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拿起教鞭放开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海波

  2010年那个暑假,作为全国最后一批实行新课改的省份,四川开始如火如荼地推行新课改。就如近些年每一次的轰轰烈烈的教学改革一样,虽然说法不同,其实做法和目的基本是一致的。那就是教学中教师拿起教鞭是为了充分发挥好引导的作用,同时教师更要放开手,充分发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师由主体地位转化为主导位置,最终让学生自己学会读书,提高学生自己接受知识的能力。
  三年过去了,四川率先实行新课改的2013级学生已经参加了高考,2013级的授课教师也接受了教学的检验。现在回顾走过的三年,经验与教训并存,收获与反思同在。
  一、注重了基础,但夯实还不够
  首先是默写。可以说,在高考的750分中,只有这六分是高考前所有老师和学生都知道考试具体内容的。即便如此,在高三的每次测试,直到高考,从分数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仍旧糟糕。“听说读写”是语文学科要提高的基本能力,教学中,笔者是非常强调“读”的。每篇要求背诵的课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等各种形式的“读”不少于20遍。此外,还有早自习的朗读和学生课外的朗读。但就是这样,仍然达不到每个学生都能背诵的要求。除了“读”,还有“写”,学生的默写。虽然也花了很多工夫,但结果还是不理想。抄写,学生自己默写后订正,默写后同学之间交换订正,教师批改后指出容易出错的字词等,多样的检测,从新课到复习课反复地“读、背、写”,但最后的高考即使在最好的班也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能得到满分。现在回想,笔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从高一开始,要求学生要实实在在地“动手”,也就是强调“写”,因为对于用心的学生来说,错误的原因往往不是不能“背”,而是不能准确地“写”。
  其次是词语。词语主要是音、形、义的积累。说实在的,词语的读音把握的好坏主要是由小学阶段决定的,高中阶段主要是复习巩固常见易错的读音。默写中字形的错误,大多也是根源于小学的基础。而高中教学中,对词语,最主要的是掌握其含义,并将词语的音、形、义三者结合。比如,《咬文嚼字》编辑部搜集的100个常见易错的词语中,大部分词语书写的错误是因为读音的错误和词义理解的错误。如,“针贬”中“贬”和“砭”、“气慨”中“慨”和“概”等,就是因为读音错误造成的错误。同时,这两个词语中的正确的字形和错误的字形,其本身的词义也完全不同。
  默写、词语积累等基础知识,在高中三年的教学中落实得还不够,主要是没有形成序列化,没有养成常规化。比如,每天一练或每周一练。
  二、调动了学生,但放手还不够
  首先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注重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教材中的课文,基本上遵循了这样的步骤:1.利用课堂时间要求学生统一预习;2.根据不同体裁的课文和不同的单元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回顾利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先形成自己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和认识;3.结合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按照单元教学的要点,引导学生分析掌握课文内容,强化此类文章的学习方法;4.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比如,《必修一》第一单元笔者是这样处理的:1.选取十几首课文外的经典现代诗歌要求学生反复朗读,选择性地背诵。2.在学生初步感知现代诗歌后,引导学生回顾诗歌的学习方法,学生基本上能从景、情、语言、修辞手法四个方面赏析。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教师在此基础上只需补充介绍一个概念――意象,再将修辞手法扩大为表现手法就可以了。3.让学生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自己先自主赏析教材中的第一首诗歌,要求学生形成书面鉴赏性文字。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鉴赏,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结合诗歌内容不够、分析不够深入、赏析时往往面面俱到等),强化本单元的教学要点(诗歌赏析方法和步骤是:反复朗读――分析意象――发挥想象――品位语言――感受真情,着重强调的是意象和语言的分析)。
  即使是在高三的复习中,仍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现代文阅读复习中,笔者也是先让学生根据不同文体,从不同方面读懂文章,再归纳不同文体文章、不同试题类型的解题方法。
  在教学各个步骤的引导中,笔者强调了每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在每一个环节,一定让学生动手将自己的领悟写成书面文字,并注重了在班内的交流。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就设计了一个思考题“焦母为什么不喜欢刘兰芝”,学生分析了十几种不同的原因,这些原因的探讨已经大大扩大了语文课堂的范围。结合《醉花阴》和《声声慢》,分析李清照早晚期作品的不同。学生交流后形成了“相同的意象,截然不同的意境,传达出完全不一样的愁绪”,由此加深了学生对诗歌意象、意境的感悟。
  课堂教学中注重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也只是在一些篇目的教学中,整体教学中还没有能够真正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还没有真正完全放手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还没有形成高中语文教学的系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还是比较随意化。
  其次是课外拓展。这几个年级的教学,始终坚持了从高一开始直至高考前的每周美文摘抄,将练字、阅读和写作结合在了一起,自认为这种坚持对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除此之外,高一的成语积累,高二的诗歌鉴赏、话题讨论,高三的美文欣赏,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放手还是不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不够。比如,成语积累,对2013级的学生当时是要求用5个以上的成语组句成段,最后还是流于形式了。而2016级的学生一开始就要求他们用10个以上的成语组句成段,尝试的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再要求学生从提供的相对来说比较难的成语中选择10个成语组句,结果大部分学生仍能做得很好。由此看来,以前的教学中,虽然一直也觉得在放手给学生,但其实还做得远远不够。
  三、转变了观念,但尊重还不够
  现在的师生关系,很难再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那种敬畏感。“师道尊严”似乎成了古板的代名词,学生更喜欢的是具有亲和力的老师。教学中虽然也力求与学生“教学相长”,但是真的遇上“不听话”的学生,教师很难做到心平气和,平等相待。即便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难免摆出一副“我说的才是真理,你要听我的”的架势。对课堂教学来说,虽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基本还是按照遵从“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虽反复强调“言之成理即行”,但很多时候仍然不能做到真正的放手、放开。只有真正做到了师生关系的平等,才能将自主的学习方式落实到教学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1981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