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模态话语研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宋丽

  摘 要: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被广泛应用到手势、语言、图像、音乐等符号资源上。这些符号具有语言的功能性和系统性,所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同时被用来分析文字、图像和音乐。现在,高校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大量使用PPT,因此,用多模态话语理论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是比较科学的。
  关键词: 多模态 大学英语教学 作用
  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校课堂的一门语言课,不但要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增长英语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利用语言学理论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是改进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
  一、多模态话语
  多模态指的是任何一种以上的符合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Kress和Leeuwen创建发展的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是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为基础的,其认为可以根据自己的方法描述图像,再现互动和构图多模态话语意义,并比照功能语法的概念和组篇意义,进行细致的系统构建。人们经常需要借助媒体和多种符号编码表达意思。
  二、用多模态话语建构课堂
  大学学生来自各个不同的专业,差异较大。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使用清晰、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使学生在大脑中想象,勾画出情景或物体。多媒体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给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音频、图片、视频。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促使了大学英语教师思考如何在课堂上利用好这些元素。
  图像模态非常直观,可以清晰无歧义地将情景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课文的情景中,带着感情学习,学习效果自然比较理想。教师在制作PPT时,需要慎重选择图片。作为辅助课堂的图片,其基调不能太灰暗;有的图片具有透视效果,带着神秘,让人有探究的欲望;对于不同的颜色,人们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筛选图片,图片要与教材紧密结合。教师在选择图片时要做到图片题材适当,图片明度、基调、透视、颜色等元素适当,图像技术处理适当,图像数量适当,否则,图像就会影响同学的注意力集中,反而耽误了正常的课堂教学。
  三、多模态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景语境和需要表达的意义选择模态。既可以使用单一模态,又可以多种模态同时使用,互相配合。在教学过程中,多模态效果比单一模态好。如PPT和书本,教师可以使用PPT,通过色彩、光亮、突出的字体来吸引学生,强调重点信息,而书本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具体的信息,补充PPT框架下的内容。
  多种模态意义构建的方式有三种,即互相加强、互相补充和互相松散。对于学生熟悉的事物,教师直接用语言讲解就行了;而对于学生不熟悉的事物,教师就可以以语言讲解为主,加上图像或者实物。在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图片,播放视频和音乐,使学生上课积极主动,并且注意力集中。
  教学是听觉模态和视觉模态的协作。听觉为主,主导交际进程,视觉为辅,起到强调和补充的作用。使用多模态的课堂内容丰富,背景音乐烘托气氛,图像直观引人注意,文字讲解帮助理解,这样教学效果会好很多。
  当然,每种模态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比如,图像与文字相比较,文字不具备吸引学生目光、迅速传递信息的优势,但是如果以图像为主,则又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所传递的信息量偏少。因此,只运用一种或几种模态而忽略其他模态,就会使意义部分缺失。
  多模态学习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好了,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集中,可以达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增强学习效果。反之,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习,事后学习收获不大。
  四、结语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教师可以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获得较佳教学效果,使学生了解和认识真实语境的实际情况,从而使获得的语境知识更加具体。多模态教学使学生通过多渠道获得信息,与单一模态比,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因为教师掌控课堂教学节奏,所以必须认真思考,仔细备课,合理地使用多模态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London:Arnol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2000.
  [2]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教学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
  [3]刘芹,潘鸣威.多模态环境下中国大学生英语非言语交际能力研究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2010(3).
  [4]王惠萍.英语阅读教学中多模态识读能力的培养[J].外语界,2010(5).
  [5]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9420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