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教育改革与文化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宇晴

  摘 要: 人是文化塑造的,文化本身即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作为教育的背景因素,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民族思维定势,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对教育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文化不改变,则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措施的成效都将大打折扣,教育的底色也很难改变。因此,教育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文化的重构。教育领域内的文化重构对于推动教育改革成功具有巨大意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文化重构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 教育 文化 教育改革 价值观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新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场教育改革在全国拉开帷幕。教育改革进行到了今天,上至国家和政府,下至普通教师和学生,都一直在关注教育改革的每一项新举措,都关心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成效。但是大多数时候,看到的结果却是不令人满意的。改革的失败让我们重新开始思考,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对世界范围内的改革作出评价:“像今天这样零星地进行一些改革,而没有一个关于教育过程、目的与方式的整体观念,已不再是可取的。”整体的观念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育观念教育文化的重构对于每次改革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人是文化塑造的,文化本身即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作为教育的背景因素,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民族思维定势,对教育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果对教育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文化不改变,则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措施的成效都将大打折扣,教育的底色也很难改变。因此,教育改革的成功很大程度需要依赖文化的重构。笔者将就文化重构对于推动教育改革成功的巨大意义和如何进行文化重构进行探究。
  一、文化与教育概念辨析
  文化在我国古代原指“以文教化”,是与武力征服相对应的。而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化,是上个世纪末由日文翻译过来的,里面包含了很多含义,有加工、修养、教育等多个方面。对于文化的定义,众多学者众说纷纭,总体上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的是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而肖川则把文化和教育联系在一起,认为文化包括行为模式和指导行为的模式,这种模式不论是明显的还是隐喻性的,都是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的。而这里的学习无疑在某些方面是接受教育的过程。
  袁振国认为,教育的本质可以看做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的基本途径。教育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但是教育必须依存于社会和文化的土壤。所以我们可以说文化就是教育的母体,教育自诞生以来就是立足于各种各样的文化中,并深受文化的影响。
  不管是文化的含义还是教育的本质,都能够看到两者之间隐含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叶澜认为文化对教育的作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深入到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二是作为学校教育外部的文化以文化背景的方式对教育的影响。文化的发展使课程不断丰富和更新,它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质量与结构,也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孙喜亭认为文化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而且作为精神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就是学校课程内容,这是文化的一部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都是文化,伦理道德的教学内容是社会价值对青年发展的一种界定和追求,这也是文化,甚至是文化的核心。
  美国资深教育史家巴菠巴茨认为,教育(含学校教育与非学校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并将教育史解说为教育文化史。文化是人类政治、经济、社会与宗教组织赖以生存的母体;文化还指人们处世所秉持的信仰、思想观念和理想。文化是人类的活动,广义地说,是文化形成了人。一切文化都是“教育的”,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著名哲学人类学家兰德曼认为文化与教育虽然不是一件事,却无法分割。在人的发展上,二者是同义的。
  二、教育改革成效甚微
  我国当代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批判,也是中国的教师和学生言论火攻的对象。我国各级部门和教育部门正在竭尽全力,进行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当下进行的教育改革作为一个“总体性社会事件”从改革开放后持续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2010年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时间段为2010年到2020年。这样一场旷日持久的全国性教育改革在世界教育改革史上实属罕见。教育改革的特征可以用复杂性、曲折性和长期性来概括。近些年专家和公众对教育改革的疑虑、抵触和批评从未减弱。“本质不变,不见效果,没有作用”是大多数人对改革的效用进行的评价。改革想要取得成功如此困难,这让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其中的原因。
  国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不是没有努力,但是成效甚微。各种“决定”“通知”“意见”“办法”不断出台,但是都没能很好地落实和贯彻。这么多改革意见和文件不代表改革就会一片通途。除了改革路上的利益因素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文化阻滞”。教育工作者、学生还有家长,以及整个社会的教育相关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直接影响改革能否推进。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就是文化内容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根据之前对文化和教育及其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断,教育改革的出发点或许是文化的革新,不抓住文化这条根本的主线,教育改革很可能达不到效果,就算是出现短期的好转,也是治标不治本,根源上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一时的问题可能解决了,但是不久之后,问题可能会暴露得更加严重。而且中外学者对教育和文化关系的分析为中国教育改革应当以文化为出发点找到了更加有力的论据,把文化观念的转变、新的文化思想的注入作为教育改革中重点关注的影响因素和推动力。
  三、教育中的文化重构
