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撤点并校的多视角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宁娟 龙宝新

  摘 要:在撤点并校“成风”背景下,小学撤并问题成为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话题。通过对陕西省某农村地区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抽样走访调查,了解到撤点并校在实施过程和操作方面引发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积极探索保留改建部分小学的路径建议如下:建设农村小规模学校;实行幼儿园小学一体化教育管理;改善办学条件。
  关键词:农村教育;撤点并校;保留;改建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71-03
  “撤点并校”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2001年起,中国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对临近的学校进行资源合并。撤点并校,集中办学,致力于推进我国乡村教育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但在撤点并校“成风”背景下,撤点并校在实施过程和操作方面引发了诸多问题。
  一、撤点并校的原因
  农村生源减少的客观事实引发了撤点并校现象的自然产生,集中规模办学的主观诉求促成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撤点并校一方面是由于农村生源减少,学校资金不足,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而撤并,这个属于自然撤并;另一方面是为了集中办学,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而实施撤并,这个属于政策撤并。
  农村生源减少有两种类型:自然减少和机械减少。自然减少是指农村学龄儿童的减少,这种减少主要是计划生育的成效和农民抚养子女的成本增加迫使其转变观念导致的人口出生率降低。机械减少是指农村学龄儿童的流失,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孩子转入县城或城市学校。笔者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造成农村学龄儿童流失的主要原因一是父母外出打工携带孩子外出上学;二是家长认为县城或城市教育质量优于农村,希望孩子在好的环境里接受好的教育,遂将孩子转入县城;三是孩子想接受县城或城市教育,一种是觉得县城或城市教育好,想更好地学习,一种是出于虚荣攀比的心理,看见别的同学转到县城或城市,也要求进城上学。
  二、撤点并校引发的问题
  (一)儿童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小学教育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塑造,此阶段的教育尤为重要。农村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教育和成长更应受到关注。小学“撤点并校”并没有过多的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造成儿童上学困难,亲情缺失,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自理能力欠缺,不利于儿童的健全发展。儿童的安全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包括往返学校的安全和在校期间的安全。农村儿童来到县城接受教育,还要考虑他们能否适应县城的环境和生活,一些农村儿童因学习跟不上或因家境贫寒而产生自卑心理,开始厌学、逃学,家长不在身边,无人监督,没有自我约束和行为道德判断力,最终成为不良少年。农村儿童纷纷涌入县城小学,甚至大城市学校,又造成县城学校的大班教学,名义上是优质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而大班课堂教学管理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也加重了县城学校的管理难度和教师的工作压力,导致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照顾到学生的个别需要。与县城学校相反的是农村学校班级人数过少导致教师无心恋教,教学信心和热情日减,使本来薄弱的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更不如从前。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农村儿童流动方向以县城小学、乡镇小学为主,还有一部分流向离家较近的村办小学,虽然转校的学生较多,但寄宿学生并没有我们想象得多。深入调查发现学校的住宿条件和环境普遍较差,没有取暖和散热设备。有些学校并没有学生宿舍,而有学生宿舍的个别学校也很少有学生住宿。总结学生的住宿情况大致有三种:在亲戚家住;家长租房陪读;举家搬迁。至于家长为何不愿让孩子住校,一方面出于孩子安全考虑,也与学校的住宿条件和管理有关。
  (二)家长
  通过访谈了解到被撤学校的学生家长多数反对撤点并校,在学校刚撤掉的一段时间里,无法适应,无奈学校被撤,孩子的上学成为一大难题。在现当代,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问题很重视,收入中的大部分都投入到子女教育上,富裕的农民将子女送入县城甚至城市上学,贫穷的农民有些想尽办法送孩子去好一点的学校读书,有些实在没办法,只能让孩子辍学。学校不断向城镇合并,使农村儿童上学越来越难,许多家长在经济上真是力不从心。撤点并校对国家来说减少了教育投入,但对农民家庭而言则加重了教育费用的开支。义务教育阶段的免费和蛋奶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部分负担,但住宿费、伙食费、生活费、交通费还得家长买单。此外,学生年龄太小,异地求学家长不放心,不少家长选择了陪读,这样又增加了房租等额外开支。
  (三)教师
  通过走访教师,笔者了解到农村教师的主要来源是:中师院校毕业、民办教师转正。教师学历普遍偏低,老龄教师偏多。由于以前是村村办学模式,农村教师数量总体上供求平衡,然而撤点并校打破了这种平衡,教师安置成为一大问题。原以为撤点并校会导致一部分教师面临失业,而在实际的调查访问中发现情况并非如此,被撤并学校的教师都还在学校,极少数上调到了县城或中学,还有部分被平行调整,分到了合并后的学校,其他教师安置在学校的其他岗位,成为工勤人员,还有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提前离岗。所有教师都照领工资,而实际上学校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教师,人浮于事,一些教师基本属于闲置,对国家其实造成财政负担,也是教育资源的浪费。农村教育存在很多问题,而当下农村学校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是教师饱和,优秀师资流失,农村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师素养普遍较低。
