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实用类”阅读文体纠结走向阅读的本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何国跻

  普通高考语文广东卷“设置”现代文阅读“选考”而同时设计“实用类阅读”试题,是自2007年开始实施“新课程高考”出现的新的高考语文阅读考查方式。据说这是为了落实关于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尊重学生阅读“个性”的新课程思想而做出的重大改革措施。我们不能否认这一措施当年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所具有的重要的导向和启迪意义。但从已经过去的“七年”高考“选考”实践来看,灰色的理论已经被“长青”的现实涂抹得“异”彩纷“沉”――我们从高考阅读答卷上看到的不是学生阅读选择的纷呈个性之“异”,而是为了“刚性”的考试分数大多数考生齐奔“实用”的“同”。
  这里,我们先看看广东教育考试院出版的近几年广东高考“年报”中的几个相关数据。
  2010年高考,文学类阅读选考人数104128人,实用类阅读选考人数460584人(样本总数566530份),实用类考生占总数比为82.76%;2011年,文学类阅读选考人数177783人,实用类阅读选考人数436976人(样本总数616320份),实用类考生占总数比70.9%;2012年,文学类阅读选考人数261822人,实用类阅读选考人数384334人(样本总数646156份),实用类考生占总数比59.48%。
  从人类“个性选择”的自然分布规律看,一般地,选考实用类阅读与文学类阅读的比例应该大致相当,不会出现严重失衡的情况。可是,从以上三个年度的统计数据中,我们看到,连年来大多数考生“选考”了“实用类”阅读。作为一直与高考考生多年“同甘共苦”的高三语文教师,我们深刻地了解,多数考生选考“实用类”阅读并不是因为阅读“个性”的需求,而是为了取得更高分数这一个“共同” 目标“走到一起来了”。高考语文“选考”设计所谓体现尊重考生“个性发展”的理论初衷被“实用”的考分需求击得粉碎。
  从上面列举的三个年度阅读“选考”的数据中,我们还发现,选考文学类的考生人数比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选考实用类的考生人数比率则相应地逐年减少。这是否反映出高考语文正在向体现考生阅读“个性”的方向转化呢?
  这正是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的,这一分析的结果是指导高三学生选考阅读复习的重要参考依据。
  为了更加客观具体地“观照”选考阅读尤其是实用类阅读的实际情况,我们从三个方面对近几年来部分选考阅读试题和高三复习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现象做一个简要分析,以廓清一些错误观念,让我们的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更有针对性。
  第一,考生“选考”得分情况比较。据高考年报统计,2010年全省“文学类”平均得分为6.74分,“实用类”平均得分为7.70分;2011年全省“文学类”平均得分为9.71分,“实用类”平均得分为8.50分;2012年全省“文学类”平均得分8.67分,“实用类”平均得分为8.55分。将上述三年选考平均得分情况与同年选考实用类考生人数比率比较,我们容易理解到,当年的试题难度是影响考生“选择”阅读“文本类别”的主要依据。
  第二,关于“实用类”文体特征。在高三语文教学交流中,我们经常听到关于“实用类阅读”指导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观点。比如,有人说,实用类阅读的训练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实用类的文体特征。的确,“实用类”文本有着它自身的文体特征,这些特征,有时会被命题人用作命题的“题点”。但是,我们想请教一下,非“实用类”的哪一种文体没有它自身的“文体特征”呢?没有“文体特征”的“文体”怎么作为一种“文体”而存在呢?
