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促进初任班主任生涯发展的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侯玮 张日昇

  〔摘要〕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是在咨询者的陪伴下,多位限制性来访者一起依据相应的制作规则在同一沙箱内制作箱庭作品的过程。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展现了团体箱庭疗法在班主任培训中应用的简单操作过程。实践表明运用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可以促进初任班主任自我成长,激发自我治愈力,增强生涯发展的主动性,使其更好地接纳自身的独特性,进而对初任班主任的生涯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青年班主任;生涯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 〔中图分类号〕A 〔中图分类号〕1671-2684(2014)02-0012-04
  初任班主任在实际工作及专业发展的进程中会有很多困惑,如教师们会提出 “为什么一想到见学生,就会感到特别紧张和焦虑”“无精打采的,干什么都没兴趣”“对自己是不是适合当班主任没信心”等问题。这些形形色色的困惑和问题,具体到每一位班主任教师,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而且随时在变化中。这就导致我们没有可能与每一位班主任逐一进行实时的深度交流,也不可能为每一位班主任的每一个问题提供“灵丹妙药”。 因为有一些困惑和问题不是简单的技巧改进问题,它需要班主任通过自我的完善来达成可能的解决。但是,如果班主任能够获得无条件积极关注并自我成长,就能够更好地运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在实际工作和专业发展进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而这就涉及到班主任教师的生涯发展问题。
  生涯发展是班主任培训领域中的新视角。“知道你是谁,比知道你要去哪里更重要”(金玉梅译,1996)。生涯辅导的目标在于指引当事人“去哪里”,并特别强调“知道你是谁”的内涵(金树人,2007),强调做一个“如其所是”的自己,获得“安身立命”的自在。
  鉴于此,我们自2008年初,成立了“初任班主任成长小组”,尝试运用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增强青年班主任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使教师获得自我成长,以期促进班主任教师的生涯发展。
  一、关于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及其实施规则
  箱庭疗法(sandplay therapy)是指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张日昇,2006)。
  箱庭疗法自1998年引入中国以来,在全国各大院校以及中小学作为游戏疗法的一种形式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与普及,在开展一般意义的个体箱庭疗法的前提下,张日昇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开发了“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
  团体箱庭疗法就是在咨询者的陪伴下,多位来访者一起依据相应的制作规则在同一沙箱内制作箱庭作品的过程。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顾名思义,是指有一定规则限制的团体箱庭治疗。它的治疗环境不需要很多的沙箱,只要一个标准规格的沙箱(57cm×72cm×7cm)就可以。团体成员按照一定的顺序分轮进行箱庭作品的制作,整个过程对成员的交流和行动有规则限定,这些都与传统的团体箱庭疗法不同。箱庭的规则限定是为了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而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中的限定因素已经构成了一个重要的治疗维度,团体成员对规则的遵守情况可以看出其人格个性中的某些特点,而这些特点又是分析和理解团体箱庭作品的重要方面。
  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的具体实施规则如下:
  1.由抽签或猜拳等方法确定摆放玩具的顺序,所有的成员轮完一次即为一轮,共做6~8轮;
  2.制作过程不允许成员进行任何形式的言语和非言语交流和互动;
  3.每人每次只允许完成一个作业,放一个玩具或动一次沙;
  4.允许移动自己或他人摆放的玩具,并算作一次作业;
  5.不能将他人或自己已摆上的玩具拿走或放回玩具架;
