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福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重要的议题。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从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确定哪些环节,哪些教学内容适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选用合适的软件,创造相应的学习环境,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辅助教学,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实现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下面谈一些我的尝试与探索。
  一、信息技术能更好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初中学习之前就已经有了生活的经验,他不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所以在数学探究学习之始,我们应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潜力。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帮了数学教师一个大忙,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音视频的直观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如教学“直线、射线和角”的情境引入时,我们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房子,然后播放“画外音”:静悄悄的深夜,被一阵争吵声打破了,“我的作用大”,直线伸着常常的脖子说,“我的作用大”,线段说,“所有的图形都是我组成的,你们行吗?”“看把你能的,生活中我的用处多大呀!”射线冷嘲热讽的说。原来是直线,线段和射线三个在争论谁的作用大呢。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说呢?这样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在课堂中让学生通过图片和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语言来理解故事内容,达到课堂引入的目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增强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其奇特的视角、逼真的效果既强化了学生的感知,极好地渲染了教学情境,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优化了教学过程,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我们只是才刚刚开始,就已经显示出了它的极大的与众不同的优越性,随着它的深入和加强,它的更大更优越的作用必将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开发,这对于素质教育的推行,学生及教师负担过重问题的解决,谁说不是一项有着重要意义的大事呢?
  二、多媒体软件提供多样性的外部刺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而信息技术提供的外部刺激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既能看得见,听得着,还能动手操作,这种多样性的刺激,对知识的形成很重要。同时信息技术的丰富性、交互性、形象性、生动性、可控性、参入性大大强化这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非常有利于知识的形成。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我就巧用自制课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做“数学实验”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发现、自主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我在教学中利用几何画板能够动态地表现几何关系、交互性的特点,用动态的操作过程,给学生进行比较和抽象创造了一种活动的空间和条件。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研究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公式,大胆推导三角形内角和计算公式。最后可以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对计算公式进行验证,从而实现对知识意义的构建。
  三、挖掘信息技术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式学习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拓展、创新的过程。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探究性活动:镶嵌”,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引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特别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运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当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非意味着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只能合理运用,而不能滥用。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指出的,我们不提倡用计算机上的模拟实验来代替学生能够从事的实践活动(如在计算机上模拟“倒砂子实验”,以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我们不提倡利用计算机演示来代替学生的直观想像,来代替学生对数学规律的探索。为此,只有恰当地选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适时适量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才会起到“动一子而全盘皆活”的作用,发挥其最大功效;才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也才能更好地为新的数学课程实施提供支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3883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