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立志教育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江文华 郝喜明

  摘要:当前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其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群体中出现偏离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倾向。引导大学生成才,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应予重点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立志教育;探索;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149-03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立志教育由来已久,相关的名言警句、典型事迹层出不穷。刘吉吾语:“有志者立其长志”,意思是说,有的人“立长志”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就努力去践志,不屈不挠地去实现。可见,立志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新的时期,立志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并使其具有典型的涵义。特别是在高等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研究立志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魅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大学生正面临着国内外环境和观念两大因素变化的冲击。国外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西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发生较大变化,其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显著增强。国内方面: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也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成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日趋多样化的重要因素。当前,大学生立志教育面临着主体意识增强、价值观多元化等方面的冲击与影响,出现政治信仰色彩淡化、功利思想显现,集体主义价值取向退位、个体利益优先等不良倾向。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应调整立志教育思路,科学引导大学生树立与社会主义先进理念相一致的个人志向,为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作出应有贡献。
  二、重申立志教育的重要性
  1. 何为立志教育
  立志教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理想信念的思想政治工作过程。当前,加强对大学生立志教育的研究、理清新形势下的问题化解思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在人们普遍的观念中,说起立志教育,就认为要吃苦才行,甚至以“卧薪尝胆”、“头悬梁锥刺股”作为楷模。然而,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误解。当前,立志教育应有新的涵义,不能以扭曲人性、变态人格为代价。不可否认,在极端艰苦的环境,立志教育能够使人改变现状。但在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中,过度贫寒容易使人自卑,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立志教育就是要设立最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为之制定一切可行的方案。把人生的终极目标划分成若干小目标,然后逐一落实到平日一点一滴的生活和学习当中。
  2. 立志教育的前提
  开展立志教育要明确三个前提:①立志教育是个性化教育的深入,帮助学生结合自身优势、潜能、专业和社会发展,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志愿;②个性是有差别的,志向是多样的,既要鼓励学生考研,在学术上发展,更要鼓励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到基层、到一线,奋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③立志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立志是学生自己立志,教育的作用是引导、帮助,而不可替代。
  3. 立志教育的主要内容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摸索出立志教育的主要内容:①“三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个人立身处世、成就事业的基础。大学生应该立大志、立长志,符合国家发展,立志教育才会有意义;②激励教育。有了明确的志向,还有有唤醒的方式。要引导大学生挖掘自身优点,对任何事情都要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③挫折教育。当代大学生面临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等等。高校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挫折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化压力为动力。一方面,教育大学生确立合理的期望目标;另一方面,运用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让大学生实现自我调节。
  4. 立志教育的意义
  笔者认为,其主要意义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为理想人生引航。二是个性化教育的深入,在个性化教育中,立志体现了“三个结合”——共性与特性结合、社会贡献与个人发展结合、道德与科学的结合。规划立志教育要从应然、实然到必然。
  (1)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坚持以“做人”的教育为基础,以立志成才教育为主线,在教育内容上着重解决:政治方向、学习动力和学风、品德行为和劳动观念等问题。
  (2)坚持将德育同智育有机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除必须的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以及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外,还应重视大学生个性的培养。首先,重视学生的活动和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才干、体验行为准则、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其次,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做到全院育人。再次,要重视个别教育。个别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尤其是对发展特别优秀或存在严重缺陷的学生更具有重要意义。
  三、立志教育的实践途径
  2004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确立了立志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立志不单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也要树立责任感,帮助彷徨迷茫之中的学生了解自己,树立合适于自己的志向,将个性化教育展开来。因此,大学教师必须适应新的形势,通过不断了解、研究大学生的特点,探索立志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
  立志就是志存高远,立志教育实质上就是以理想、志向、人生目标、成才道路和条件等为内容的人生价值观教育。那么,如何规划立志教育,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刘献君院长认为,立志教育大体可以从四个方面展开:①认识自我。正如有的辅导员所说,首先要让学生“有一点想法”,通过多种榜样,名人名言,专业发展等激励学生认识立志,认识自我;②选择志向。学校要创造广泛的空间,让学生参与多种实践,进行多样尝试,在反复比较中选择自己的志向;③阶段规划。有了志向以后,要从现在开始,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实现自己的志向。大学阶段仍然是准备阶段,首先要做好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划,为志向的实现打下扎实的基础;④坚持不懈。对待自己的志向的实现,学生要有充分的自信,要努力实践,在实践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扰。
  1. 积极推行潜能导师制模式
  立志教育是潜能导师工作的一部分,即实行潜能导师制度是立志教育的一种实施方法与创新。所谓“潜能”,是指一种现在还没有显露出来的,在合适条件下可以被激发的,并对人的其他能力、行为产生重要作用的隐形能力。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开发和最大限度地运用自身的优势潜能,是我院设置潜能导师的宗旨,是帮助学生增强个性和成为有特色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创建个性化教育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而导师制度很可能成为我院的独特教育方法。
  2. 立志教育与校内社团活动相结合
  学生社团是培养大学生各项能力的平台,把立志教育的思想和精神落实到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立志教育与职业发展教育相结合
  立志教育不是短期教育,而是一种长期、甚至终身的教育。很多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少数人开始迷茫。针对这种状况,应把大学生的立志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立志教育不仅应帮助大学生立志,树立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更应该着眼今后的职业发展,让他们保持自我激励的长效性和连续性。
  参考文献:
  [1]阳智明,陈延斌.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分析与教育建议[J].中国青年研究,2006,(9).
  [2]郑禹.励志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J].中国高教研究,2008,(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862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