  6.结束后进行彻底讨论:按摆放顺序,依次解释摆放的初衷,表达制作过程中的心情或思考;
  7.各自为箱庭作品命名,最后起一个共同主题。
  临床研究发现,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特别适合于学校、组织或家庭中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有利于促进团体成员的积极行为及团体成员发展课题的完成,对于改善团体的人际互动、促进团体和个体的心理成长和友谊发展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改善团体的人际互动、提升团体凝聚力、促进团体和个体的心理成长都有积极的意义(张日昇,2006;张雯,张日昇等,2010)。
  二、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在初任班主任培训中的应用
  我们将团体箱庭运用于班主任培训进行论证,西城区自2008年初,成立“初任班主任成长小组”, 截至2012年4月共开展了五期青年班主任的培训。每周活动一次,每次两个小时,每期共开展12~15次活动。初任班主任面临着相似的人生发展课题,在工作上、生活上也有着相似的问题和期待,他们成长于相似的社会环境中,可被看做是同质小组。成长小组的主要活动,就是进行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青年班主任们被随机分为八人左右的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陪伴者。以下报告所开展的第三期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情况,以此为例,具体应用如下:
  第一阶段:团队组建。班主任们借助玩具进行自我介绍。这既是一个团体成员相互认识的环节,又是一个大家熟悉玩具、初步探索自我的过程。如一位女教师选择了一只老虎代表自己,她解释为“在学生面前,我必须是只老虎”;一位男教师选择了一朵特别鲜艳、盛开的玫瑰,他说“我是外表粗、内心美的一个人”。这样的介绍,气氛融洽,大家都觉得有话可说,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有位教师培训结束后在总结中写到:“记得第一次选择玩具时,老师让每人选出玩具,代表自己。没想到,当时随意的选择,过后却一直难以忘怀,感觉很奇妙,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第二阶段: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的展开。八位班主任共制作了六次团体箱庭,大致可以分成初探、成长、新生三个时期。
  1.初探期
  很多教师由于是第一次进行箱庭体验,既好奇、兴奋又存有观望、疑惑的态度,对团体箱庭既接纳又排斥。教师们的作品表现出玩具数量多,摆放杂乱、各自为政的特点,彼此间或多或少存有陌生感。对陪伴的指导教师多有试探。   在这一时期,有的教师不太清楚进行团体箱庭疗法是“大家共同在游戏”,在讨论时,听到别的教师的讨论才“在最后明白了”;有的教师各自占据一个角落或是一片区域,建设自己的“小天地”;有的教师配合别的教师在营造;有的教师频繁地移动或者掩埋别人的玩具。因为急于表达,此阶段教师们存在着冲突。这个时候,陪伴者对规则以及作品的解读很重要,要营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让大家感受到箱庭世界里没有对错、好坏,重要的是去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发掘自我发展的可能性。
  有教师问陪伴者:“你看出我们有什么问题?”这个时候,陪伴者要引导教师们关注并表达制作过程中及之后的感受,引导大家自己去思考自己的问题。陪伴者对箱庭作品的不分析、不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避免武断地解读大家使用的玩具;一方面创造出安全的氛围,让大家自由表现;同时,对箱庭作品满怀欣赏,通过支持、启发,帮助教师们自己澄清箱庭作品所代表的意思、表现的主题,以达到对内心的更好的自我理解。
  游戏的最后,教师们各自为箱庭作品命名。当需要大家起个共同的主题时,教师们普遍觉得“太难了”。这个时候,陪伴者的等待是十分必要的。有的时候,共同的主题找不出来。这种情况下陪伴者也不必强求。随着团队建设的进程,共同的主题会水到渠成地出现。
  2.成长期
  经过最初的体验,教师们彼此以及对规则和制作过程中的氛围都不再陌生。箱庭作品呈现出复杂的局面,有调整、有冲突、有融合。
  在这一时期里,小组成员间的共感得到增强。会出现一个人摆了某样玩具后,其他人会心地点头;当有的成员构建场景遇到困难时,大家都为之着急、忧虑。
  从整体上看,此时的箱庭作品呈现出日渐和谐的趋势,整幅作品的协调性增强,主题更加突出。第一时期中找不出共同主题的现象很少发生,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们会很快地发现共同主题。
  如第三期第四次作品,由于前面的教师放了船和海盗,随后的教师依次放入了被绑架的孩子、欲拯救孩子的父母等玩具,创造了一幅极有故事性的画面。最后在一位教师的建议下,共同的主题被确定为“超级宝贝计划”。这样的配合和相互的影响是初探期所不易达到的。
