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改革策略的几点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文娟

  摘 要:近年来,高等学校和学生都必须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一门文学类基础课程,中国当代文学史如何既能完成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又能适应学生求职的需要,是其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史 教学改革 策略
  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一门本科高等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立时间较长,课程体系建设历史较为久远,这一方面使其积淀了深厚的学科教学经验,同时也造成了其在面对当下学校教育、学生需求的新形势时,反应不够迅速。近年来,高等学校和学生必须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日常学习内容的选择都更加功利。在这种新形势下,作为一门文学类基础课程,如何既能完成课程的核心教学目标,又能适应学生求职的需要,是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必须重视的问题。在当前发表的有关此课程的教改文章中,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方面。但笔者以为,要让中国当代文学史适应新形势,还有一些方面是较易被忽略却又必须进行深入思考的。此外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来积极推行教学改革,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记录下来,和同道们交流分享。
  一、明确课程定位
  要想让一门课程能充分适应当前大学教育的新形势,首先应该重新为其准确定位,即制定明确的课程教学目的。作为一门文学基础课,其根本目的首先应如蔡元培先生所倡“美育代宗教”,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人文思想,培养其敏锐的审美感悟力,提高其欣赏品味。但当今社会已经日益重视实利、崇尚实用,在这种时代风潮中,大学教育虽不能一味附和、丧失原则,也不应无视现实、凌虚蹈空。此外,“今天的本科教育也与过去不同。过去的本科教育以培养专家为目的,而今天的本科教育成为带有普及性的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绝大多数受教育者要到与文学无关的部门服务,所以教育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在今天变得更为切要。”[1]所以在综合考虑了上述情况后,笔者所在学院的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为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作出了如下定位: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重实用,对学生进行知识(文学史知识体系)的传授和技能(与文学有关的语言表达、写作等)训练,又要从审美与精神上对学生施加尽可能大的影响。本课程的根本宗旨是在完成“务实”任务的基础上,追求审美品格与精神向度,达到鲁迅所说“涵养神思”“崇高好尚”的目的。[2]
  这种课程定位将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相结合,既充分尊重了当代文学史课程的特殊性质,又与新时代大学教育的需求相适应,为接下来的教与学指明了方向。
  二、充分完善教材
  相对于其他的文学课程,中国当代文学史具有更为特殊的课程性质。学界有关其核心概念“中国当代文学”内涵的界定,采纳的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点,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至今的文学”。因此,中国当代文学是一种正在发生、不断变化、下限不断延伸的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也就是一门教学对象和范围尚未“定型”且不断“增殖”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是开放性的。这种极为特殊的学科性质为教与学带来了诸多不便,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教材需要不断更新。就目前情况看,教材建设严重滞后,成为制约本学科发展的一个瓶颈和难点。当前全国高校使用较为普遍的教材有两本: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陈思和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这两本文学史在出版之初,曾得到学界一致好评,但在使用过程中,根据笔者的授课体会和学生的反映,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洪子诚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以对“史”的描述见长,提纲挈领、史料翔实,但对具体作家、作品的分析解读就较为简要。笔者认为此书为教师备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及线索,但却不太适合做学生初学之用。陈思和教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更注重对经典作品的细读,能较好地激发起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但此书对当代文学各个思潮发展流变的脉络梳理稍显简略,对一些文学史现象的判断也有些个人化,不利于学生建构有关当代文学的客观、立体的知识框架。此外,这两本书虽然已将下限延伸至20世纪90年代,但对这个时段内容的描写还相当粗略。针对此种情况,笔者所在的教研室曾多次进行研讨,在编撰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追求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一、既要借鉴陈思和、洪子诚等先生撰写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基本思路,又要突破他们的局限性,如还应该突显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多年的发展脉络,强化史论,以小说诗歌等代表性文体的评析为主,注重启发性,增强批判色彩等等;二、应把握住文学与历史相关发生的原则以及文学的自我调节原则,突出史的流变过程及规律,使文学史教材成为一部偏重史论的通史;三、建构多维的文学史观,关注主流文学,亦不忽视非主流文学;四、以“审美现代性”为核心理念,以作品解读为重点。
  如此一来,就能将体系架构和文本细读结合在一起,既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多年来的思潮流变,又能近距离接触一些名家名作,领略文学经典的魅力。此外,还应对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发展状况进行详细阐述,诸如“网络文学”等当下颇受关注的文学现象均应纳入研究视野,使此课程与当下文学、文化现象的联系更为密切,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关注的热情。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的编撰如果能够充分体现和实践上述宗旨和思想,那么就应该能够编撰出更加适合学生接受的版本。
  三、合理调整课时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诸多困境中,教学内容的繁多和教学课时的不足之间的矛盾也较为突出。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此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状况,其下限是不断延伸的,因此教学的对象、内容和范围也就在不断增加。从时间上看,自八十年代初的三十多年,发展到今天,已经近六十年,内容几乎增加了一倍,教材也越编越厚,但课时从八十年代以来却并无太大变化,基本上保持在50课时左右,这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首先,一些重要内容无法展开,只能点到为止,有些内容甚至不得不舍弃,影响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全面接受和了解。其次,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一门能真正参与中国当代文学进程的课程,具有当下性、即时性和体验性,当下发生的文学现象,如“八〇后作家”、网络文学、热播影视剧等等,均能纳入其研究视野,也是学生关注的热点,但因为课时不足,必须教授的传统内容都无法完成,更没有时间再来和学生探讨上述问题。再次,作为一门文学课,应该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其审美感知能力。但同样是因为课时不足,本应经常开展的围绕具体作品的互动讨论无法进行,与教学相配合的视频资料(改编电影、经典的样板戏、话剧作品等)更无法在课堂上观看(笔者曾尝试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可到场者寥寥无几,因为学生不愿占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本应最灵活的课只能用最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师无奈,学生不满。针对此种困境,笔者所在学院组织教学委员会进行了认真分析讨论,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将总课时增加至80课时。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缓解教师授课的压力,而且有利于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能动性。除此之外,还开设了一些相关专业选修课程,如《中国现当代诗文研究》《中国现当代戏剧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研究》《中国现当代名作鉴赏》《港台文学研究》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领域的相关问题能有一些持续、深入的了解,也大大缓解了文学史教学的压力。
  作为本科高等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国当代文学史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正是因此,面对新形势下遭遇的种种困境,别无选择,必须锐意变革。本文中探讨的几个方面,无论是对课程的准确定位,还是重新编撰教材,以及合理调整课时,都致力于改变此课程传统设置中一些含混、模糊、因循守旧的观念和方面,为进一步的教与学理顺思路、扫清道路。
  注释:
  [1][2]张全之:《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3期。
  (张文娟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2731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498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