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景德镇四大名瓷之元青花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以在校本教材中的参选探讨如何发展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发展现代陶瓷文化,进一步解析陶瓷文化的丰富内涵,为当代陶瓷教育、事业、传承劈开一条新颖的思路。本文以元青花为典例,阐述了元青花的技艺发展与当代青花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元青花 二元配方 当代绘画艺术
  景德镇以瓷立镇,成为中华大地千百年来的制瓷名镇。景德镇为何能成为制瓷名镇?为何制瓷技艺能流传千百年不绝,而不断扩展?要解开这些谜题,或许需要阅读大量书籍,并访遍景德镇大街小巷,才会稍稍知晓。今天,我将从元青花的历史角度,让大家一窥景德镇的传承历史。景德镇三个字现在能让世界记住,是因为在元代这里生产出了一批让皇室“惊艳”的陶瓷。为何惊艳?这就要从唐宋说起了。
  唐代富硕喜金银好美食,对瓷器的需求量不高,当时的器皿皆是金银玉铜质地所造,只有部分碗盘杯碟是瓷土烧造。唐代落寞宋代崛起,宋人喜各类天青釉,器型单调,却也不失素雅之风。而且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宋代的瓷器烧造不如现在晶莹剔透,质地也不如现在坚硬。到了元代,由于疆域辽阔,民风迥异,就连制作陶瓷的工艺也悄然发生了转变。在元代之前,全国所有的陶瓷配方都是单一的瓷石配成,烧造温度约在1000°C左右。但到了元代,由单一的瓷石配方改成了二元配方,使陶瓷的烧造温度大大提升,也改变了景德镇的陶瓷历史,为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首的青花埋下了伏笔!
  元代青花为什么能一烧即成呢?这源于它的天时地利人和。元代因征战不断,使得景德镇这个不起眼的小镇成了北方各类工匠的避难地,这是地利。加之大量北方绘画工匠的到来,带来了娴熟的绘画技艺,这是人和。最后就是当时的景德镇是个难攻易守的小镇,而且也没有太大的经济价值,这使得景德镇逃过一劫,为元青花的出现构造了“天时”。青花,是一种以氧化钴为原料的着色剂,在坯体表面进行绘画,施以透明釉,再以1300°C高温烧造,经氧化还原焰,青花显现蓝色色调。而元青花的特点就是,其青花料乃是至今无法配置的“苏麻离青”,一种低锰高铁的钴料。
  元青花的乍然出现奠定了景德镇日后陶瓷市场的地位,也奠定了景德镇陶瓷的国际地位。它的出现标志着陶瓷艺术创作离不开创新,也标志着陶瓷的发展和当代人民的生活风俗相辅相依的关系。元青花的地位之所以如此崇高,原因有三:1.元代疆域辽阔,北至阴山以北,南至海南诸岛,东北至当今库页岛,西北达新疆、中亚地区。和现在的俄罗斯以及中欧地区的国家都有频繁的贸易往来,贸易带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的核心就是对方国人民的喜好。因而陶瓷在贸易当中最受推崇,是许多贵族争相竞买的奢侈品。2.元青花的青花原料是苏麻离青,化学含量属于低锰高铁,产自波斯。之后从明代开始所用的青花料大都是石子青、朱明青、平等青和回青,这些青花难有元青花的豪放之风。3.这也是最特别的一点,元青花的泥料是景德镇出产,它的绘画风格却是南迁的北方画工的风格,属于南北风格相结合,这就是为什么元之后的青花没有粗犷的画风了。
  现在,人们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沿着祖辈们的传统之路,摸索着,探究着,延续着,改变着……现代的青花,丛生出许多技艺,如釉下五彩、青花釉里红、斗彩以及现代的釉中彩等等,无一不是由釉下青花的技法演变过来的。
  当代的青花,有素雅芊芊的蓝,有浓郁如山的蓝。这些蓝,是从千百年前流传至今;这些蓝,犹如潺潺流水,时而细腻,时而汹涌;这些蓝,依附在不同的器型之上,有着不同的秀美;这些蓝,攀岩在不同的胎体之上,有着不同“身姿”!青花啊,它不同于粉彩,它有由浓到淡的层次;青花啊,它不同于颜色釉,它有着多姿多彩的画面;青花啊,它不同于玲珑,它有着穿不透却也看得透的艺术气息。有人把它比作乡间小姑娘,素雅简朴却也十分耐看;有人把它比作高贵的贵妇,端庄贤淑不可亵玩……种种比喻都将青花的美、青花的姿态形容到至纯至净。
  有人说,当代青花已经大不如前,没有了以前的娟秀,好像随便画出什么也能当作画,图案多了许多随意和无限制。也有人说,以前的青花都像是刻意雕刻的花,没有灵动和随意的潇洒。我们在当代青花的艺术创作上,已经看不到千百年前传统青花的影子了,也看不到中规中矩的线条。但能因为这样,我们就说现代青花忽略了传统青花的技艺?我们不能,传统青花注重线条流畅、画面布置、情景写照;现代青花则是在后两者的布局上,更大层次地发挥毫不定制的线条,让人们更能真切地感受作者当时的心境与构思,彻底地将画面与作者内心世界相联系,这些是在传统青花上看不到的。传统青花只有规矩的线条、寓意丰富的画面,这一切的呈现都是画匠按照所谓的规定安排好的。在这样的画面上,你看不到作者丝毫的心情,也看不到作者对画面的理解与想法。
  成熟的青花绘画最能代表景德镇制瓷工艺的里程碑。成熟的青花不仅要依着质地坚硬的坯体,还要仰仗热衷绘画的技工们。一辈又一辈的老技工,把二元配方和青花绘画的技艺一代又一代相传下去,创造了景德镇陶瓷历史一个又一个高峰。我不由感到当今的景德镇是一个数量庞大的大家庭,这个家庭里的人们分工各有不同,每个人都从事着陶瓷教育的工作,而每一个人又乐此不疲。他们或许一辈子也没走上过讲台,一辈子也没拿过粉笔,他们却用自己最朴实的肢体语言诠释着陶瓷技艺的传承,让景德镇的陶瓷技工一代一代地成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9771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