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化课堂提问应努力追求“四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彭辉鳌 吴小燕

  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课堂提问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要么语言含糊不清,让人捉摸不透问题的实质。为确保课堂提问的针对性、逻辑性和有效性,必须优化课堂提问,努力追求“四性”。
  一、充分了解学生思维活动的基础性
  笔者在听课时经常会发现,有的老师的课堂提问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如低年级学生初次阅读课文时,教师就提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和事?”的问题。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感到无从着手。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课堂提问必须以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兴趣。
  二、准确把握课堂提问的统领性
  传统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课堂上教师处处皆要问,大到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小到某一句话某一个词语的意思,都要作为问题提出来,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其实课文是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解读时要充分发挥课文的整体功效。教学时,教师要设置一两个统领全课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要问题,层层递进,逐步落实教学目标。
  如教学《颐和园》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喜欢颐和园的哪处美景?为什么?引导学生先感知颐和园美景的整体印象,然后对颐和园各部分景物描写进行细读,了解作者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的方法。这样围绕教学目标这一“轴心”,巧妙地设计出具有统领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三、切实注重课堂提问的关联性
  课堂提问的关联性是指所提出的问题必须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把握、重点部分的品读、关键词句的揣摩和人物的评价等方面有着必然的联系,注重问题的衔接与连贯,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相互关联的问题体系。提问要按照教材知识结构的内在顺序和学生认知活动的顺序进行。它要求教者以整篇课文为载体,以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准绳,设计出一系列目标明确、内容相关、环环相扣的问题。
  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1)巨人喜欢花园吗?为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2)巨人喜欢孩子吗?为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你喜欢巨人吗?喜欢这篇童话故事吗?为什么?这样由三个相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由内容到情感、由读懂课文到读懂童话,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起到“百毛皆顺”的研读效果。
  四、力求体现课堂提问的层次性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善于提问的老师,如同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容易的部分着手,然后再砍坚硬的节疤,这样,关键部分就会迎刃而解。因此,课堂提问必须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学生学习的渐进性。教师要从总体教学目标入手,在课程标准“年段目标”的统领下,根据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设计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参与学习。
  总之,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备课时只有了解学生的思维基础,整合问题,注意课堂提问的关联性和层次性,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充满睿智与灵气。
  (作者单位:重庆市巫溪县教研室;重庆市巫溪县珠海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409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