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素材新用:雏凤清于老凤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齐爱君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有诗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雏凤声清的原因就在于一个“新”字,其实,高考作文若想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何尝不需要“雏凤”声清呢?一篇好的考场作文,一定是一篇观点鲜明、素材新颖、构思精巧的佳作,而人们常说“得素材者得天下”,素材的合理有效使用可以说是考场作文制胜之宝。
  合理而有效地使用素材,首先要做到“三有”。即“有信度、有力度、有效度”。所谓“有信度”,就是要忠实原材料,不张冠李戴、断章取义,不信口开河、随意篡改;所谓“有力度”,就是所用素材典型、权威,有说服力;“有效度”,就是所用素材达到预期效果,即夺人眼球、受人青睐。其次要做到“两用”,即“妙用课本素材、活用课外素材”。
  语文课本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文质兼美,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只要找到了课本素材与命题材料的契合点,灵活运用,举一反三,就可以一招制胜。如2012年的高考优秀作文:
  “看古人。薪柴之上,苦胆一只。失去家国的勾践卧薪尝胆。他甘为奴,受大辱。他的趔趄是家仇,是国恨。但破庐之中,他坚信:三千越甲可吞吴。十年生聚,十年养息,家国重回勾践掌中。是谁。说一个趔趄,就会失去一切。”——电012四川高考优秀作文《紧握梦想,趔趄何惧》
  “明察一滴水,摒弃心灵的罅隙,留下一段佳话。‘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我们谙熟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的美好结局。再蔺相如完璧归赵、智对秦王之后,虽然廉颇不满蔺相如位居其右并扬言遇他必辱他,但是蔺相如手握一滴宽容的水,以国家利益为上,不是针锋相对,而是处处谦让。这不是蔺相如怯懦,而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情怀,更是包容的处世之道。倘若没有这一滴水,廉颇心中的嫉妒仇恨就不会散去。就填充不了心灵间的罅隙。便沉淀不了不满和敌意。”
  ——2012四川高考优秀作文《一花一世界》
  这三篇作文中的素材均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课本素材,作者能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化腐朽为神奇,全得益于平时的广泛集材、写作时的合理选材。
  活用课外素材,做到点石成金
  无论热点高频素材还是经典实用素材,都是同学们备考的必备锦囊,因为大家储备相似,考场作文难免出现热点膨胀、经典撞车的怪现象,结果是“感动中国人物”很难再感动阅卷老师。热点经典素材很难再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其实,在这“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现状面前,我们只要让自己的思维转个弯,就必然会“柳暗花明”。
  1.变视角,独辟蹊径,不落俗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则好的素材总是立体的,是可以多角度解读的。写作时,我们既可以运用“广角镜头”,从大的背景上猎取社会新闻,亦可聚焦身边凡人小事。但一定不要像毛毛虫一样写大众化的思路,而应该独具慧眼,发现素材背后与众不同的亮点。做到老生常谈我不谈。人云亦云我不云。如“最美妈妈”吴菊萍的事例可以说家喻户晓,考场作文中以其为例者比比皆是。全国新课标卷满分作文《善存指尖,青灯不灭》里这样运用:
  “善存指间,是一种高尚的生活习惯。当善存与死亡的选择就在咫尺之间,‘最美妈妈’吴菊萍那有力的双臂,托起幼嫩的生命。托起了人性的光辉与美好。接住她!这是‘最美妈妈’在危险发生之际的唯一反应。这只是她呵护孩子的一种生活习惯,谁又能说,她的行为是为了奖赏?没有人。因为我们都明白,这是母亲的本能。善存指间。是一种高尚的生活态度。此生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即是对此最真实的写照。”
  这是这则素材传统思维的结晶,也是大多同学可以想到的素材角度,这篇作文如果不是因其新颖的构思、独特的结构,单凭这样的素材解读,是与满分作文无缘的。那么,我们不妨让思维转个弯,去探究这则光芒四射的素材不为人关注的一面,即当吴菊萍所在的公司奖励她20万元时,她把这笔钱留作自用,为此而背负了不少压力。但要知道,吴菊萍除了“最美妈妈”的桂冠之外,她还是一个农村出身、家境贫寒的普通女工,要赡养父母,要偿还巨额房贷。
  “也许媒体少了一个拔高的道德模范,却还原了一个正常的好人本应有的面目。我们这个世界需要的不仅仅是‘奇理斯玛’式(英文Charismatic,意为有个人魅力权威)的英雄,而更需要的应该是像吴菊萍、吴斌这样的正常而平凡的好心人。”
  2.变思路。叙议结合。别开生面
  一般来说,同学们写作都是先例后议,几乎成了作文模式。那么。我们何妨换一种思路——叙议结合,就是要边叙事边议论,或叙中带议,凸显事理。这里“叙”是铺垫,“议”为升华,不但句式显得紧凑有力。事理也得到了凸显张扬。如2012江西高考优秀作文《知足常乐》:
  “唐伯虎曾经写下‘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与仕途擦肩而过。唐伯虎没有悲伤。反而对自己的田园生活感到快乐。‘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容若的闲适生活令他沉醉,他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所以那时他是快乐的。”
  3.变组合,纵横铺陈,彰显力度
  “变组合”即所谓的剪辑重组材料法,是指在紧紧围绕主题的前提下,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中择取符合需要的要素重新组合,从而构成文段。择取时要注意材料间的相关联之处,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认识规律)加以排列组合,以使文章丰厚而多彩,意蕴绵长。组合可以“同向强化组合”。就是取相似素材,使论述说明的对象更具广度和力度,如四川考生2012年的优秀佳作《趔趄不会使你失去一切》:
  “坚定自己的梦想。克服重重困难。从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到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中山先生的‘屡败屡战’,终创共和。趔趄可惧哉?”
  文章切合材料主旨,抽取马丁路德金、屈原、孙中山三个事例中蕴含的共同因素,有序组合,一线串珠,形成了奔腾流泻的说理气势,展示了独具一格的逻辑思辨能力。
  “变组合”也可以“异向强化组合”,即取相反或相对的素材组合,形成前后对比,突出其中一种。给人强有力的震撼。如2012高考优秀作文《勇于担当》便是事例言简意赅,对比鲜明的典范:
  “面对跌倒的老人,却因为担心被诬陷便视而不见;活取熊胆,却意识不到自己的过失,硬是牵强地说什么‘活取熊胆时,熊的反应平静无痛,还会感到很舒服’,真正是无稽之谈。所有这一切,都是不能担当的表现。”
  4.变形式,不落窠臼,凸显新意
  这是指对原素材的体裁形式、语言形式、人称和叙述方式等的变革。厚积方能薄发,只有在平时备考时,有意识地巧用课本素材,活用课外素材,见人所未见,发任所未发,作文定会妙笔生花,别有洞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39977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