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苏科版教材中初中数学作业创新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徐健

  摘 要:数学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学生的学习与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确地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内涵以及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形成基本的数学知识的认知感,获得一些解题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初中数学的自信心。数学作业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苏科版教材;初中数学作业;创新
  德育理论认为,“实践是道德体验的场所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也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道德体验不仅在实践中产生,还需要有理论基础。当代中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课堂中的教学内容需要课外的实践活动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正反两方面的教育素材。由于目前的初中生只有十几岁,他们对新中国成立前以及改革开放前国家、社会的状况知之甚少。要让学生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教材内容,单靠教师课堂上的讲解是不够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才能感受和理解教材内容。因此,思想品德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要相互补充。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思想品德课外实践活动是相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而言,它包括在课堂以外的校内、社会、家庭等场所进行的,与学科教育目标相关联的教学实践活动。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的评价标准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既要重视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要考查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形成了好公民所应有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即是否达到了课堂和课外的良好结合。
  初中思想品德课成绩评价的方式或方法要分时、分段,多方位、分层次进行。第一,在平时就要做到观察和考察。如,课堂表现及课堂发言、课前预习作业和课后复习作业(包括书面和回答),以及课后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些评价要结合详细的记录进行,并且可以结合恰当地量化方式(如表格的呈现方式)。第二,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共评的方式,依据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行为表现进行考核并给出量化成绩。第三,以书面的形式对期中和期末的考试进行考核,主要是强调课堂教学重点方面。第四,进行课外实践活动的考核,主要是以小组的方式进行。第五,对于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评价。也就是把平时考查、期中和期末考核按一定比例相结合,可以是分数形式、等级形式或是以评语的方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评价原则可以分为课堂和课外活动两方面。第一,要建构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的评价标准,给学生的发展以方向性的引导。知识的获取和构建为的是培养能力,从而使学生达到觉悟上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的并且在知识、能力、觉悟方面都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注意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确实要体现学科特点,制定恰当的评价指标。第二,课堂评价和课外实践活动评价必须要切实落实,而不能只偏重其中一方面,否则的话就会给学生不正确的导向,一定要“两条腿”走路,两头平衡。第三,要遵循客观公正的科学性原则。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评价必须建立在自己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而仅凭道听途说进行的评价是不具有说服力的。如安排教师进行不授课班级学生的评价或由教师对毫无了解的学生的某些行为进行评价显然都是违背该客观性原则的。此原则要注重评价的公正性。当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带有个人偏见时,评价结果就变得毫无意义并且会产生误导性。这样的评价不仅反映了教师的偏见,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心理产生波动,影响或阻碍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总之,评价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独立思考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并且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和研究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合理、恰当地对思想品德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的评价是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新时代的中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对思想品德课堂和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就是最好的体现方式。
  当然,要在最后进行反思。可以个别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活动与研究,以便有效地实践活动,并且要认真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或经验论文,不断总结、调整,提高自身,丰富和拓展课题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汉澜.教育评价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3]肖远军.教育评价原理及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江西省景德镇一中分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1513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