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多措并举 共育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耿树立

  摘 要: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立足于语文课堂进行多渠道、多角度的训练。
  关键词:语文素养;读中提高;说中训练;写中发展;听中拓展;书中展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应该立足于语文课堂进行多渠道、多角度的训练。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阶梯式、螺旋上升的过程。结合自身实践,就如何立足语文课堂进行多渠道、多角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谈几点认识。
  一、读中提高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俗语告诉我们,在语文的学习中读的地位不可替代。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语文课堂就应以读贯穿始终,在平时的教学中,本人遵循这样的教学理念,立足语文课堂,充分发挥读的功效,在读的形式和方法上不断变化。新课伊始,本人往往采取师读示范为先,而生读则在正确、流利上下功夫,读的方式以大声诵读为主。课堂教学中,则更多地引导学生默读思考,诵读感悟,朗诵展示,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领悟语言文字的神奇之处,品语言文字之妙,丰自我素养底蕴。为充分发挥读的功效,本人努力做好学生的课外阅读,紧抓课内外的有效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的阅读是课内的延伸与补充,增加学生背诵量的积累,以《中华经典诵读》这本书为抓手,不断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二、说中训练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读侧重于积累,说则侧重于表达,读是学生内化的过程,说是学生自然的倾吐,语文课堂也是学生说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抱着鼓励为先,欣赏为主的态度引导学生敢说、会说、乐说,在说的内容上以文本内容为主,在说的方法上强调说的先后、条理与主次。以学生的口语交际为训练的抓手,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使学生想说、敢说、能说。除此之外,我还利用班级开展各种活动的时机,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利用重大节日给学生提供汇报的契机,每节语文课开始时给学生3分钟时间交流见闻的机会。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写中发展
  判断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习作水平是风向标,教学的现状是许多学生畏惧习作,要么是无话可写,要么是言不由衷,谈到习作就头疼。教师的习作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实效性较低。针对当前习作教学的状况,本人首先从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入手,让学生感觉到习作就是简单的言语交流,并非想象中的长篇大论。其次,要求学生端正习作态度,我手写我心,见到什么就写什么,怎样想的就怎样写,绝不胡编乱造,对于内容真实,哪怕习作整体水平差一点的,本人也会给出中肯的评价。再次,不断强化习作的练习,主要以片段练习为主,这样的练习因用时少、难度小、易评价,深得学生的喜爱,长久的坚持练习,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在润物无声中渐有提高。
  四、听中拓展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应从教学生会听开始,婴儿就是从听学会了说,我们的母语教学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学生每天从听中获得不少新信息,增长了见识。学生的听有一定的基础,我们的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在原有听的基础上,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听话听音,学会去伪存真,学会抓住主干,扼住咽喉,在听的过程中增长见识,增加底蕴。在课堂教学中,我从要求学生认真听做起,紧跟教师的步调,仔细揣摩教师的提问,学会抓住问题中的关键所在。此外,我还定期组织全班学生听一人朗读自己的习作,谈自我收获体会,结合习作教学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这样的训练效果好,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同时达到训练的效果。
  五、书中展示
  书在这里指汉字的书写,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字是人另一张脸”,汉字书写水平的高低也是窥探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一扇窗户。我从抓学生的写字态度入手,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将“提笔就是练字时”的观念践行于教学全过程。写字教学落实在课堂目标中,特别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硬性划定十分钟的写字指导与练习,主要以习字册、课后描红为练习内容,将写字教学落到实处。每天中午15分钟的写字练习课,我都深入课堂,细致指导,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更多地采用描红练习,在书写技法上,重在引导学生揣摩字的结构,加强学生基本笔画与基本字形的练习。此外,与其他学科增加联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定期开展写字评比活动,促进学生写字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全方位、多元素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长期、持久的教学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搞速成班,而应依赖各学年段的共同努力,共同培育。
  以上只是本人参与课题研究以来的一些尝试实践,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张淑云.多措并举,积淀专业素养[J].现代教育科研理论,2012(8).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湖县塔集镇夹沟小学)
  编辑 张珍珍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2169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