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怎么看”的问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晓华

  艺术教育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艺术教育首先是提供“美”的教育,具体来说是为学生提供“美”的对象,使之认识“美”,懂得“美”是可以欣赏的。在当前学生中,有不少人不知“美”为何物,而艺术教育最主要的是帮助学生寻找欣赏艺术的切入点。美术课的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第三只眼睛”,欣赏艺术作品。
  我们唤醒“第三只眼睛”,就是要让学生打开眼界,在艺术作品中发现和感知“美”,进而能在生活中发现“美”,这样就可以保证学习阶段结束后继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素质,切合了素质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的需要。
  在美术课中怎么看的不同,就会产生怎么画的差异。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指出:“我们所观察的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用我们提问的方法所揭示的自然。”由此可知,怎么看是产生富有个性的观察结果的关键,一个人怎么看,他就会怎么画,看的方式有无数种,画的方式也就有无数种。在美术课就怎么看的问题,从视觉的规律进行培养,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形式规律的研究
  形式规律是艺术家情感在作品上的外在显现,多进行形式训练,多接触形式感较强的美术作品(图画、雕塑、建筑、工艺品),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形式的敏感程度。艺术作品是美的集中体现,例如万里长城这一伟大建筑,其磅礴的气势、蜿蜒的形式,只有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并向学生介绍万里长城的历史价值,广大劳动人民的伟大,学生知道的多了,其情感才会对观察长城、欣赏长城产生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画面中出现的典型的艺术形式,例如米勒的《拾穗者》采取了黄金分割点的构图,借此画来说明黄金分割定律,凡此种种都可强调形式规律,从而让学生对形式规律产生敏感的视觉。这样,在生活中见到形式美的景色,就会主动地不自觉地去欣赏,这种欣赏能力就是怎么看的问题。
  二、综合修养的提高
  综合修养指的是对那些与造型艺术相关的其他艺术的涉猎,如音乐、书法、文学、戏剧、舞蹈等。一个人只有学识广博,学识丰富,其思想才会有深厚的沃土。在美术课堂上以适当的形式欣赏一些音乐曲目,例如《献给爱丽斯》,适时引导,把韵律、节奏与美术作品配合欣赏,强化学生的感受力。欣赏优秀的摄影作品,就会对构图、色彩的观察有所帮助,提高综合素养,将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培养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罗丹曾说过:“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至关重要的是培养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美术教师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以独特的视角获得赋予个性的观察结果。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日积月累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教师心灵的参与,若没有心灵的参与,课堂就会像没有雨水的春天,寒峭而缺少滋润,沉闷而无趣。只要教师辅导有方,一定能养成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那时,在艺术教育中,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将会上升到一个层次,从而找到美的切入点,知道美为何物,懂得生活中平凡的事物和大自然的景色美,艺术作品成了欣赏的切入点,因其形式规律的研究、强化,综合能力的完善、提高,对其情操的培养,兴趣的拓展产生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美术课中观察力的培养可通过具体措施来达到,但是怎么看的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学生综合能力的重问题,从这个问题中能看出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巴林中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797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