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经典阅读,让校园更书香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马彩芳

  摘要:本文从时时处处闻书香,创设校园经典阅读环境;丝丝缕缕现策略,创设“经典阅读”的立体时空;点点滴滴展创意,享受读书生活的无限精彩;真真切切被滋养,收获经典阅读的累累硕果四个方面介绍了笔者所在学校培养小学生阅读经典的建设情况。
  关键词:经典诵读;书香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65-3新城花园小学的读书热始于2001年,在这13年的发展中,学校坚持将经典阅读建设的着眼点放在为师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上,倡导师生阅读经典,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师生文化气质。浓浓的经典阅读氛围成就了一群出色的新城教师,也滋养了一届又一届优秀的新城学子。如今,那些经典已然流淌在了师生的血液中,融入到了我校师生的生活和学习的每个方面。
  一、时时处处闻书香,创设校园经典阅读环境
  1.创造经典阅读的物质环境
  每学期寒暑假,学校集中筹措资金,为师生购买经典图书,充实和更新图书馆书籍。书籍的种类非常广泛,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为了方便学生借阅,方便老师集中上阅读课,不少书目的每册订数达到45本,保证班级全班借阅。如“新世纪文库”中的所有书目以及《中外优秀经典图书》等,为学生提供新鲜的精神营养。我校还阶段性地购置书籍,每学期至少两次组织部分师生去苏州书城、教育书店和外文书店选购图书,对一些新出版的好书、师生推荐的书籍,学校都会及时满足师生的读书需求。购书已经成为学校每学期的常规工作,每年也都有足够的经费用于购买各种经典,使师生阅读的书籍得到保证。
  2.营造开放的经典阅读环境
  我们力求让环绕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悬挂的每一幅作品、图画,站立的每一个宣传版面,学生表演的每一个舞台……让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得到审美的启迪、精神的润泽、心灵的陶冶。
  为了方便学生读书,我们在每个教室放置了图书柜,把大量的书从图书馆里“请出来”,分到各个教室,和学生“零距离”接触,使之随手可得。我们在教学楼走廊里设置了一些开放的阅览廊、读书角,美术老师根据空间的大小专门设计了形状各异、色彩多样、功能兼备的书橱、书柜,让学生有一种居家的温馨感;图书是经常更新的,能激发学生不断阅读新书的兴趣。三年级以上各班在板报中辟有“读书园地”,供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走廊里悬挂着名人名言,短小精悍,言简意赅,孩子们天天看、天天念,不知不觉就印入了心田。
  3.保证师生的经典阅读时间
  学校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保证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同时,削减学生作业,还学生读书时间。开始时是在每周的语文课中拿出一节作为经典阅读指导,专时专用;五年前作了改进,每天中午安排20分钟“读书时间”,且排入课表,内容分为“规定”和“自选”两种。语文教师、英语教师轮流到班,或者师生共读欣赏,或者交流读书感悟,或者推荐新书好书,或者朗读精彩片断,或者进行中英文翻译……读书已经成为我校学生每天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戏称:“读书是我们的第四餐!”
  每周五,我们借助学校电视台,开辟“读书频道”,各班级轮流“执政”,推荐新书,介绍身边的小书迷,诵读优秀读书笔记,配乐“电视作文”等,“策划、采集、播放”一条龙,学生全包了,深受同学们喜爱。
  三年前我们又加大了力度,利用《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学生在老师的引导、指导下开展“主题式阅读”,并形成了相应的校本教材。
  为了让学生在吸收的基础上予以“输出”,中高年级开展了“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语文课、英语课开始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当众演讲,一学年中,平均每个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演讲三次。演讲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时事评说,有心迹表露,有生活见闻,有新闻点评,有调查报告,还有读书后记,学生不仅练就了口才,还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小小“社会人”!
