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做一个“多情”的教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根据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在大语文观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除了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外,就教学本身而言,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还应是一个“多情”的教师。走进课堂教师要饱含激情;走进文本,要学会动情;教学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机会去煽情;当学生出现理解和感悟方面的偏差,甚至错误时,教师要及时把学生的情绪状态迁移回来;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渗透温情,重视人文情怀。才能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 投入
  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就会发现,新课标对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熏陶提出了要求:“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再加上在大语文观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除了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外,就教学本身而言,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还应是一个“多情”的教师。
  一、饱含激情
  我们走进课堂,往往可以看到,一些老师上一堂课,犹如负重奔跑,汗流浃背不说,还不知所云,离题万里,从头至尾,用的全是一样的语调,且面无表情,眼神看上去也十分冷漠,没有和学生的交流,没有感情的投入,更谈不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且时而看天花板,时而看窗外,好像课文的内容和自己根本无关,好像下面坐着的是一个个木偶,一尊尊雕像,不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学生,大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味道。一节课上下来,学生恹恹欲睡、不知所云,可谓劳而无功。相反,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洋洋洒洒,师生情绪饱满,时时闪现灵动的火花。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巨大的差距呢?归根结底,就是看教师走进课堂有没有激情。换句话说,就是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状态如何。一个对教学抱有无所谓态度的教师,他的课堂教学注定缺少激情,必然会把教学推向呆板和僵化,学生能学多少,可想而知。即使有所获,也是被动的。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引导者、参与者,应当和学生一起去捕捉课文中的情感因素,体味课文的真情,为情所感,为情所动,从而使心灵得以净化,品味得以提升,使语文的人文性得以彰显。我在教学七年级语文《土地的誓言》时,开始就以“九·一八”为背景,激情朗诵,接下来播放《松花江上》……学生由于受到我的激情感染,再加上音乐的熏陶,很快进入状态。而且对后面的教学亦很有益处。
  一个饱含激情的教师,会始终为孩子着想,始终和孩子一起共享生活的快乐和幸福。即使有一千种不愉快,当面对学生时候,也不能把内心的伤感留给学生,要引领孩子走进文本与作者的内心世界,享受生命的成长历程。
  二、善于动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性,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对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情感的这一特点,为教学开辟一条“以情育情”的通道,用教师的自身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成语“爱屋及乌”便生动而典型地概括了这一独特的情感现象。我们相信,教师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
  语文是富有情感和充满灵性的。一篇散文,一首诗歌,一句名言,哪个不是有感情的呢?所以,要想教好语文,教师必须先走进文本,学会动情。怀揣一颗关爱学生的火热之心,演绎文本的悲欢离合,传递人间的喜怒哀乐。讲到悲痛处泪流满面,讲到激动处手舞足蹈,讲到快乐时如孩子般欢笑。
  我在执教《斑羚飞渡》一课时,就很有感悟。我通过问题教学,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探究,从而体现学生主体在阅读实践中自读、精思、感悟、鉴赏、吸纳的学习过程,并随着斑羚结对飞渡,以牺牲一半而挽救整个种族的壮举而动情而感慨。在这里,由于我对文本有了深入解读和较全面把握,为斑羚的试着飞渡,结对飞渡,最后老斑羚走向彩虹的壮举而动情,老师就是作者,作者就在眼前,故事就在身边。有了这个基础,有了教师情感的渲染,怎能不引起学生的共鸣呢?