  事实上,理解任何一种文体,都需要把握它的文体特征,这是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一。同时,我们也不需要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文体特征”予以“至高”的重视,甚至把它作为高三学生训练提高阅读理解实用类文本能力的重点。如果这样,就是本末倒置了。作为专业的语文工作者应该不会被某些形式的东西“忽悠”到“利”令智昏的程度。
  第三,实用类与文学类试题内容比较。我们以选考比率差较大的2010年和选考比率差相对较少的2012年高考试题为例,看看文本试题内容是如何影响考生的“选择”的。
  2010年文学类考查了西德作家博歇尔特的《面包》。命题人拟出了这样三道试题:第16题,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第17题, 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表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第18题, 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同年的实用类以梁衡的新闻作品《让法律来保护阳光》作为阅读考查文本,其试题内容如下:第19题,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第20题,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第21题, 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的。
  比较上述两种文本及其试题,我们很容易发现,与梁衡的新闻作品比较,考生对文学类的外国翻译作品有一些文化认同的距离感(尽管该小说阅读起来没有太多的语言障碍);就考查的内容来看,虽然都是考查分析理解能力,但文学类试题对考生的概括能力要求更高,而实用类则是相对容易的理解能力的考查,如第19题要求找到指定句子的修辞手法,是单纯的概念和效果判断,第21题要求回答“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标题的含义,这样的要求比第16题概括小说情节和第19题“概括主题”等,难度要小一些。这样,更多的考生自然就会选考实用类试题。
  再看2012年的选考文本,文学类是考查阅读东南大学韩开春先生的散文《荷叶》(节选),命题人设计了“文章开头描写农村秋景有什么作用”(第16题)、“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第17题)和“在第②段和第③段中,‘我’都见到了残荷,感受有什么不同”(第18题)等三道试题。同年的实用类阅读则考查了高中语文界普遍认为最富有文体特征的新闻“访谈”,提出了“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第19题)、“怎样理解秦绍德关于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这一观点”(第20题)以及“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第21题)三道试题。我们看到,对散文《新荷》的考查除了关于“秋景”的作用一题外,其他二道题所考查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点主要体现在对作品相关内容要点的把握上,而这一考查与“访谈”中第19题关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和第20题关于“怎样理解”秦绍德的观点,其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层级十分相似。也就是说,2012年的文学类文本试题与实用类文本试题的难度十分接近。而这一年高考“年报”公布统计的两种文体的难度系数(2012年文学类第16、17、18题的难度系数分别为0.42、0.75、0.54,实用类第19、20、21题难度系数分别为0.74、0.55、0.45)总体相当,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样,我们就能理解2012年考生选考两种文本的比率比较接近的原因了。   2013年高考两种文体选考比率差并没有延续上述三年比率差逐渐缩小的趋势,反而比2012年又有所增加。今年高考评卷现场的数据显示,2013年选考实用类文本人数比率从2012年的59.5%又反弹增加到近75%。这正好再次验证了我们的上述分析。
  这里我们不妨具体比较一下今年文学类与实用类考查的试题内容。文学类文本是中国现代作家师陀的散文《过岭》,命题人设计了这样三道试题:
  第16题,文中说“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你如何理解?第17题,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第18题,“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今年的实用类试题是:第19题,第②段说“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你如何理解?第20题,简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第21题,古今山水画家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请结合文意分析。
  我们比较后发现,第16题和第19题都是关于句子理解的试题,但第16题的关键词“不能驰骋”和“不通人意”的意义更难把握,它需要结合散文的主题意义加以分析。而第19题的关键词“简单模拟”、“风貌再现”和“加工的山水”则从词义理解几乎可以直接通向试题答案的内涵。第17题和第21题答题思路基本一致,但第17题需要对文中关于“马性”的描叙有清晰的把握并具有抽象概括的能力才能得出完整正确的答案,而第21题答题要点在文本中有相关的文字提示,考生稍加整理即可得出完整正确的答案。第20题关于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受过高三训练的考生大都能比较好地从结构和内容上把握到答题要点。但第18题关于“我”在过岭过程的心理感受的问题,则需要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才可以完成解答。这样,2013年广东高考文学类文本试题难度明显要高于实用类文本试题的难度。