  二、丝丝缕缕现策略,创设“经典阅读”的立体时空
  1.“教师七认真”——经典阅读纳入常规管理
  在教师教学“六认真”的基础上,我校增加“认真开展经典阅读”这一项要求,扩展成为“教师七认真”,并将“七认真”纳入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和教师的月度考核之中,把“认真经典阅读”作为每个教师日常工作职责和必须履行的义务。我们积极倡导教师“与书为伴”,每学期教师都100%完成学校期初明确提出的教师每学期自购至少三本书、自读三本经典著作的要求,促使教师将读书转化为事业的需要。通过诵经典、品名著,使老师们走近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重温鲁宾逊、格列佛,文学素养得到明显提升。倡导教师“读写同步”,写作教育故事和教学随笔已经成为许多老师的自觉行动,近三年中年,我校教师的作品分别公开发表于《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学校管理》、《小学语文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教学与管理》等国家、省级权威报刊,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优秀教育故事汇编《和学生一同成长——我的教育故事》由语丝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第二本读书随笔《书林漫步》也由科技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2.“花园书友”“新城博客”“新城围脖”——读书交流的平台
  2004年,我们利用校园网,开辟了“花园书友”专栏,由马彩芳老师担任版主,负责日常工作。在这个平台上,教师们互相推荐新书好书,无障碍发表争鸣,更多的时候发表指导学生读书的良好建议,这样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开展心际交流,将经典阅读的思考向学校以外的时空延伸,丰富了教师业余生活,提高了业余生活的品质。2005年,“花园书友”升格为“新城博客”,由科研处负责管理,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至少上传两篇,一篇原创,一篇推荐。校长室结合学校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以及课题研究的需要,不定期地组织主题阅读,如《陶行知教育名篇》、《于丹〈论语〉心得》等,然后开展随笔漫谈,引导教师读懂工作的美丽,读懂人生的价值,读懂人生的力量;通过读书,振奋教师的精神,健全教师的品格,提升教师的境界,演绎人生的精彩。“新城博客”成为我校教师的精神家园,许多佳作从这里走出来,在江苏省“教海探航”教学论文大赛中,在新师陶杯优秀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新城博客”还成为兄弟学校同行爱读的专栏,每天关注“新城博客”,分享新城教师的心得和经验是他们觉得很快乐的一件事。2010年,进一步优化“新城博客”,又在此基础上开创了电子书《新城围脖》,汇聚博客之每月精华,至今已经8期。   3.课堂内外——语文书、经典名著读厚、读宽、读深
  “以教材为基础,让课内带动课外”是引导学生读书有效的方法之一。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方面起着最直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我们通过改变观念、改进方法、改善过程等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使语文教学走出了“耗时多、效果差”的怪圈,建立了“前有蕴伏、中有拓展、后有延伸”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了40分钟的效率,为学生在课内读课外书提供了可能:学了《“黑板”跑了》,带出“发明发现”系列儿童科普经典读物;学了《只拣儿童多处行》,带出冰心散文集;学了《匆匆》,带出朱自清散文集;学了《草船借剑》,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学了亚米切斯的《小抄写员》,推荐阅读《爱的教育》……学生把书读厚了,读宽了,读深了。几年下来,光在课堂上,学生读到的书就有18本、24本、36本……
  4.师生同读——蹲下身子贴近孩子
  学校鼓励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读书,读孩子气的书。许多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品,老师蹲下身子和学生一同阅读,站在孩子的视角去体验,去感悟,去审美,缩短了老师和孩子的心灵距离,更重要的是亲自“下水”进行针对性的读书指导。如《我要做个好孩子》、《草房子》、《爱的教育》、《汤姆索亚历险记》等大量的中外儿童名著都成为教师的主要阅读篇目。许多饱含文学性、思想性的读物,老师牵着学生的手,和学生一起阅读,引领学生走进文学作品,走进美好的文化世界,如《红岩》、《茶花女》、《悲惨世界》、《简爱》等。如夏霞老师一学期和学生一起读了十多部世界名著,马彩芳老师带领学生读了120多篇小说、散文等,学生得到文学的浸润和滋养,语文综合素质提升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读懂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显示出与同龄人悬殊的阅读优势。马慧芬老师以高度的责任心关注学生的阅读书目,经常主动询问学生最近一段在看些什么书,并向学生借来书籍进行阅读,以便进行切合实际、有的放矢地读书指导。为了不让他们稚嫩的心灵受到坏书的侵蚀,她常常在休息天来到文化市场,看书、选书、买书,然后把那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品行陶冶的书籍推荐给他们。
  5.亲子共读——造就“书香门第”
