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妍

  摘 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是一种反映社会、政治及其他领域全面发展的现实运动,已不仅仅是对未来社会的一种价值诉求。事实证明,只有当人们普遍的思维模式、社会制度安排和日常行为方式被这种新的价值体系逐渐转化时,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思想才不会变成一纸空文。历史发展表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创立,不仅使自由这一重大理论问题有了科学的阐释,同时也为人类自由解放事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行动指南。
  关键词:人类解放;个人自由;自我实现;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42-02
  人类社会的整部发展史其实就是人类争取自身独立、获得解放的自由的发展史,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丰富遗产,它囊括了人类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诸多成果。关于自由的理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线索,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尽管马克思主义没有一部专门论述自由这一价值观的理论著作,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思想的理论探索还是非常深刻的,显示出其鲜明的特色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思想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的新世界。他们认为,人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享受的是较低层次的自由,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享受的是较高层次的自由。因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高速发展,解除了社会强制对人的束缚,在此基础上,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其利益直接符合社会的利益,其行动都是社会个人的行动,每个人的利益都同社会和集体的利益相统一,因而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个人的自由与社会自由才能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真正统一起来。马克思、恩格斯据此提出了他们的社会理想,在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新时代,将会产生一个联合体,整个人类的自由发展仰赖于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则是这个联合体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为争取自主权以避免自身受到自然这种无意识、盲目力量的掌控,必须使自己融入社会中去,成为社会的人,并联合起来作为生产者,来共同调节自身和自然的物质交换关系。概括说来,马克思主义所认同的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进行的改造。事实表明,自由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以及自由和必然统一的基础都从实践而来,从而突显了实践在人类寻求自由解放与发展道路上的革命性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必然,并从中获得自由,正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精髓。
  对于马克思来说,世界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用它(就像用蜡一样)塑造出任何想要的形象来。但是所有的形象都应该因着同一个光源而真实,那就是人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说,迄今为止哲学家们想要认识世界,现在他们应该改变世界,应该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新世界就源于人对自身存在的真切关注,但绝非如后现代所张扬的那种感觉的本我的存在。人类的存在有着共同的趣向――人的自我理解和自我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个个体都应享有相对的活动自由。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活动离不开社会,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个人的自由总要受到法律、道德及相关规则的限定,如果不遵守社会固有的规则,个人就无法在社会上独立生存,也就相当于失去了自由。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自由,才能获得使其能够全面发展的手段。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实自己的生活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马克思所谈论的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个人所希望并且能够发展的方面都得以充分发展,而并非指个人在所有方面都能充分发展,也不是说人们的发展水平趋同,曲解了这层含义也就是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误读。
  二、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联系
  与以往思想家不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人需要自由发展,更需要全面发展,应该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在未来社会中,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前提下,每个人同他人一样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此同时,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又促进了全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指出,“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过程当中两个不同的向度,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原生形态。一般来说,人的“自由发展”是为了自身而发展,是人作为主体的一种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具体地讲,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说每个人的发展不会受到外在力量的过分控制,不必屈从于外力强加给他的任何活动和条件;第二,是指个人可以对自身的发展加以调控,能遵从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从事各方面的活动,使自身多方面的能力得到较全面锻炼和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以分工导致的劳动者的片面发展为代价的,马克思所讲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此提出的。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分工种种弊端的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才特别强调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认为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发展,主要包括人的素质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需求等多方面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人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尽管是有区别的,但它们又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自由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个人只有在符合一定社会制度,获得了意识和个体独立性的前提下,才谈得上追求体力、智力的全面、充分的发展。通过自由发展,个人能够展现出每个人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而通过全面发展,个人能够表现出其发展的普遍性。只有个人的能力得到普遍发展,人类自身能同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和谐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个人才能自由的发展。同时,具备自由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充分了,个人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发展既应该是自由的,又应该是全面的,这就是人类发展所追寻的目标和未来社会发展的理想。
  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人类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找到了实现基础、途径和方向,其价值不仅是给了人们对未来社会的逻辑认识,追求自由的信念和勇气,还为人们开辟了一片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坚定了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观点是人生价值、人生意义与社会、自然的发展相统一、协调一致的理论基础,坚定了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实现共产主义并非是马克思主义者不切实际的空想,它既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体现出了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它也是符合历史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可以说,共产主义的实现与人类最高追求目标是相统一的。纵观历史,我们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理想,这些理想都是人类共同理想中的一部分,尽管共产主义这一人类崇高理想在几代人的努力之下都未必能够完全实现,但毕竟我们每一代人的实践都是朝着人类最高目标的一次又一次的跃进,都是人类寻求自我实现与自我解放的深切体验。
  (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实现路径
  人类解放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实现它的人的素质的高低。那么自由需要什么样的人去实现?人又应该怎样进行自我培养达到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首先,要用先进的理论思想武装头脑;其次,要善于进行自我培养与自我完善,努力将我们自身培养成为拥有健康心理素质、良好精神状态、强健体魄的健全人格的人,成为具有思想解放、与时俱进、信念坚定的人,并能较好协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在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素质、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我们研究和处理现实矛盾的行动指南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个人、社会和自然这三者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矛盾和冲突。工业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导致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全球化的趋势引起不同社会形态、文化类型以及不同民族信仰之间发生冲突,还有公平与竞争,利益与义务,道德规范与价值危机等各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矛盾的解决需要用哲学的眼光和思想,进行历史地、辩证地、具体地分析与研究。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关心和解决人类的时代课题是题中应有之意。其中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关注的焦点,它为我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和了解自然提供了一把钥匙。
  (四)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为我国社会主义自由观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自由的意识和观念在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与改革中显得尤为迫切。尽管我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公民的自由程度较之前也获得了很大提高,但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方面的原因,我国人民目前仍然没有完全确立其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人格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与物质生产、社会进步是密切相关的,自由与发展密不可分,人们必须要在现有的生产力条件所规定的范畴内来谋求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要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应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作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自由观的理论指导,以期更加全面地提高社会主义的自由程度、扩大社会主义的自由范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6]艾福成.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7]何怀宏.生命与自由――法国存在哲学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8]庄福玲.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陈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10]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1]冯平.重建价值哲学[J].哲学研究,2002,(5).
  [12]林立公,魏书胜.人类自由的“类”理解[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1).
  [13]姚大志.平等: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J].文史哲,2006,(4).
  [14]房咏梅.论马克思的自由观[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5]徐慧.浅议当代经济思潮:新自由主义[J].科学论坛,2007,(2).
  [16]曾宇辉.马克思的自由观[J].政治学研究,2005,(2).
  [17]赖金良.哲学价值论研究的人学基础[J].哲学研究,2004,(5).
  (责任编辑:许广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432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