  三、敢于煽情
  教学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要想学生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还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去煽情,用自己燃烧的激情去点燃学生的激情。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也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可见,煽情在语文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怎样去煽情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梳理出课堂中的情感枢纽,确定煽情基点。大致而言,一堂课有以下几处可作为煽情点:
  1.导入处。导语是一堂课的“头”,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从“头”开始。在新课伊始设计一段煽情的导语,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会激发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为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奠定基础。在教《天净沙?秋思》时,我放了琵琶独奏曲《忧思》,那凄美幽怨的曲调本身就是一段故事,再配以多媒体画面——“荒野幽径图”,学生听了后立刻有了“断肠人在天涯”的共鸣,课上设置了两大问题,一大作业:1、全文在你想象中有几幅画面?本文的主人公从哪里来,又要去哪里?2、他会是什么身份呢?3、请你以画中人的身份给家里人写封信。结果那堂课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激动又酸楚的状态中,写出了不少感人的信件,情感、想象,构成了绝佳的审美效果。
  2.动情处。“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挖掘教材中那些最有意义、最有煽情力的地方,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以情导情,以情育情的理想境界。如上朱自清的《背影》一课,就应当扣住父子亲情,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特别在父亲买橘回来艰难地爬越栏珊时,应当及时煽情,从字里行间引导学生去发现父爱,体会这一人间至情,从而引起共鸣。   3.无疑处。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叫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在看似无疑处设疑,往往能起“石击波起”之功。如我在教《陈太丘与友期》这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明白了元方是个聪颖、机智、懂礼识义、正直不阿的神童后,我突然问到:“从作者写作的角度,当然更多地肯定了元方的做法,那么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说说你的看法。”结果立刻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同学们纷纷争着发言,课堂气氛十分热烈。不但拓展了课文内容,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4.结尾处。 一堂优质课,如能牢牢地把握住课堂的结尾,以煽情的语言,且又恰到好处地巧妙设疑,言已尽而意无穷,让学生在课下继续保持学习的激情和探究的乐趣,这样既巩固了课堂教学效果,长久下来, 又培养了学生热爱语文,勇于探究的好习惯。例如:我在上《土地的誓言》一课结尾时,我让学生全体起立,面对国旗,齐声朗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选段:“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这样设置,不但很好地完成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适时移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因为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理解和感悟方面的偏差,甚至错误。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设身处地地以学生的思想状态去体察其心情,把学生的情绪状态迁移过来,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正道上,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教授《背影》时,先让学生听录音,跟读,从“直觉”上有个整体感知,再让学生走进父亲的背影中,师生一起随着低缓抒情的音乐去赏析、体味具体事件中的背影,感受深沉的父爱;最后进入“移情”关,学生先互相交流,然后上台口头表述:我读《背影》,要求联系自己与亲人的生活实际,或论述:我看到父亲的背影流泪的理由。结果学生多半选择了前者,因为前者更有现实的基础,他们更有话可说,也更乐意讲述亲人与自己亲密的关系,有些学生讲到平日里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自己的无理取闹导致父母伤心时,情不能自已,泣不成声。所谓的“移情”是互相的,既可是文本对读者的感染和改造,也可是读者对文本的二次创作,形成独具个性的经典。其实,只要我们在学生迷惘时友善地引一引,使他们经历从无知到感知、感悟的过程,从阴影里走向晴空,远比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要好出许多倍。
  五、渗透温情
  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要以爱子之心去爱生,以教子之诚去育人,在生活中关爱学生,给学生以无形的温暖,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的爱就像滴滴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实践证明,教师越是对学生理解、尊重、信任,他就能通过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就能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实际上就是心理学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老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转校来的学生,他因为在原来的学校经常与语文老师发生矛盾,导致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一上语文课,他就会感觉头疼,不想进教室。来到我班后,我仔细地找他了解情况,分析到他与原来的语文老师发生冲突的原因竟是该老师看不惯他走路的姿势,于是处处为难他,而这个学生也不愿服输,结果造成裂缝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给他讲解了作为一名中学生应有的礼仪行为,最后,这名学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上课不喊头疼了,也爱听讲、爱提问了。
  当学生遇到困难或挫折时,给予适当的慰藉和帮扶,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和做人的信念;当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功时,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送去一份真诚的祝福和会心的微笑,鼓励他们勇往直前;当学生逆反或厌学时,多和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听听他们心里的呼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你就会成为学生可亲可敬可以依托的人,还愁他们不用心投入学习吗?
  当然,教育是一种个性很强的艺术,没有哪一种通用的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宏大的可以改变的世界。这就要求教师要用理智去寻找帮助、教育儿童的适用的方法,才能托起教育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中情感培养与激发.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杨琳.2005年,第01期
  [2]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方卫玲.广东教育(综合版).2005年,第08期
  [3]浅论语文情感教学.张艳.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06期
  [4]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初探.孙博.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5]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初探.郑相润.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01期
  [6]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李小玲.科学咨询.2005年,第08期
  (作者单位:安徽省凤阳县第三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201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