  (四)学校
  笔者所调查的乡镇共十八个村,原有十八所学校,现仅有六所学校,两所学校先后于2004年、2006年撤掉,另两所学校现在所剩学生也不多了,面临撤并。在对B村深入调查中,校长和村长以及部分村民强烈反对撤并本村学校。校长谈到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村长提到一个村不能没有小学,村民反对撤并本村学校一方面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另一个主观原因是他们与学校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因为他们学校教学楼的修建凝结着这些村民的劳动。笔者实地考察了十所小学,五所学校尚在,五所已先后被撤并:一所学校闲置荒废,一所已修为民宅,一所改建为大队部,两所改建成卫生室。学校由修建到改建再到废弃或挪为他用,给教育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如果在一开始有着前瞻性的预计和规划,这种浪费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大量荒废的校舍已经向我们敲响警钟:学校兴废需要科学规划和合理预测。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脑中有前景。   (五)乡村与文化
  学校是教育的标志性建筑,乡村没有了小学学校,便失去了教育的根基,没有了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学校撤并极有可能导致农村经济的衰败和乡村文化的没落。没有了学校,孩子和年轻人也都远离农村,撤并村校带来深层的乡村文化断裂和乡土认同的迷失。乡土文化的重建和新农村建设必须以农村教育为精神支柱。“在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中,学校是文化传播的中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是乡村的知识分子,学校和乡村不可分割,乡村会因为有学校而变得更加完整,村民也会因为自己的学校而感到自豪。学校、村民和乡村文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群落。”[1]教育不能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追求资源效益最大化,教育是关涉人的精神和幸福的,农村小学的大量撤并,毁掉的将不仅是学校和教育,还有孩子和农村,乡土文化的重建只有通过乡村教育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三、保留改建部分农村小学的积极探索
  通过对农村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全方位的调查走访,针对搜集的资料和调查数据的分析,笔者认为保留改建部分农村小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布局学校并落实保留改建?笔者综合实地调查和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保留改建部分农村小学的原则与对策。
  (一)保留原则
  1.适度原则
  学校要撤,撤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也是国家政策制度的引导,但一定要适度,这个适度就需要国家的调控。保留和改建学校需要进行前瞻性的预算和规划,对现有生源的统计和未来十到二十年间人口的分析预测,对流入地生源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分析,推断是否有望回归农村教育。将现状与未来综合考虑分析,才不至于使保留和改建盲目,流于形式而不注重教育的真正影响。
  2.就近原则
  2001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小学就近入学的原则,保留并努力办好乡镇中心小学。目前农村学龄儿童的减少和生源的流失产生了微型学校(不足百人)和微型班级(不足十人)。郝文武教授指出“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努力办好乡镇中心小学,尽快改变乡镇中心小学教学设备破败衰落、教师士气不振,教师质量、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不断下降的恶性循环状态。在此基础上,努力办好较大村庄学校,鼓励相邻较小村庄联合兴办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2]。笔者以为对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可保留1―3年级。一个乡镇村与小学的比例保持在3:1左右,原则上三个村有一所小学,保证儿童就近入学。就近的衡量标准可以家校之间的实际距离和步行时间为基准。具体距离与时间的标准还有待进一步实地调查与研究,因地制宜实施合并和保留。
  (二)改建措施
  1.建设农村小规模学校
  20世纪初美国出现农村学校合并,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高潮,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乡村复兴运动”,即城市居民向农村小城镇迁移的热潮,到了90年代,美国出现了小规模学校运动。美国许多学者对大型学校和小型学校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小规模学校无论在学生的学业成就、课外活动参与,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比大规模学校有着更好的表现,而且小型学校对处于社会背景低层的学生是最有效的[3]。
  美国的小规模学校运动和学者对大小型学校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农村学校建设提供了借鉴,在农村建设有质量的小规模学校,意义重大。在建设小规模学校的基础上,重视乡村文化的构建,办有乡村特色的学校。
  保留改建小学后,学校和班级规模小,可以实行小班授课。小班教学的优点在于教师有更多的精力关注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容易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学生的辅导时间也会相应增多,也便于学校和班级的管理。教育家鲍伊尔说:“当每班学生数超过了30个人的时候,教师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农村不足30人的班级正适合小班教学。还可以尝试把教学搬到大自然中,让学生们在做中学,在生活中学。农村教育之所以称为乡村教育,是有别于城市教育。从文化的角度看,农村小学的保留改建是为了让乡村保留自身独特的乡土文化。因此还有必要进行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为我们的乡村教育加上一门文化课。
