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语文课堂的追问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国兵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使用巧妙的追问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具有重要意义。
  一、追问的作用
  1.调动思维积极性
  追问的方式主要有探因、追根、迁移、质疑等形式,是对前一个提问的深入和发展,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通过问题的环环相扣对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课堂追问艺术实际上是对学生思维的引导,通过既定的追问内容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在新课程的教授中,通过巧妙的设问及追问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确巧妙的追问能够适时地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向。通过追问,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新课程理论倡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在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及鉴赏能力还不成熟,在个性阅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或错误。教师应尊重学生,但不能盲从,可以通过巧妙的追问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理解和思考。同时,学生在接触新课文时,往往缺乏深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对文章的理解容易停留在字词表面。通过巧妙有效的追问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二、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出现一些不适当的追问,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目前语文课堂追问艺术应用中,教师的追问设计或过于牵强,不符合逻辑,或过于高深,不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会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入课程,但追问的问题往往缺乏关联性,追问没有发挥启发的作用。此外,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追问设计得过于高深,学生难以理解,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尤其是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古汉语比较晦涩难解,而教师的追问太过高深,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课堂教学。
  三、追问艺术的应用原则
  1.逻辑性
  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教师借助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促使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层层推进,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在追问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帮助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层次发展。例如在讲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提问:“海子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学生回答:“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平淡的生活,拥有一座房子。”追问:“海子眼中的幸福有什么含义?”学生回答:“诗人内心的一些向往,诗人理解的幸福是平凡人、自由闲散的人的生活。” 继续追问:“诗人为什么说要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而不是现在?”学生回答:“诗人还没有真正得到他向往的幸福。”进一步追问:“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学生经过思考明白:表达了诗人对尘世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又不甘于坠入尘世成为俗人。通过由浅入深的追问方法一步一步地揭示诗歌的主旨。
  2.人文性
  语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审美情趣及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追问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情感的引导,使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得到一定的熏陶和升华。例如,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诗人在什么朝代和什么背景下创作了这首诗?”学生回答:“在北宋时期,金人入侵,国家处于战乱时期。”继续引导学生回答自己知道的当时的抗金将领有哪些,赋予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学生联想到岳飞,则可通过《满江红》一诗进行引导,通过步步追问使学生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
  3.目的性和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是在深入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的,具有很强的目的性。教师的追问可以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思考。例如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没有教师针对诗歌背景、字词分析等基础信息进行引导,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而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的主旨。教师教授时提问“毛泽东为什么要在长沙写这首诗?”通过学生讨论及教师引导得出结论:“长沙是毛泽东早年学习和生活以及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表达了对校友的思念之情。”进一步追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句诗有什么含义?”通过对诗歌及诗歌背景的分析得出,这句诗抒发了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以及对革命形势的乐观估计,从而导出诗歌主旨。
  总之,在高中语文课堂中运用追问艺术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具有积极作用。此外,通过巧妙的追问能够提高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生机,还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中心思想的把握,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市溱潼中学(2255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1183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