  相对于学校来说,家庭教育对学生个性成长、爱好形成的作用要更大、更直接。我们已经看到父母在培养孩子学习琴棋书画、英语奥数等方面所释放的巨大能量,现在要做的是“牵引”他们的注意力,即让望子成龙的爸爸妈妈们意识到孩子需要学习技能,更要学习如何做人,而好书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千万不能忽视。为了达到目的,我们运用了很多办法:给每一位家长发信,阐释我们的观点,希望他们支持孩子在课余时间读书,并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以“朋友”的身份予以帮助,让自己的家有一点“书香门第”的味道;推荐好书佳作,要求孩子和父母一起阅读,并从各自的角度写写读后感;让学生采访父母,请他们讲讲自己阅读的故事;“读书日”时,邀请家长来校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制作小报;开家长会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让父母们有机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需要,理解孩子的情感,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能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性。
  6.自主(假日)阅读——一份特殊的休闲文化大餐
  课间、长假以及寒暑假是读书的好时光,但小学生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不知道怎么去用好时间。因此各年级的语文老师总是未雨绸缪,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并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提前设计好“假期读书——实践活动计划”,如有的年级的作业之一是“每天坚持阅读经典半小时,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有的年级布置的是融读、写、画为一体的主题作业,如“大话春节”、“苏州古城门”、“历史上的这一天”、“我喜爱的古典名著”、“奥运——北京”等,教师给出的是一个方向或一个范围,具体的“点”则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确定,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把休闲、旅游、读书揉合在一起,长见识、长知识、长学识,一箭三雕。
  7.课题研究——探寻好书育人的基本规律
  “以课题为载体,让理论指导实践”,为的是使校园读书热永不退烧,一步步走得更远。始于2003年的《享受阅读的实践性研究》历经三年打磨,已经于2006年顺利结题,在如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如何引导学生体验读书的快乐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2006年,《走进儿童文学享受快乐阅读》的研究课题正式投入研究,并于2009年顺利结题,并得到相关专家的高度评价。2009年,《主题阅读的教学策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开始将享受阅读的成果进一步深入,谭雪主题经典阅读的教学策略,该课题刚完成相关结题,校本教材在实际教学中广泛应用。新一轮的阅读课题正在筹备中。
  8.“科研先锋队”“周五大讲坛”“太阳人讲师团”——构筑经典阅读交流平台
  为推动教师读书,我校将教师读书计划写进了学校发展规划,要求教师在5年内都够20本教育经典理论书籍;学校还将书籍作为教师活动的奖品发给大家。为了鼓励老师们真正把书读下去,我们构建了“科研先锋队”“周五大讲坛”“太阳人讲师团”等一系列平台,通过读书沙龙、经典推荐、经典演讲等举措激发教师读书的热情,调动老师读书的积极性。经典能给人以正向的能量,让老师们以优雅的姿态走进课堂,面对学生。近年来,我校有13位中层被调任到区内其他学校任校长或骨干中层,他们在竞聘演讲中的精彩表现,所散发出来的浓浓的书卷气,无一不在证明着经典阅读的力量。
  三、点点滴滴展创意,享受读书生活的无限精彩
  1.校园法定“读书日”——掀起校园经典读书狂澜
  学校将每年的4月1日和12月1日作为校园法定“读书日”。每一次“读书日”活动,都围绕经典展开,也都有明确的主题,如“走进经典童话的时光隧道”“我身边的科学”“漫游数学世界”等,将阅读原著、观看影片、制作小报、串讲故事以及人物表演、心得交流、知识竞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科学整合、巧妙搭配,既有吸收,又有输出;既有教育性,又有趣味性;既有视觉的享受,又有心灵的感悟,受到了全体学生的欢迎,成为我校读书系列活动中最亮丽的风景。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如给名著配插图、和作品主人公对话等都是方案的具体操作内容。每一次“读书日”活动虽然只有一天,却将学生的读书热情激发到极致。整整一天,学生不用带教科书,不用做作业,不用正襟危坐听课,书包里尽显读书人“风流”,童话、寓言、诗歌、散文、小说应有尽有,一本本中外文学名著令人眼花缭乱!教室里、庭院里、操场上,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是新城花园小学的小小读书人!空气中弥漫着浓浓书香,名人名著,文化文学浸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邀请新华书店来校摆书摊是我校“读书日”活动中的保留节目,对此,书店工作人员乐此不疲,且希望增加次数。因为他们在短短一个中午购书的时间中,看到的不仅是学生抢购的热闹场景,还有学生选择书籍的口味,“新城花园小学的学生购买力强、品位高”在我市的新华书店行业成为美谈。
  2.“经典阅读报告”——收获个人读书成果
  这是融推进、指导、积累、表达于一体的阅读形式,每周至少完成两次,一次为教师指定阅读,一次为学生自选阅读。栏目有:阅读时间、篇名、主要内容、精彩回放、读后感受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精读与泛读紧密结合,提高了读书实效性。经过一年的尝试,探寻学生在这片土壤上走过的足迹,清晰地看到学生的思考逐步走向深刻,观点逐步显现个性,言语逐步美丽精彩。
  3.“限时经典阅读”——学生读书热情可持续增长
