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留下空白,让学生玩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新课程的指引让语文课堂逐渐活跃丰富了起来。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学生,比如课前预习,课中自学、小组讨论、上台展示、当堂练习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方式。有的学校为了强力推进新课程,还规定了一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或半10分钟,或20分钟不等,多了,则不被允许,这些措施,在课堂改革推行之初也是有一定成效的。然而,随之也出现了一个十分突出也很有探讨价值的问题:留给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干什么?怎么干?时间如何分配?如何让教学环节的思考与管理细化,让学生的活动有意义,而非徒有形式,课堂里除了热闹,只剩热闹。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尝试,觉得课堂既不该讲得过满,也不能让学生消磨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刻意留下些空白,让学生玩味。
  其一,留下过程。语文教学都有理解字词这个环节。如何把这个任务真正留给学生?现在的做法大多是学生通过资料书了解部分字音、词义,或者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幻灯片展示字词,学生只需抄、读、记。这效率的确高,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步骤——查词典。很多学生上中学后几乎不查词典,更没有在阅读时遇到生字、生词主动查词典的习惯。我的做法是:无论课中、课外,遇到生字词一定要当堂查词典,教师决不讲解,让学生自己去明白它的读音、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这样的好处是学生体验了过程、记忆深刻,了解意义全面,养成了动手的学习习惯——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其二,留足时间。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放在教育的首位”(爱因斯坦)。有的老师一怕冷场,二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常常是刚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就匆匆忙忙打住,学生根本未把内容或问题弄明白,或思考还不到位,结果导致自主学习不自主。现在很流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前必须有一个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环节,只有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熟悉了内容,形成了初步的见解,才能构成有效的小组讨论。遗憾的是许多老师往往忽视了这个环节,一个问题下去,立刻就是小组讨论,难免会出现只有少数几个思维活跃的学生在议论,而更多学生却无话可说,或者在讲一起与该问题无关的话题。
  其三,留下破绽。新课程让教师从高高在上的讲台走下去,平等地参与到与同学们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不再是权威,学生不再盲从了。这对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自信自立、创新思维很是重要。有时,教师在教学中有意留下破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在教《安塞腰鼓》一文时,有一段朗读出现了几处错误,学生听完录音后,我请学生谈完老师朗读的优点后,话锋一转,问道:老师的朗读虽然声情并茂,很有感染力,但其中有几个地方与课文不一致,请大家谈谈朗读内容与课文内容哪个更好些,为什么?学生们思考后,开始发言了。学生一:课文中第六段的“看!”老师读成了“你看”。我认为原文好,“看”一个字单独成段更能读出力量,与文章激情、铿锵的整体基调一致,而且更能吸引读者,引起读者注意,同时很好的完成了鼓响前与鼓向时的转折;如果改成“你看”,力量不够,表达效果就差些。学生二:课中19段的“才能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老师读成了“锤击”。我认为“搏击”好,因为“承受……锤击”似乎是后生们在锤击黄土高原,动作方向是向下,这与实际情形不符,而且“锤击”是单方面的单纯动作而已,不能体现黄土高原的小伙子们那种抗争的力量和精神;而“搏击”却有拼搏、奋斗、向上的意义,所以“搏击”更好。学生三:第11自然段,课文是“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老师读成“晦暗又明晰,明晰又晦暗”。我认为课文的好一些,多一个“了”字体现了安塞腰鼓变幻的过程,有层次感;而少了一个“了”字,不但没有了这种效果,而且显得矛盾,难以理解。……留下破绽,让那堂课有了出奇的精彩。
  其四,留下争论。争论,会激发学生的热情与灵感,将课堂思维引向深入。在教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一文中,学生的见解都是丑小鸭依靠自己始终不屈的奋斗,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天鹅。于是,我就抛出了一个问题:可是有人认为丑小鸭本身就是天鹅,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所以它最终成为天鹅,并非靠努力“变”成的,而是无生的。这个问题马上成了导火线,立即就有不少同学附和,而且在文中找出了“丑小鸭”并未“始终不屈的奋斗”的依据;但也遭到了更多同学的反对,于是双方唇枪舌战的争论了起来。一方伶牙俐齿,一方有理有据,随着争论的不断升级,课文内容被学生们反复的引用、解读,文章主题被学生不断的挖掘,充实、丰富、拓展,课堂因此而意味无穷。
  其五,留下疑问。有问题才有思考,可以说问是思之源泉。爱因斯坦曾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此可见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课堂教学中最有价值的事,可惜这个环节被老师们普遍忽略。原因有二:一是认为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二是认为课堂上花太多时间在这方面不值得,高考又不让学生提问题,况且的确有太多的课程要学习,时间牺牲不起。出现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学生一直没有得到锻炼,从来都是老师讲自己记,或按老师的问题去思考,未养成主动质疑的意识,一篇文章理所当然是这样,没有什么好问的。但如果我们的学生从一进学校开始,老师们就把发现问题的机会留给学生,大胆鼓励,结果当然不会是这样。至于第二个原因,那是老师们急功近利,目光短浅。试想,如果我们培养出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努力解答问题的习惯和热情,教学不是快乐而轻松的事吗?效果会是事半功倍。我在实践中确实有了这样的收获,每篇课文讲课前我都会请同学们就文章内容、语言、主题、技巧等方面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写在书上,课文按我的问题一步一步赏析完后,我会请学生提出老师未解答到的问题,而我一堂课最精彩的环节,往往就在这里。《猫》这篇文章讲完后,我按惯例问到,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或者认为老师没有讲到的问题吗?一位同学举手问道:课文第7段讲第二只猫失踪后“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这里的“终于”有什么表达作用?我不动声色的请同学们思考后帮他解答,有位同学答道:这里的“终于”应理解为“最终还是”,表达出“我们一家”很认真地很辛苦地找了许久,但结果还是没找到”。另一位同学接着回答:“最终还是”还表现出了“我们一家”因失去猫后的那种无奈与悲伤的感情。紧接着有学生问道:老师,如果这三只猫出现在“我家”的先后顺序不一样,第三只猫首先来到“我家”,结果会一样吗?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开了,发言更加积极,思考更加深入地展开……
  其六,留下熏陶。教材中所列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的优秀文章,它们或从生活情趣,或从主题思想,或从写作技巧上都有值得学生们在写作中借鉴、学习甚至可以模仿的地方,遗憾的是学生们很少从课文中获得写作的指导,教师们也往往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尤其是现在的语文教学有一种重人文轻技巧的倾向,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篇文章教学完了,学生却不知道这篇文章好在哪里!当然不知道学习文章写作方面的哪些长处,这样的教学是不完整的。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让学生感染文学家们艺术的熏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学生模仿作文、比较作文,不但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架起一座沟通课文与学生心灵、学生生活体验之间的桥梁,可谓一石三鸟。初一课文《斑羚飞渡》第九自然段写第一对老少斑羚跳跃山涧,我为了让学生细细体会与学习作者叙述的简洁清晰,描写的形象生动,要求每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把这段内容写在作文本上,然后把自己的作文与原文对照,找出原文比自己的文章好在哪些地方。通过对比作文,学生们惊奇地发现原文是如此之妙,由衷地生出敬佩之情。这样不但增加了学生对所学文章的喜爱,在学习中更加认真地阅读课文、欣赏课文、琢磨课文,而且在作文中便会自觉地接受课文的感染和指导。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新课程对老师们的要求,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成为高明的丹青手,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留下自信与智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180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