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回归本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特别是语文课成了“高耗低效”的代名词。语文教学离不开文章的阅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延伸以及综合测试,阅读都成了主角。但是,作为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来说又不能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初中三年时间,学生学到的课文不少于150篇,然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不见提高,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感到困惑,究其根源,不得不提到“有效性”这个现实的问题。阅读教学虽然教无定法,但从本人的教学实践来看,还是有章可循的。有效的阅读教学应该少不了如下的步骤:
  一、让学生自主阅读,切近文本,感受文本
  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总习惯让学生带着老师事先设计的问题去阅读,把自己的思考和阅读体验强加给学生。我记得刚开始备课那会,总是为自己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而沾沾自喜,但是换个角度想想:在平时的阅读中哪一个人是带着问题去读的?我们平常读书一般是觉得有用和喜欢就去读,读了有所感悟和思考,有所启发和教育。因此,语文阅读教学的第一阶段应该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给学生足够的安静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思考、自主质疑,为合作探究创造条件。
  谈到自主,我不由想到上学期我有幸观摩的一堂数学课《用字母表示数》,听说是学习了洋思中学和杜郎口中学的经验之后,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的一种创新型课堂模式。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出、编写出一些题目,然后学生之间小组讨论完成。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学生当了主角,这让我受益匪浅,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可以这么尝试的,放手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只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才能有发自内心的感受,并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二、让课堂成为学生交流阅读体会的愉悦场所
  第一阶段是安静的,是学生的心灵与文本碰撞的无声的过程,第二阶段应该是动的,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互动的对话过程。而这个阶段也是考验教师引导能力的时候,很多教师认为提问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就是与文本的互动,其实这个做法可以,但是问题的提法还是值得深思的。我记得海口市教育研训院的龚雄飞老师说过:“一个问题如果用‘是不是’或者‘对不对’来回答的问题不是好问题,这种问题还不如不提,好的问题就像一个石头抛进小湖中,能泛起涟漪的。”这句话我深深地记着,问题不在多,在于精。
  三、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这并不是说课堂教学是放任自由,天马行空,甚至是一盘散沙的。记得开始学习新课程理念那时,我听了一堂公开课《“诺曼底”号遇难记》,这是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小说,篇幅较长,授课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很配合,课堂闹哄哄的,气氛很好,但是整堂课我期待的语言品读没有,感觉不到“语文味儿”,这是语文课堂吗?教师设计很多活跃课堂的环节固然很好,但是语文课堂教学要回归语文本体,彰显语文教学的特点才是有效的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在学生与文本对话之间,教师还应该懂得在细心聆听的同时适时介入,善于评价、点拨、引导、总结、补充、拓展、提升,不能整堂课热热闹闹下来,学生没有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让学生神思飞扬,也要恰到好处地收放,真正做到“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虽然学生对文本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但是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层面的,甚至是肤浅的、不扣主题或者是偏离的,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指引,并善于抓住契机拓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创新者”的作用,将学生往思维的高度、见解的深度引领,从而掀起语文教学的高潮。
  四、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来学习语文
  语文阅读教学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就不单单是仅扣教材,而应是让学生真正成为独立的阅读者。然而,据了解,现在很多学生阅读量少,除了课本以外,几乎没有阅读的习惯。很多初中学生宁愿花时间看漫画也不看名著。所以提到小说,初中学生中完全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人不多;谈到散文,学生对冰心、巴金等名家一无所知,说到诗歌,对徐志摩、闻一多、臧克家等的诗作一点都不了解,至于新课标推荐的外国名著,如:《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等,大多数学生只是知道篇目而已,而根本没有通读过。
  怎样在课内把语文学好?简单的方法,就是要将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作为学生主导的时间。8节语文课,留下2到3节学统编教材,其他时间让学生阅读。我们为每一个单元配备十几万字的主题学习书籍,7个单元7本书,每个学期课内阅读就可以完成100万字,一个学年完全能够完成200万字。实践证明,只要老师略加指点,学生读了,质量自然也就有了。不需要精雕细刻,不要每一句话都挖地三尺,每一个词语都挖得冒出火星。俗话说“读遍天下书,尽知天下事”,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形成语感、在读中学会读书。
  总之,有效的阅读教学,语文教师既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及情感体验,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潜能,又应充分利用教学契机及时对学生点拨、引导与提升,同时还应做到立足于课内,着眼于课内。课内教学与课内阅读相互结合,互补互助,相得益彰。
  有效的阅读教学实践任重道远,这需要从事语文教育的同仁们不断探索,研究新课程理念的同时,也必须想着如何有效地实践理念。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打开文学这扇大门,感受文字背后的魅力,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445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