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初中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范永乐

  【摘要】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的标志。当前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新课改的主要方向之一。文章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感悟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 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创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4-001-01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信息的接收和获得的过程。传统教学过程中,信息获取主要通过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学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师生互动很少。但是,在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背景中,它可以与数学充分结合起来,发挥信息技术的多元性,不断丰富数学教学的形式,使其更多元、形象和直观,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一、利用交互性,发掘学生潜能
  第一,人机交互是一种重要的多媒体手段,它可以将课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式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黑板――学生”的互动过程,它是一种形象的、富有感染力的人机交互模式,可以使教、学双方得到最大程度的体验和互动,并及时反馈教学质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人机互动为随堂训练增加了趣味性。传统教学中,课堂训练是学生到黑板上做习题,老师进行批改和讲解。人机互动的多媒体教学,在教师提前备好习题并做成课件后,学生进行计算和演练,若答案和过程正确,计算机窗口则显示“你真棒!”来激励学生;若答案错误,则显示“别灰心,请再答一遍!”。如果学生尝试三次答题仍然不能正确解题,则由计算机显示答题过程。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互动效率和互动水平,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人机互动模式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课堂要求,被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建立在人机互动模式中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初衷是扭转这种反客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学生体验和学习水平,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习题进行练习。
  在习题课中,人机交互环境可以实现从课后复习、习题精练、纠错反馈为一体的复习过程。在每个环节中,学生都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习题,有目的、分阶段地练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二、利用信息技术的多元性,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强烈的感官体验,它可以借助人的感觉、听觉、触觉,释放出多种刺激,增加学生学习的多种感官体验,从不同体验中,强化记忆和信息的获得,有利于学习水平的提高。
  第一,化有形到无形。初中数学知识理性知识成分较多,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过于强调逻辑思维和逻辑训练的作用,缺乏有力的形象思维支撑。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讲课显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显得无精打采。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就可以讲很多无形的东西,展示在学生面前,增加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例如,在讲授“轨迹”时,学生们只会认识到轨迹不过是一些直线或者射线,但具体是什么样子,很难想象。但是,利用几何画板就能轻松地将有形的东西化作无形的东西,将“点”的轨迹动态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既形象,又生动。
  第二,化抽象为具体。初中数学中公理和概念教学是教学的难点。概念的习得,是教师不厌其烦地一遍遍重复和学生反复的背诵。初中函数概念是最难理解的一点,学生对于x与y的对应问题很难有一个形象的考量。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形象、动态的图像,显示x与y的对应关系,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第三,化静为动。传统教学中,学生对数学公式和概念的理解都是一个静态的直观感受,很难有效地将实际中的动态特质表现出来。例如在学习“圆”这一章时,可以充分利用几何画板,将圆的特性以及圆的切线定理、割线定理及垂线定理等运用动态的画面展示给学生,以形象图形辅助学生逻辑思维。
  第三,利用信息技术的多种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的标志,它具有丰富多样的资源和传播方式,能够综合利用声音、图画、文字等多种手段,实现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因此,它能有效提高学生获取资源、学习新知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还能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探究性课题:镶嵌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三个阶段:进入问题情境、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进行教学活动。根据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实际情况,设计创新性习题,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 穆晓东.寻求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整合的有效途径[J].数学教
  学,2009,12(7):8-10.
  [2] 孔企平.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10.
  [3] 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0990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