考生选考实用类文本比例增加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近些年的高三语文教学研讨和课堂交流活动中,不少同行甚至部分高考语文研究者在实用类阅读指导上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的重点在于强化对考生关于文体特征的指导和训练。导致这一误区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新课程首次提出“实用类”阅读考查的时候,为了突出与原高考主要考查论述文、小说、散文、科技文等几种文体范围的不同,特别提出了新闻、传记、各类报告等实用类文体的文本特征,客观上造成了高三教师对“文体特征”的高度“补偿性敏感”;二是实用类文体特征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近几年的高考曾出现过直接考查实用类“文体特征”的试题,而考生对这类试题普遍存在“茫然”之感,这也“刺激”部分高三教师产生了要“突出与强化”文体特征训练的强烈意识。但在当前的高三实用类阅读训练中,不少指导有矫枉过正之嫌,在高三实用类阅读中只见“文体”,不见“阅读”,造成考生实用类文本阅读本末倒置的怪相。
  综上所述,我们应明确两个基本事实:高考实用类与文学类考查的本质是相同的,即考查考生的文本阅读能力;考生“选考”文本类别的依据不是“阅读个性”而是试题的难度系数。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我们就有了对高考“选考”命题趋势的基本把握,也就有了指导高考选考阅读尤其是实用类阅读指导的正确策略。
  高考选考阅读考生齐奔“实用”这一有悖于新课程高考理论设计初衷的现实已经影响并必将继续影响高考选考阅读文本的选择和试题难度的调整。上述近几年选考阅读试题难度的变化已经昭示了这样明确的信息。命题人为了引导考生关注文学类文本阅读,在试题设计上,有降低文学类文本考查难度的意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欢迎这样的引导。因为语“文”的“精髓”在文学作品,文学类文本才是体现语文核心价值之所在。我们应该把握到这一高考命题趋势,以此指导我们的高考阅读复习。
  在今后的高考阅读指导中,我们应进一步特别明确,“文学类”“实用类”,其实本质是“一类”。也就是说,实用类阅读的重点仍然是语言文字的品味、观点材料的把握、思想情感的理解等,所谓“文体特征”也只是观点情感等的形式或程式的载体。高三实用类阅读指导落实好这一点,才是回到阅读的本质,才能落实新课程思想,才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考生高考成绩。
  这里,以今年的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为例,简要谈谈高考实用类文本考查的内涵及其复习要略。
  如前所述,今年语文卷实用类阅读的第19题是一道句子理解题,这样的题与“文学类”考查句子理解是同一性质同一层级的试题,与所谓“文体特征”没有必然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像所有文本阅读一样,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和文本主题,从关键词入手打通句子理解的康庄大道。
  “用这些皴法创作的山水画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而是山水风貌的再现,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山水”这个句子的关键词是“简单模拟”、“再现”和“艺术加工”。从语言环境中看到,句子里的不是“简单模拟”的“简单”二字告诉我们,文本承认使用皴法的“山水画”是一种山水的“模拟”,而“不”“简单”则由下面的两个分句“是”的内容正面具体说明,第一个“是”指出它是一种“再现”,它表达的山水画是对山水自然的“表现”,就是文中所谓“师法自然,表现自然”,第二个“是”的内容是“艺术加工”,则是指山水画是通过艺术手段融入画家主观理解和理念的“加工”。显然,我们这里对这个句子的分析过程与“实用类”的“文体特征”已经没有多大关系,我们的过程落实在对文本语言的体悟上,是对文本主题把握基础上的思想观点的理解。
  第20题要求分析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其作答的思路与所有文体中的过渡段一样,像第③段这种在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意义上起例说或者旁证作用,同时引出下文某个内容的文段,在所有“文体”中都可以存在着。而第21题要求回答:“古今山水画家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山水画的皴法?”这样的问题不仅与2012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文学类文本试题第17题“分析‘我’为什么喜欢夏日的新荷”本质相通,没有了文学类与实用类的分野,它的作答的思维方式甚至已经与论述文的某些主观性试题一脉相承了。如今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的第14题问:“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回答这样的问题,考生都需要把握文章的思路,其本质都是理解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它考查的是考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这样的试题哪里还有什么“文体特征”的影子呢?
  显然,实用类文体文本阅读与其他文体一样,重点是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思路,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教师在指导复习过程中要淡化实用类与文学类的界限,善于根据文章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从考试命题的性质和特点出发,遵循文章的“阅读”规律,引导学生将试题从题海中“打捞”出来分门别类,组织学生总结不同类型试题的提问思路和答题规律。这样,我们就不会被“某某类”文体的形式所纠缠,高考命题的规律就非常清晰和明确,所谓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就成为考生手中“余粮”、胸中“成竹”了。
  (作者单位:广州市第47中学)
  责任编校 彭 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2121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