  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和交流的舞台。每学期我校组织教师为学生提供20部经典作品,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部,在规定的一个月时间内读完,然后根据提供的题目选做,如给主人公写一封信、创作一个情节、续写一个章节或片断等,然后对学生完成的内容进行评比。学生们兴致盎然,读书、创作充实了孩子们的每一天。
  4.《弟子规》《三字经》——国学经典,滋润童心
  弟子规,圣人训,我们时刻不忘掉。品味国学经典,启智明德;吟诵诗词歌赋,润泽童心。学校倡导读经典,诵经典,开展了以《弟子规》《三字经》为蓝本的德育实践活动,同时发动所有学生利用每周五晨会课系统地吟诵《弟子规》,让太阳花在“古训今为”的传承和发扬中提升小学生现代人文素养,做了不起的现代中国人。
  5.“小读者 VS 大作家”——零距离对话,让梦想成真
  每学期我们邀请作家来校举行“小读者 VS 大作家对话”活动,先后请著名童话作家周锐先生、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先生、著名经典儿童文学家梅子涵先生等和同学们面对面,提供学生与作家对话交流的机会,感受作家的人文风采,激起学生的读书激情。看到那些原本只闻其名的“大师”居然从书本中走了出来,和自己面对面,孩子们显得异常的激动和兴奋,参与的热情特别高涨,致使每一次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作家的签名售书、作家和学生的互动问答、和小读者的合影留念等都使学生激动不已。
  6.设立个人图书交流中心——共享图书资源
  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集中活动,主要是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学生将自己读过的书籍,与同学交换,发挥个人图书的使用价值,让更多的同学读到更多的书籍。同时,定期进行读书漂流活动,让经典的书籍发挥更大的作用。
  7.“阅读之星”“书香家长”“书香班级”——校园最当红的“明星”
  学期结束时,都要评选班级、学校的“阅读之星”,让那些平时喜爱读书、通过读书各方面获得长进的学生成为班级的“明星”,成为同伴的“偶像”。不仅如此,我们还把“喜报”邮寄到“明星”父母的单位,让他们为自己的孩子爱读书而感到自豪,让他们赢得同事们羡慕的眼光。
  此外,我们还推行中英文对照阅读,古今对照阅读,举办童话创作比赛、古诗文擂台赛、主题美文朗诵会、改编表演课本剧等。
  四、真真切切被滋养,收获经典阅读的累累硕果
  1.教师实现价值,幸福充满新城
  经典阅读引领了师生的精神发育,提升了我校教师的人文素养,促使我们的教师在更新观念、提高技能基础上获得了专业化发展。通过读书,老师们们精神起来,丰富起来,精彩起来。在学校这片沃土的滋润下,知名教师伴随强势学科如异军突起。在2003年至今,我校65名专业教师中,有38人次获得苏州大市和工业园区名教师、学科(学术)带头人、双十佳、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在省、市、区教师基本功竞赛及评优课活动中获一、二等奖的有45人次,公开发表文章260篇。高素质教师带来“轻负担、高质量”的教学,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全面发展,个性鲜明……这些现象均引起了诸多同行和家长的关注。
  2.学生体验快乐,收藏经典童年
  经典阅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了良好的阅读品质和习惯。学生热爱书籍,享受阅读,与书本为友,养成了良好的德性。如今,读书已经成了我校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校园的教室里,走廊上,在邻里中心的阅览室,在观前街的新华书店,在市图书馆的读书吧,到处都有我校学生的身影。他们自诩是“小书迷”、“小书虫”、“小书痴”,喜欢“泡书澡”、“啃书本”、“游书海”,于是,三年级学生捧起了《时间简史》,五年级学生读完了《史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平常。
  由苏州市少年文学院举办的中小学生当场作文大赛至今共举办了六届,我校学生成绩斐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生的短文随笔、小诗散文频频见诸于各级各类少儿报刊杂志,细细品味,别具特色:大气但不失童趣,纯真却不乏深刻。2003年,10岁女孩达梦园出版了第一本散文诗集《雪精灵》,成为苏州历史上年龄最小的“作家”。两年过去了,她的第二部书已完稿,正在洽谈出版事宜;伴随键盘的敲击声,第三部书已在她指间汨汨地流出。
  3.构筑校园文化,实现内涵发展
  经典阅读建构了理想的校园文化生态,实现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建设成了充满书香的“学习型校园”。校园健康向上,充满生命活力。师生已经将读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在享受阅读的境界里,师生共同走进知识的海洋,沐浴在书香里,浸润在文化中。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师生阅读经典、阅读文明、阅读思想、阅读精神、阅读高尚,远离了平庸和贫乏,变得博学、灵动、聪慧、睿智,变得涵养丰富、谈吐高雅,进入了书香人生的理想境界。有多个班级被评为苏州市书香班级。学校于2011年被评为区3A级书香学校。
  后记:
  建构理想的校园文化生态,实现学校内涵发展,打造一个充满书香的“学习型校园”,新城人不懈地努力着。近年来,学校获得了苏州市中小学校创建书香校园先进单位、苏州市文化特色学校、苏州市首届模范文学社团、全国百家书香校园等诸多殊荣,彰显了新城花园小学的教育魅力与无尽风采!成绩只是属于过去,“经典阅读,让校园更书香”是个很大的,长期的文化工程。认准目标,我们会一直坚持去做。我们有理由相信,新城花园小学在学校文化特色建设之路上将会创造更多奇迹,演绎更多精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7346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