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课堂“伪质疑”现象透视及对策探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汪明华

  质疑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发展思维、逆向思维的有效途径。大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这已经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上)质疑环节几乎必不可少。但纵观很多课堂,教师要么想办法将自己想要问的问题“喂”到学生的口中,学生被“傀儡”;要么走流于形式的质疑环节,对质疑的内容不置可否,学生被“真空”;要么对课文还没有基本把握,还没有形成质疑的心理准备和意向,迫于教师的外在要求,不得不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学生“被迫”质疑。
  这样的质疑即 “伪质疑”。“伪”即为虚假,“伪质疑”理解有二,其一是提出虚假的问题,是从提问的结果层面上来说;其二是虚假地提出问题,是从提问的出发点来说的。
  一、“伪质疑”――课堂教学虚假的繁荣
  1.蜻蜓点水式质疑
  此类质疑,不是来自深层次的探究,不是来自前置性的预习,也不是来自叩击心灵的矛盾冲突,而是浮于浅表层次的不触及内核的点到为止。有些是仅回答一个对或错即能解决的是非题,有些是答案暗含在问题里的假问题,有些是稍作分析即可知晓答案的浅问题。
  2.投其所好式质疑
  为了迎合教师的教学需求,学生“无病呻吟”,无疑而问。犹如一位厨师为了贴合食客的口味,而精心揣摩用料。“用心”的孩子在察言观色、敲锣听音中猜测老师需要什么问题,学生就“善解人意”地提出,有时甚至是“明知故问”。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想象、科学批判的意识和能力日益缺失。
  3.断章取义式质疑
  学生对信息的理解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而不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质疑就是建立在整体的观照中对原有经验本身意图作出的某种调整和改造。“断章取义”式质疑,却有失通盘的考虑,仅仅就点论点,没有线的牵引,没有篇的铺垫。没有瞻前顾后,没有前后比照。此类质疑不能成为后续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让质疑成为学生语文课堂的生命状态
  1.转变观念,逼学生发问
  转变学生学习观念,打破学生的依赖思想,“逼迫”学生提问。然而,逼迫学生发问,并非疾言厉色而为之。首先是引导学生深入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引导学生在养成深入预习的基础上,才能掌握问的主动权。其次是转变学生的阅读习惯,丢掉一切可以依赖的“拐杖”,进行原汁原味的生态阅读,吃透文本。还可以辅之以一定的激励措施,通过导向性的评价来巧“逼”学生提问。
  2.舒解心结,使学生敢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放松的阅读心境能迸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应有一种宽宏、坦荡的胸襟,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疑问,注重学生的自我感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真正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思维空间。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留给学生产生疑问的空间,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疑问。
  学生提问时,教师要耐心认真地聆听,不应不耐烦、态度冷淡或打断学生的话,更不应嘲笑、讽刺。不管学生问题正确与否,应用赞赏、鼓励的目光关注他们,保护其积极性。课堂训练中,可以让学生未读先问,边读边问,也可读后集中提问,课末发问,不拘时间,不拘形式,鼓励“问不休”的意识。
  3.创设情境,使学生爱问
  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马丘斯金的研究表明,在能动地认识积极性形成与发展中最重要的刺激物是良好的交往情境和民主型的人际关系。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能启发思考的情境,激励学生养成“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懂得古今中外不少杰出人物是靠“突发奇想”“异想天开”叩开成功大门的。教师不越俎代庖,不蜻蜓点水,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感知课文,学生的个性化感悟才会油然而生,高质量的问题也会随着思维的节点出现。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现问题,反思常规方法,捕捉“问”的契机,从而使学生敢问、想问、善问。
  4.加强指导,使学生会问
  想要提出好问题,除了给学生充分的实践进行阅读文本的实践,让他们在思考成熟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更要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发问的角度及质疑的要点。
  点课题处发疑――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学习《最佳路径》,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最佳路径是指哪条路径?最佳路径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为什么称之为最佳路径?这些问题直抵文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迅速深入课文,体验到质疑成功的快乐。
  抓矛盾处激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矛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关键处、文本的矛盾处提出问题,从而培养提问的针对性、层次性和连续性。如教《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师巧设矛盾,寻找质疑的踩点:彭德怀爱大黑骡子却为何要杀掉它?从而感受彭德怀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情怀。
  扣重难点处引疑――让学生抓住疑难点质疑。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学生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信息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的疑难点,在读中解疑,这样顺藤摸瓜,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如在执教琦君散文《桂花雨》一文时,母亲那句话是本文的重难点,引发学生质疑:为什么外地桂花再香也比不过家乡旧宅院子里的桂花?进而体会琦君及其母亲客居台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课文重、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
  于无疑处生疑――一些文章看似无疑可问,似乎是约定俗成,但往往就是在这种顺从与接受中放弃了突围的机会与可能。如教学《三顾茅庐》时,“恭恭敬敬”中的“恭”总是有许多学生将下半部分写成“小”字,看似平常,其实颇有奥妙,“为什么是小字多一点”这样的疑问引发探究,通过查找资料可以知道,这是“心”字演变的写法,体现了恭敬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这既解决了字形又明白了字义。启发学生“于无疑处生疑”, 这样就能拓宽思路,启发学生多想、深思,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从中寻觅问题的“归宿”和“落脚点”。
  当然,指导学生抓住质疑的关键点,除上述之外,还有诸如“特殊含义的词句、修辞手法、特殊标点、行文结构、作品构思、文章主旨”等,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行为中不断渗透,不断强化和指导。因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自主支配的空间越大,产生创新性的火花就越炽热,创新就越有机会达成。这就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不但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鼓励大胆质疑,强化方法指导,还要帮助学生对问题进行辨析、分类与梳理,从而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并对此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及时疏通学生发生堵塞的思维线路,引导和调控,并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使质疑真正成为学生课堂生命的状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1213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