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设置与实训教学的改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颜启明

  摘要:随着家庭轿车的普及,汽车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与汽车相关的专业。然而,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汽车专业在课程设置和实训教学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文章对汽车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设置与实训教学改革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课程;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2-0154-02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如果出现故障,后果会十分严重。在汽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相关课程一直被视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并将这些知识熟练地运用到未来的实际工作之中。此外,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故障检修能力、诊断能力及实际操作技能对学生同样重要。
  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教学现状
  按照汽车整体构造的特点,可以将汽车繁杂的机械和电气系统分为三大类,即发动机系统、底盘和电气设备系统。作为三大系统之一的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会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产生较大影响。然而,部分职业学校办学经验不足,受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依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例如,教材更新周期过长,市场上的新技术与新设备的相关知识无法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专业课程过于侧重理论知识,机械相关内容偏多,电气课程较少;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等等,都是各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的通病。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维修课程同样受此影响,教学效果始终无法产生质的飞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将汽车专业的课程分为多个环节。通常按照汽车的构造、原理、检修进行分类,形成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汽车维修、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电控装置结构与检修等六门专业主干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较好地强化了学生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理论教学效果明显。然而,在汽车技术不断更新与发展的背景之下,传统的课程设置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汽车发动机系统为例,混合动力、节油系统等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出现,使发动机构造和运行原理都更加复杂。如果继续沿用分段式的课程设置,会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且与实践能力脱节。不合理的课程设置,造成了部分教学内容重叠,增加学生负担。
  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设置改革
  1.及时更新教材,改革课程体系
  汽车专业的教材更新与课程改革要打破传统分段式课程设置的观念,将过去六门主干课程的内容重新整合,形成模块化的课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细分教学过程,首先,将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作为学科课程设置的基础,保证知识框架的完整和坚实;然后,按照汽车构造特点,将职业技术课程分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汽车电气设备、汽车性能与检测技术四个具体模块;最后,具体到每个机械构造和电器元件的模块化。
  重新编写教材时,缺少专业人才和资金。不妨广泛借鉴其他院校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将经历教学实践考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教材作为课程改革的蓝本。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对汽车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重新编写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并很快投入使用,经过十几年的更新和修订已经较为成熟,适于广泛推广。该教材将发动机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学生基本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归纳为整体,避免了知识的重复、实践与理论的脱节,为培养专项的高端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便于教材更新,更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2.开发与新教材相匹配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现代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传媒高度发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新鲜事物,单调的课堂讲授难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尤其是操作性较强的汽车专业相关课程。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是传统的讲授模式无法比拟的。因此,新教材投入使用后,应尽快完成多媒体课件的配套,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以PowerPoint软件为平台制作相关课件,纳入大量的示例图片、影像、动画,同时配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相关理论知识的文字介绍,营造生动、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收人变为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在制作课件过程中,要密切贴合教材内容,科学选取多媒体教学资料,必要时将教师的操作示范拍摄下来,编排到多媒体课件中。这样,既贴合教材内容,又适应学校的实际条件,还可在网上建立资源共享的平台,为本专业学生获取学习资料提供便利,也有利于院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建立试题库,改革课程考核模式
  理论考核为主、实训考核为辅,是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主要表现之一,这种现象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将理论知识考核与操作能力考核相结合,采用笔试和答辩等方法,分阶段、多次考核,使理论考核与实训考核的比例达到均衡。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发动机构造与原理的相关知识可以采取笔试与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而发动机检修的考核则应以实际操作和现场操作为主,采用抽签的方式,根据学生的操作及最终实验结果评定实训成绩。
  建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试题数据库,一方面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另一方面,由专业的教师团队开发试题,使考核内容更全面、更科学。理论考核试题可以沿用传统的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问答题;实训考核应以新教材所划分的模块为出题依据。在理论和实训考核的内容方面,要紧密贴合新教材,并保证实训考核的可操作性。
  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
  1.发挥实训课堂的传统优势,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室的实践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强、便于师生交流互动等优势,需要对这一环节进行强化,使实训课堂教学更完善:首先,在实验开始之前,教师应带领学生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并对实验目的、操作要求、发动机参数、可能使用的设备设施及具体实验步骤等内容进行预习;其次,教学以启发为主,增强师生、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例如,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和负荷特性试验,主要通过验证和演示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测功机、油耗仪等发动机台架试验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油耗量、转速和扭矩等试验数据的读取方法。对于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项目,教师则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再由教师对实验的最终结果进行评估。
  2.项目化的实训课程教学设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汽车维修工作密切相关,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可采用项目化的教学设计方法,模拟汽车维修企业的场景。将教师定位为企业内训师,学生则从实习生开始做起,由浅及深地完成内训师指定的各项任务,培养分析车况、解决常见故障的能力。项目化的实训教学方法能够在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吃苦耐劳、团队配合、认真负责的精神,有利于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康国初.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1).
  [2]朱敏,朱海燕.浅谈汽车维修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J].江西化工,2008,(04).
  [3]赵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02).
  [4]毛矛.汽车评估实务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04).
  [5]关菲明,郑超文.汽车营销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初探[J].交通职业教育,201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4987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