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崔秀丽

  摘 要 在教育事业中,人占有重要位置;所有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事业中的根本目的。文章首先对以人为本的德育内涵进行了一番详细的分析,其次,提出了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具体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 以人为本;德育;新理念
  教育事业的宗旨是一切以人为核心;当前,如何将教育功能作用全面发挥,加强对人的教育,这已经成为了我们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学校所要坚持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不仅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而且还是人健康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怎样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是学校管理人员急需要完成的重要事项。
  一、对以人为本的德育内涵进行分析
  其注重的是人的发展;在教育事业中,人是核心部分,其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更是教育的归宿。任何教育都应以人为本,这是当代教育事业的基本价值所在。德育的主要对象是人,人是理性并且有感情的,而感情对思考的方向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理性直接决定了思考的结果。所以,应通过情去感化人,通过理去说服人,这样,对于人的思想品质形成及精神成长都十分有利。因此,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
  1.以人为本的德育定位
  当前,应积极的对德育的政治以及教育这两方面进行统一定位。所谓德育政治定位,指的是从德育的角度出发,重视起思想政治素质。所谓德育的教育定位,指的是教育事业中,以德育为核心,并且,要求德育尽可能为不同类型的教育方式提供有利的保障及主要导向。
  2.以人为本的德育要求
  从德育的价值角度出发,统一德育的社会与个体两者间的价值,现阶段,千万要认识到不能采用德育的社会价值去替代个体价值。德育实践中,应对学生予以尊重,在利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下,注重统一德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对德育在学生健康成长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予以高度重视。
  3.以人为本的德育职能
  要求统一德育的教育职能与管理职能以及服务职能。教育占有核心地位,管理是一种保证,服务体现的是拓展,现阶段,应对服务加以重视。通常情况下,有效解决学生所产生的思想问题诸如行为养成方面、利益方面、思想情绪方面等一系列问题,教育、管理、服务这三方是最佳途径。
  二、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具体对策
  1.摒弃传统的德育观念,培养以人为本的良好教育思想
  在德育改革过程中,观念的更新是首要任务,积极的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应始终遵循着贴近实际、生活及学生的基本原则,将学生潜在的能力挖掘,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条件,使其主动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自主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当做了教育与管理中的核心对象。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应认可学生作为人的客观存在,他们有着各自的尊严与人格,应积极的为他们提供一定的自我发展空间,不断健全他们的人格;另外,教育者应与被教育者形成平等关系,在这一和谐的关系中,教育者对被教育者予以正确的指导、启发,对其选择自主性及思维创造性表示尊重,以全面调动其在德育实践中的能动性,实现以情感德、以行示德、以美化德的目标,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观念,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予以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创造意识,推动个性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积极营造一个人性化校园文化环境
  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注重的是环境对人的熏陶;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具体涵盖了校园文化氛围、校风学风建设等方面的软环境以及加强建设优美的景观、独具特色的建筑等方面的硬件环境,这对于学生们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一方面,学校应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观,从学校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多个渠道进行筹资与融资,有效应对办学资源紧缺情况,科学合理的提高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优美的学校环境与完善的服务设施等可以让师生们时刻保持好心情,对于他们心理的调整、气质的熏陶、良好性格的形成等十分有利。以人为本要求,应充分考虑教育者们对先进硬件设备的实际需求,加快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步伐,为师生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以人为本要求学校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应以教育者为主体,将其当做教育事业的首要资源,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意识,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以使学校竞争力更上一层楼。另外,以人为本强调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素质教育,组织安排丰富的科技、学术、艺术、娱乐、体育等实践活动,有机综合德智体美,将教育融入至文化活动中。随着学校文化建设,使得学校在形态上和师生的心态上均产生了内外和谐。学生只有在一个良好氛围的德育环境中,他们才会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以及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
  3.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教育者德育实践中的主导作用
  要想实施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教育者是关键。教育者是以何种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对自身传授给学生的德育内容是否有无比坚定的信念,热情度高不高,这些都会对学生的接受程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德育教育者除了工作责任心和能力强之外,还必须熟知伦理学、马列理论、心理学等和德育有着紧密联系的相关知识,并且,研究能力也要强,深入分析与研究受教育者们的思想、心理变化情况。教育者要有积极的工作态度,通过自己的言行、思想品格感染每位学生;并且,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业务素质,将思想品德教育与传授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把各类课程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充分的挖掘出来,制定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对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个性、权利予以尊重,尤其是随着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形成,师生间应建立良好的平等关系,彼此间沟通交流,拉近距离,唯有如此,德育的实效性才会得以全面体现。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当前,各学校应从人的角度出发,重新建立一套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及战略方针,将为人处事的道理灌输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中,增强其综合素质,将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的导向作用全面发挥,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洁.德育视阈下的课堂礼仪探析[ 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0(2).
  [2]高英.浅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经济师,2007(1).
  [3]修新路.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教育艺术,2007(8).
  [4]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032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