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潘娣,栗佑城

  摘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它强调对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局限于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僵化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进行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契机和平台,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素质,建设创新国家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学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060-03
  
  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院校要紧跟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造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1],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许多高校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了新的尝试,例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等等。然而,国内高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其中不乏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努力推进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管理的改革。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教学管理
  1.拔尖创新人才及其培养途径。一般来说,拔尖创新人才指的是在某一专门领域、学科的专门性人才,既包括在科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也包括生产、技术等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革新以及在经营、管理和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等[2]。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最重要的依靠资源不再是土地、能源和亿万吃苦耐劳的劳动力,而是各类具有创新、创意能力的优秀人才[3]。自上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要求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以来,高校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对其进行总结,我国高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第一课堂”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是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第二课堂”是指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的培养,例如学生的“挑战杯”和“科技读书报告会”之类的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是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阶段;“第三课堂”是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高级阶段。这三个课堂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他们相辅相成,由基础到深入,缺一不可。
  2.高校教学管理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关系。高校教学管理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是支撑关系,高校教学管理是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传统的教学管理强调的是系统性、规范性,一般都是管理部门对学生的单向指导,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是进行知识的灌输,制约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师的教学创造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当中,这就需要从教学管理改革入手,创造新的教学管理环境,改变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传统观念,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创造性。其次是推动关系,创新人才培养推动着教学管理的创新。“创新教育既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教育的外在要求,又是大学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内在需求”[4],如果高校的教学管理再墨守成规,就会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
  3.制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因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管理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但在实际教学管理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阻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1)教学管理“行政化”。高校教学管理实际上是政府部门管理在高校的延伸。高校教学管理者作为主导,支配着教学的运行。教师和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管理和创新的机会。(2)教学理念“模式化”。许多的高校教学管理者,教学管理观念落后、陈旧,缺乏创造性,只是千篇一律地照搬管理制度,机械地执行管理命令,教学管理停留在常规管理上面,极大地阻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3)管理内容“单一化”。现今教学的过程已不再局限于课堂,课外的科技创新活动和校外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但广大的教学管理者仍在遵循传统的教学管理内容、管理方式,局限于对课堂教学情况的监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上,造成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的断裂和管理内容上的缺失。
  二、加快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权力,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创造性教学的空间,这就要求高等学校在教学管理上给予一切便利的条件,对已有的整齐划一的教学运行模式和僵化的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改革[5]。高校教学管理的主体是教学管理者,核心是管理体制,因此,围绕教学管理的改革也应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从教学管理的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强化改革,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软件条件。
  1.提升教学管理者素养。管理的主体是人,人的因素是教学管理改革的第一因素。(1)提升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是管理过程中的指导性精神。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受功利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不注重塑造学生独立完善的人格和个性,只强调对直观、可量化的教学成果的追求,忽略了管理者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而21世纪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高等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更呼唤着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应该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始终。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才能创造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的自由、宽松的氛围。“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创造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制,从多角度、多层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2)重构管理目标。管理目标是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管理的各项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局限于知识水平,更多地看重他的综合素质、主体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高校教学管理的目标需要重构,从单一的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变为释放学生的情感、思想和个性,使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存储器,而是具有创造性精神的知识融合器和开发器。(3)加强管理技巧。高校教学管理涉及到人力管理和事务管理,面向的对象既有人又有物,管理过程十分复杂。许多教学管理者只是凭借经验或者机械地执行制度,缺乏对知识和人才应有的理解和尊重,有的甚至凌驾于教师和学生之上,扮演支配者的角色,不仅没有起到一个服务者、促进者的作用,反而阻碍了教学过程的开展。高校教学管理及区别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又与之有一定的共通点,作为教学管理者,要加强自身的管理技能,善于沟通、总结,加快办事效率。同时,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要改变陈旧的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管理目标,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形成双向的开放的管理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专门的高校教学管理软件的产生,极大地改进了管理手段,提升了管理水平和效益,同时也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学会熟练运用教学管理软件,更好地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2.改革教学管理组织形式。传统的教学管理的管理范围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忽略了“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的重要性。而学生的个性发展仅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课外是课内的必要补充。通过在网络上查找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可以有效弥补课本知识的滞后性;通过参与科研项目研究,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能力、知识融合能力和运用能力。所以,应该把课外学习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管理的范畴中,使课外学习和课内学习有机地融合成一个整体。具体措施包括给学生指定学务指导老师,学务指导老师帮助学生培养整体专业概念,制定学生的学习规划,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创建了互动式、参与式、启发式的新的教学环境。除此之外,鼓励学生进行科研立项、创业训练,将课内知识转化到实际生产当中。如中国地质大学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该计划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三种类别的项目从不同角度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校园里形成了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
  3.改革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包括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的控制和调整。首先,对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打破原有的固定、单一的模式,应采取柔性化的教学计划。加大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分设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采取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先学习基本的通识课程,让学生根据能力和兴趣选择自己的专业,避免了盲目选择。其次,鼓励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改革就是要打破单向的授课形式,释放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潜能。许多好的教学方式慢慢被越来越多的老师使用,如情景创设、问题研究、协作学习、意义构建等[6]。最后,要改善教学的评价机制。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评价,应从单一化的考试成绩转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综上所述,高校的教学管理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又对高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两者相辅相成。我们要切实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新的契机和平台,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素质。
  参考文献:
  [1]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摘要)[J].中国高等教育,1999,(6).
  [2]高海,沈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点研究[J].教研,2012,(1).
  [3]叶取源,等.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2,(1).
  [4]惠泱河,等.创新教育:21世纪大学教育的主流理念[A].21世纪高等教育的理念和质量[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张红光,等.以创新学分为切入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6]王盛水.从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看创新人才培养[J].高校教育管理,2012,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4214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