  2.实行幼儿园小学一体化教育管理
  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实施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地方各级政府在园舍建设、师资队伍、公用经费、资助困难群体等方面加大投入。”[4]由于农村小学生源减少,原来的学校教室教学设备多有闲置。以这次政策为契机,可在小学学校开辟一部分场地建设幼儿园,这是对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幼儿园建设和小学改建同时进行,两者兼顾,把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统筹考虑,建立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一体化管理的新型学校,既可保证乡村小学较为稳定的生源,方便儿童就近入学,实现儿童学习发展的平稳过渡,也可提高办学规模和效益。
  3.改善办学条件
  (1)校舍建设,餐饮改善,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比较“大型”的学校(如中心小学)要为教师和外村小学生提供较为良好的住宿条件。宿舍宽敞明亮通风,冬天有安全的供暖设施。同时,改善学生餐饮环境,为学生提供价格合理的营养餐饮。
  (2)多媒体网络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也投入了不少经费用于添加和改善学校硬件设备,但在笔者所调查的地区发现农村和县城加起来也只有11%的学校经常使用,56%的学校虽然有多媒体设备,但学生普遍反映很少使用,仍然有33%的学校没有多媒体网络设备。这一数据也许并不能真实反映整个农村教育现代化设备的现状,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些问题。因此学校必须转变教师尤其是学校管理者的观念,学习现代技术,应用现代技术,真正让网络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服务。
  (3)图书资料的引进。阅读优秀的书籍可以开启儿童丰富的生命世界。引入优秀的书籍和资料,特别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激发儿童的想象和创造性,培养儿童从小读书的好习惯。目前农村学校普遍缺少足够优秀的图书资料,有图书室的学校也很少向学生开放,即使开放,借书和阅读都有严格的限制,这些无疑不能满足孩子读书的欲望,也无法给孩子带来读书的乐趣。图书资料的引进和开放,将为农村孩子打开一扇了解世界、认识自己的窗户。   (4)教师引进和安置。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农村主要依赖学校,农村的文化水平有赖于农村教师的文化水平,农村学校的主要教育力量是教师,是他的精神丰富性、知识、多艺和宽阔的眼界。”[5]可见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关键在教师。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奠基工程,小学教育则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发展农村小学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化小学教师队伍。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农村小学教师待遇低下,农村生活与工作环境更为艰苦,当前,农村小学教师自身素质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农村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农村专任教师匮乏,优质师资流失,老龄教师偏多等问题突出,直接影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村教育条件、教学环境、信息资源、教育财政等的相对落后、偏低,制约着农村教师的发展和乡村整体师资水平的提高,所以对乡村教师的关注是提高乡村教育水平的重要方面。“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富于爱心的师资,这是发展乡村教育、提升乡村文化,甚至实现整个乡村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6]如何保证农村教师的质量和稳定的来源,笔者将不同观点归纳为:一是建立大学毕业生农村支教制度,免费师范生政策的鼓励引导;二是建立城乡学校教师交换学习教学机制;三是教师去农村支教作为职称评比的重要依据。此三点是当前解决农村师资的有效途径,但不是长久之计,并不能实现农村教育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发展。刘铁芳教授在《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中多次强调保留发展中等师范。正如刘教授所言:“实际上乡村社会更需要的是学历并不一定高但素质较高的教师,他们用心从事乡村教育,他们才真正是乡村教育值得信赖的薪火”[6]。农村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行为,要实现乡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和地位,吸引优秀师范生投身乡村教育,建立激励和培训制度,留住并提升乡村教师。
  参考文献:
  [1]万明钢.以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名义――我国农村“撤点并校”带来的隐忧[J].教育科学研究,2009,(10).
  [2]郝文武.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学校布局问题[J].教育研究,2011,(3).
  [3]杜屏,赵汝英.美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政策变化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3).
  [4]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Z].国发[2010]41号,[2010-11-21].
  [5][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05.
  [6]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81-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3275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