  图1 第三期第四次作品:超级宝贝计划
  3.新生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冲突、调整与融合,团体箱庭作品出现主题明确、布局均衡、流畅整合的特点。每一次的作品大家都舍不得拆除,久久地凝视,照完集体照后又一个人一个人地去和作品合影。团体的凝聚力大大增强,教师们的现实人际关系得到改善。有的教师会说:“我现在不怎么爱生气了。”很多教师都会表达“自己很有收获”。
  如第三期的教师们在最后一次制作中,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第一位教师铺了一条铁轨,所有的教师都围绕着“路”展开了自己的创作,有人放上了列车,有人铺上了路旁的鲜花……在讨论时大家表示,这次的作品看起来“特别好看”。很多教师放入了对未来的希望与祝福,如作品上侧由右至左的沙僧、大提琴和如来佛,是同一位教师摆的。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教师。这三样玩具表示,自己虽然负担重重,但是心里有希望,最终总可以取到真经。在沙上,这位教师同样划了一条弯曲但是前行的路。另一位教师在大提琴上和路轨旁分别放上了“520”和“886”两组数字,表示“我爱您”和“拜拜啦”,表达了自己对所有同伴的感谢及将要分别的不舍。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将“礼物”作为最后一次作品的名字,表示要将所有的美好作为礼物献给自己。
  当然,以上的发展时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团体几次培训后冲突愈加激烈或是在同一水平上停滞。囿于培训的时间局限以及陪伴者自身的水平,不可能把每个团体都带入“新生”,这也是今后需要突破的地方。
  图2 第三期第六次(最后一次)作品:礼物
  第三阶段:总结、展望与告别。青年班主任们再次借助玩具,总结收获,展望未来,彼此告别。大家回顾历次箱庭作品,并在纸上用三件玩具分别代表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摆放完毕后小组内分享。
  例如第三期有一位教师分别选了交通限制栏、晶莹剔透的石子和套娃来代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己。她这样解释:
  “过去的自己在心里为自己和他人设置了很多的限制,爱否定他人,方法单一;现在,经过箱庭游戏,自己心里的限制少了很多,感到自己就像石子一样,经过打磨和努力,多了很多面,增加了考虑问题的角度;希望将来的自己能更有智慧,就像套娃,肚子里很有内容,而且永远微笑、处变不惊。”
  在班主任培训实践中,撰写总结,填写意见反馈表或是召开座谈会都能很有效地促进学员总结反思学习成果,帮助培训者获得反馈。而借助玩具让教师们总结,可以获得其他方法无法达到的效果,即反馈信息更形象、更真实、更深入。
  图3 第三期教师的结业作品: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自己
  三、讨论
  1.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青年班主任成长的积极意义
  经过连续几期班主任培训实践,我们发现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对初任班主任的个人成长及班主任团队建设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1)促进现实人际关系的改善——面对自己,开放自我
  我们平时有很多的愿望被压抑了,班主任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更是不能随意表现。但在箱庭世界里,我们内心的愿望被极好地表达,可以充分地与自己的内心对话,这就达到了减压、了解自我的目的。尤其是第一次面对自己及他人的阴影并与之对话,从中获得了能量,增强了自我开放程度和对阴影的接纳程度。
  在现实中,接纳自己的人更容易接纳别人,开放自己的人更易受到大家的欢迎。有的班主任在培训开始时会抱怨“为什么我的班上总有几个特别难教育的学生”,希望从培训班里学到些“绝招”回去用。经过箱庭,这些教师开始接纳不同的学生,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将人格中的阴影部分投射到了学生身上。一旦这些教师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他在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即会得到改善。   (2)提供“和他人一样”的体验——倾听他人,理解自己
  在班主任的箱庭作品中,休闲主题是经常被摆放在沙箱里的。当一位教师说出“特别想到这样的地方好好休息一下”的愿望时,会引起大家的共鸣。知道别人和自己一样都很紧张,使得大家不再孤独。
