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数学课堂有滋有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很难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情趣?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个人智慧,调动多种因素,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动,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真正的数学课堂“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补足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教学,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发展智力,培养数学兴趣。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学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概念法则的教学也就必须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并引导学生从直观入手从而抽象出来,逐步加深理解和运用。例如:在教学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时,学生对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为此,我在教学前,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口算比赛和跳绳比赛。教学新课时,联系两次比赛活动,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工作量。又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28-96=128-100+4,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4难以理解。我便设计了一个“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我要过生日了,妈妈带了128元钱去商店买一个96元的布娃娃准备送给我。妈妈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28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4元,(应加上4元)。所以,多减去的4应该加上。这样的“生活教学”例子,通过生活经验验证了抽象的运算,而具体的经验更提炼上升为理论(简便运算的方法),学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记。
  让数学回到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用的、有必要的,从而激发学好数学的愿望。
  二、 创设故事情境。
  数学问题是抽象,枯燥的,许多学生因为没有参与数学活动,因而无法产生兴趣,创设故事情境,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孩子喜欢故事,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中,可以这样导入新课:花果山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子分桃子,猴王对一只小猴说:给你六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三只小猴吧,小猴一想,自己只能得到两个桃子,连忙摇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学生们听的津津有味,我继续讲:“好吧,给你六十个桃子,平均分给三十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连忙摇摇头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呀?”猴王一拍桌子说:“好,本大王就给你六百个桃子,平均分给三百只小猴子,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要给六百个桃子时笑了,猴王也笑了。而孩子们坐在桌子上也笑的前俯后仰。在笑声过后,带给孩子们的是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为什么桃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而每次每只小猴子得到的仍是两个桃子呢?有什么秘密?这样就巧妙的把一些抽象,枯燥的数学规律变成有趣而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境,从而使他们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数学。
  三、 教学活动要丰富。
  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不仅能有效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还能达到学习知识,培养习惯,形成素养的目的。比如二十以内的加减法,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长时间的计算教学也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于是我们专门上一节“活动课”,让每位学生带一副扑克牌,同桌的两个人一组,玩“24游戏”,比比谁算的快,在这一节课中,学生一直保持着昂扬的状态。即使下课了,他们还意犹未尽。可见,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得提升。
  四、 优化教学语言。
  课堂教学要借助语言和实物等来传递信息,而语言又是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数学课堂语言必须做到以下四性:
  1、语言要有准确性。准确、简明是教学信息传递中一条最基本的要求,在准确的基础上力求精炼,使教学信息体现明了化。语言要精确。就是说语言要简明扼要,恰如其分。无论是思维过程的表达,解题思路的归纳,还是教学内容的总结,都要力求精炼,输出的信息无重复。如,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归纳为:先确定单位“1”的量,再看问题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然后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列出算式,求出问题。再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以后,怎样判断两种相关量成正比例,可以这样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商一定,这两种量就成正比例”。这样的总结简单明了,学生易于掌握。
  2、语言要有启发性。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像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老师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总之,把数学教学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并在教学过程中优化自己的教学语言,这样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课堂变的有滋有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8782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