  文化渗透在教育的角角落落,也表现在教育的方方面面,而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是多种文化因素中最直观地影响教育的一个因素,因此也是我们分析和研究的重点。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底蕴和悠久的历史,它渗透和植根于中国人民思想和观念真的东西也同样是根深蒂固的。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兼而有之。   我国古代传统教育中以教治国的思想,建立在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之上,其教育主要是伦理教育。以教治国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先贤们从实践中得出的真知灼见。这一教育价值观与现当代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孔子的教育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他推崇的是“仁、智、勇”全面发展。因此在孔子的影响下,我国古代教育形成了以德育为中心的教学传统和教育体系,同时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儒家文化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文化和教育是一个多因素混杂的合体,具有许多优秀的、合理的因素,同时也存在落后的甚至是阻碍教育改革进程的腐朽思想。我们一直强调尊师重道,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过分强调对老师的服从和崇拜则对学生的发展不利,完全以老师为主的教育和课堂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机,也不会有创新,学生对于老师的权威没有任何怀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批判精神。在教学内容上一种教材沿袭多年,课堂上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式,都对教育改革的进步起了很大程度的阻滞作用。受到中国落后文化的影响,人们功利化、短视的思想,中庸而不前、守常而不知变通的思想,以及官本位和长官意识等思想渗透到教育的土壤中,使得教育改革寸步难行、成效甚微。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改变教育现状,使得改革成效卓著,教育改革就必须植根于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从文化入手,才有可能彻底扭转教育落后的现状。
  那么如何从文化方面着手将成为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教育方面的文化重构是教育改革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文化重构是不是就意味着对过去文化传统的完全否定抑或是对新时代教育理论完全的推翻重建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要对渗透到教育理念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进行一定程度的筛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好的思想和文化需要保留,而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需要去除,把一切文化与价值观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去。
  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点:
  把单方面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思维转向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的教育。学生不再是完全屈服于老师的权威,而是尊重老师,但也勇敢地表达自己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在学术上和学习知识上站在和老师平等的角度去交流和讨论。由一方的权威逐渐转向亦师亦友的关系,共同研讨知识,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进步,建立一种健康的师生双边关系。对教师和学生都给予充分的人本关怀,这回应了教育的本义,让学生在尊重的氛围中得到了尊重,从而学会了尊重他人,师生之间形成了相互尊重的和谐共同体。
  从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转向关注学习的过程,去除功利化和短视化的思想,回归教育的本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唯结果论”的终结性评价模式忽视了过程中的学习和学生的成长。采用这样的评价模式很容易错失很多人才。例如科举制的典型特点即是看最后的考试结果,同样现在的高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唯结果论的,这样是只看一个成绩分辨学生的好坏、为学生分等划级。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了教育的功利化和短视化,应试教育大行其道。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评价要让学生们学会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而我们要关注的是他们的收获和进步,这样的模式才是最健康的教育评价模式,才能培养出健康发展、综合发展的优秀人才。
  从漠视和压抑个性到解放思想、尊重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选择。部分家长和老师希望把孩子变成“乖宝宝”,一切按照他们的想法发展,让学生按照他们的想法成长。中国是一个集体意识很强的国家,不管是家长的教育还是学校的教育都让学生学会放弃自身的利益,学会磨平自身的个性适应集体,适应整个社会。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都会变成一个模式,那么学校就不再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变成生产统一标准机器的工厂。尊重教育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人性、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独立性、选择性和创造性。这是一个民主、开放、文明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行以尊重个性为基础的教育,为学生创设的自由、民主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发展不同个性的人,培养学生素质,发挥他们的个性和特长,对国家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大有裨益的。
  四、总结与展望
  从教育的本源即文化的启蒙运动,是我们推进教育改革的另一个重要视角。其实除了教育改革外,社会性的变革也同样可以从文化的方面着手,著名的改良家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提出:“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物器时代、制度时代和文化变革时代。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历程表明,只有文化观念的革命才能在深层次上进行真正的变革。”不论是教育改革还是社会变革,文化的重构都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当文化因素顺应变革发展方向才能真正推动变革的顺利发展,使其获得最终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阙明坤.教育改革期待一场文化启蒙[J].教育与职业,2010,(31):84-85.
  [2]刘瀑.浅议教育改革的文化制约因素[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0):83.
  [3]杜成宪,邓明言.教育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米夏埃尔·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5]肖川.论教育与文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1,(1):2-7.
  [6]沈风雷.浅议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思想现代化的影响[J].交通高教研究,2002,(3):12-14.
  [7]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0-19.
  [8]鲁超.尊重教育文化要素之重构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9,(9):22-23.
  [9]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142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