  有的时候,教师们本以为很独特的表达,也能被其他成员所理解,感到“原来我和大家一样啊”,更好地理解了自己与他人。如有的教师摆放了表情很痛苦、“纠结”的小孩子,解释道:“我的学生就像这个玩具娃娃,我不知道怎么才能更好地对待他们。”这样的表达在学校里容易引起歧义。但在箱庭中,由于有安全与受保护的空间,教师们不仅说出来了,还得知其他一些成员也有同样的困惑,在得到了其他成员的建议后,心里感觉“一下子就放松了”。
  (3)沟通和协调多样化的资源和观点——共感理解,尊重接纳
  在团队中,总会出现别人与自己的不一致。例如一条蛇的出现会引起很多人的恐慌,但对于摆放者而言,可能是将其想象为自己属蛇的小女儿,对其充满怜爱。如果别人把蛇移走甚至埋起来,就会引起摆放者的极度不愉快。讨论的时候,大家会因为理解了摆放者的初衷而恍然大悟,继而会从沙子里“救”出小蛇并连连道歉。而摆放者也会因为明白了别人只是把蛇当做了真正的蛇而理解了大家的恐慌。
  箱庭中的这种从误解到理解的过程,很有效地增强了成员的共感理解能力,也对他人更加尊重、接纳,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
  2.自我成长有助于初任班主任们的生涯发展
  初任班主任们在职场上面临着很大挑战,他们不仅工作量比不兼任班主任的同伴大很多,而且承担的社会角色多,在缺乏经验的前提下,如何应对巨大的工作量,如何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是每一名初任班主任面临的挑战,这就导致他们的压力相应增加。如果初任班主任自身具有追求完美、共感力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等个人因素,更会使得上述问题不易处理好,容易诱发“我行吗”“我怎么这么无能”等负性自我评价,严重阻碍班主任甚或教师生涯的发展。对自我探索的加强,对自我接纳程度的提高,都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箱庭疗法的创始人卡尔夫女士深信,每个人的身体、心理内部都有自我治愈力。初任班主任们在箱庭制作过程中,陪伴者的角色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是教师们自身成长的见证者。对于教师们的过激言行、一时的不解、行为的反复都要无条件接纳。当教师们感觉到他们是在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里时,就会像孩子一样自由地表现,身心蕴藏的自我治愈力就会被激发。一旦自我治愈力被激发,教师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不断增长的智慧,体会到心灵的自由和不断增强主观幸福感。相应的,其探索生涯发展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
  每个人的生涯发展是独一无二的(金树人,2007)。团体箱庭中,每个人对玩具的意义的理解很有可能不同,对蛇即有“毒虫”和“属蛇的女儿”等不同理解。对他人赋予意义的理解和对自己独特解释的接纳都有助于形成“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一认识。对“独特性”的正确认识有助于初任班主任依据自身特色形成自己班主任工作乃至教师工作的个人风格,有助于他们正确评价自己以及更好地接纳他人,从而使他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自我成长目标,进而促进其生涯发展。
  将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引入初任班主任培训之中,是考虑到班主任培训不能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招数传递,要借助心理学的科学方法,提供一个平台,协助初任班主任们固本培元,锻造一颗结实的心,去面对各自的工作与生活,促进各自的生涯发展。
  四年来的实践,尤其是教师们的收获使我们确信,限制性团体箱庭疗法可以促进初任班主任自我成长,激发其自我治愈力,增强生涯发展的主动性,对促进初任班主任的生涯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日昇.箱庭疗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张日昇.咨询心理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张日昇,吴怡娜.箱庭在中小学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4.
  [4]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1.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北京,100034;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编辑 / 任玉丹 终校 / 于 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8554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