只是你立论的依据,不是你文章的全部,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出现以叙代议、叙多议少的现象发生。
  [例文一]
  塞尚的苹果
  蔡挺
  面前是一幅画,画面正中是一只蓝色的苹果。画下方的标签上署着——“塞尚”。
  我看见画的一瞬间有点儿失神,似乎有那么一瞬间想不起来苹果本该是红色的——因为那蓝色运用得是如此的浑然天成,似乎那苹果本该如此。等我意识到苹果本是红色,那鲜艳的蓝色在我眼前又显得有几分神秘诡异。
  像我这样坚持苹果应是红色的人应该不在少数,想必当初塞尚在调料板上涂抹上那一缕蓝时,身边会有无数的人对他说:“苹果是红的!”
  然而塞尚听了并不理会,摇一摇头,继续涂抹着那一抹蓝色。
  艺术家们都是听不得世俗的!艺术创作本就是一种凭个人直觉进行的事,如果个个都按常理办事,我觉得搞美术的不如趁早扔了画笔拾起相机投奔摄影好了。曹禺的《王昭君》便是个失败的例证,他听着别人的话来创作,反而把作家心底那个鲜活的王昭君给弄丢了。
  回过头来看,苹果就真没有蓝色的么?我曾在一个餐厅的一角看到一盘苹果,餐厅的主题是蓝色,苹果上方的吊灯也是深蓝色,蓝色的光洒下来,一直顺着苹果流淌到桌布上。那是一种令人惊叹的美,宛若空白的时空里,走出的一位极其妖冶的女子,透着几分神秘诡异。我想蓝色妖姬的美也在于此——当红色的玫瑰被人们普遍接受,它换出一身的蓝,那种有悖常理的美,分外惊艳。
  有一种美,出自于有悖常理,源自个人的感觉。塞尚没有听别人的话,他创造出来蓝色苹果的惊艳。同样,有志于创新的人们不能只按常理出牌,因为常理不代表真理。听从真理的召唤,我们就应当不惧怕有悖常理,不听从世俗的安排。
  “苹果是红色的”,这就是真理么?当我们敢于挣脱思想的牢笼,当我们有一颗叛逆的心,世界便可能会有更多的你想象不到的美出现。诚然,我说的“叛逆的心”,并不是要我们大逆不道,而是要我们敢于对世俗的观点提出挑战和质疑,敢于创立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伽利略的质疑,没有牛顿的质疑,没有爱因斯坦的质疑,我们恐怕还是生活在亚里士多德时代。没有乔布斯的质疑,我们怕是永远到不了一个电话只有一个键的时代。你想想,当“听话”的孩子挣脱了那些因袭的束缚,这个世界将会多么的精彩!
  评点:“塞尚的苹果”既是文章的“由头”,也是文中最重要的论据,作者借此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思维定势的打破,都有可能带给我们一种异乎寻常的美。文章并由此生发开去,从曹禺的《王昭君》的创作的折戟到玫瑰新品种“蓝色妖姬”培育的成功,雄辩地证明了创新给艺术以生命,一味听命于人只能走进艺术创作的死胡同。文章的结尾既是对上文的总结,也是对论证的加强和拓展——整篇文章浑然一体,由事入理,富有想象力和说服力。
  [例文二]
  “听话”还是“不听话”,出自你内心的裁断
  张欣然
  谈及“听话”,我想古人是最“听话”的。要想做官,先要会写“听话”的八股文,写不听话的文章随时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于是成千上万的读书人在历史的洪流中读破万卷书,只为顺应皇帝的心意,只为“听话”二字。   但要说古人全是听话的,这又不免有些以偏概全,历史上也不乏一些不识时务的不听话者。就说柳永吧,慢词专家,也曾想谋求一官半职,可他倜傥不羁的性格让他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汝自去浅斟低唱,要功名何用?且去填词。”皇帝寥寥数语便断送了柳七为官作宦的“锦绣前程”。这次,这个不听话的柳永听话了,他不再汲汲于功名,而是留连于秦楼楚馆,虽一生穷愁潦倒,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百三十多首彪炳千古的词章。
  有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的李白,他也曾经为自己的仕途而慨叹。但他让高力士脱靴,贵妃磨墨……这些不甚“听话”的事,让这位自诩“酒中仙”的李诗仙最终逃脱不了“赐金放还”的命运。但正是他的“不听话”,才让后人感受到了那种“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浪漫主义的大唐诗风。
  谈到这里,你或许会问:一切俱往矣,当今之世,当“听话”否?
  著名的剧作家曹禺先生曾是一位绝人,他做学生时就写出了巨著《雷雨》,此后一发不可收,《日出》《原野》等力作一次又一次震撼文坛,在舞台上久演不衰。但这位才情毕露的绝人自从进入新时期便鲜有新作,何以至此?据说是新社会里变得“听话”了。
  海归王小波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他的“不听话”是出了名的,他的那股不听话的劲头也使得他的文章别具一格,具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他的《我的精神家园》《黄金时代》等作品使他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
  你或许会问:照你这么说,只要是写作,就得不听话吗?这不是明摆着教人抬杠吗?
  其实,没有绝对的听话与不听话,真正需要的是对你听来的“话”要有一个思考和分析的过程,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真理。当听则听,不当听则须毫不犹豫地拒绝。换句话说,是否应该听话应当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文学是自由的,真正的好作品一定是自由奔放的心灵留给人间的自信的微笑。文学上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历史上的一些性情奔放的文人大多被贬,但也正是这种自由地拥有自己好恶的人,才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不羁,才会吟出“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凄婉动人,才会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苦追寻……
  也许你会笑问:你说了这么多,我该不该相信你?我该不该听你的话?
  我也会笑答:你需要自己去判断,因为你是自由的!
  评点:文章通过古今著名文学家成功与失败的事例的对比,证明了这样的观点:不盲目“听话”,往往会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一味地循规蹈矩,则极有可能一事无成。但文章的可贵之处更在于不是一味地要求人们拒绝“听话”,而是“对你听来的‘话’要有一个思考和分析的过程,看它是否符合客观真理。当听则听,不当听者则须毫不犹豫地拒绝。”这就使得文章观点更为辩证客观。文章结尾既照应题目,又不失幽默,意味深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6922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