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浙江省高职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娜

  [摘要]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衡量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对浙江省城镇化发展和职业教育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浙江 城镇化 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孙娜(1981- ),女,辽宁大连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浙江 杭州 31005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浙江省教育厅课题“高职教育服务城镇化建设路径分析――以浙江省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Y201330124)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24-02
  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快速城镇化,截至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2.57%,而浙江省达到63.2%,高出全国将近11个百分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必将带动未来整个浙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转型,而同时伴随的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就业环境、社会心理、交往方式等变化,也对当前的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职业教育进一步的发展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诉求
  根据《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分析,“十二五”期间浙江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形成城乡促进并加速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以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四大城市为核心,在就业、土地、社保及其他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加速城乡配套改革,满足城乡居民的合法权益和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浙江省而言,接下来的几年既是城镇化发展的总结期,也是发展的黄金期。一方面,农村人口继续向城镇转移,农村逐渐演化为城镇地域,新型城镇的数目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该区域内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一切不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都无法经受时间的考验。当前影响我国城镇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人的城镇化”落后于“土地城镇化”。实际上,城镇化中所出现的人口大量迁移,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变化,而应是一个由地域到身份再到心理大融合的过程,迁移人口应该融入城市,分享城市生活,享受自己的权利。新转移人口及当地农村人口要确保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各方面权益的稳妥安全,享有自由迁移权、自由择业和交易权。要保障这些基本权利的落实,首先要进行人口资源结构的调整,提高城乡人口整体的基本素质。
  1.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力度,将农村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智力资源。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转移人口及农村留守居民要获得应有权益,在一个公平的环境中生存、发展,首先要具备一技之长,能在这个社会立足。从我国目前来看,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基本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与其他行业相比,处于最低的水平。这种情况也导致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的收入较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基本维持在靠天吃饭的水平。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农民已经不能仅仅满足于简单的体力劳动,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创造更多的劳动价值,仅靠他们过去的知识积累远远达不到经济转型期的要求。这些都要求现阶段的农村居民必须接受前沿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由政府为他们开发和提供更多的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项目和教育机会,使农村人口的整体水平有一个较高的提升,以适应经济转型期间社会的要求。
  2.城乡统筹规划,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提升的公共服务体系。要打破目前存在的城乡二元制的界限,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使城市已有的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范围扩展到乡村,普及到所有的城乡居民,构建一个便捷、适用、持续性较长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经济转型期间,首先,政府应该了解当前农民的需要,开发一些适用度较高的培训课程,满足城市农民和留守农民不同的需求。其次,形成一个合理的师资流动机制,让农村人口充分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确保接受高质量的农村基础教育,使农村人口增加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从根本上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最后,由政府牵头,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立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机制,使转移人口和留守农民可以直接接受企业的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一技之长。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新市民的文化素质,推动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要加快全国的户籍改革制度,创新人口管理,逐步放开中小城市的户籍限制,从制度上推进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要从制度上保证把转移人口完全纳入城市住房和保障体系,使转移人口充分享有城乡一体的福利待遇,安心扎根落户。中国若要在2020年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口城镇化规模,就要特别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是否能够安心持久地留在城市,涉及就业、社会保障、居住、社会融入等问题。大部分农村转移人口缺乏资本、土地和专业技术,只能靠体力劳动维持生存,缺乏在城市就业竞争的能力,难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在整个城市生活中社会地位较差、自信心低,不愿意在城市中久留。因此,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应该为这些转移农民搭建一个真正迈进城市门槛的平台,关注和重视农民市民化转移过程中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对新市民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搭建职业教育培训平台。
  二、当前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互动时存在的问题
  1.职业院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灵活度不够,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脱节,致使学校教育无法满足农村转移人口的实际需要。现在大部分的职业院校仍然坚持学校本位,强调学历教育,不重视非学历教育;强调职前教育,忽视职后再发展和继续培训;强调长周期的学程,忽视短期的职业培训。有些传统的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含金量较低,更新周期较长,从事该专业的技能人员需要的理论知识深度不高,一般几个月甚至更少的时间就可以掌握从业技能,但学校培养一般都墨守成规,学制需要2~3年,导致部分职业教育的效率低下,实践教育的比例远远低于理论教育,学与做之间的衔接度不够,教育成本太高。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这种相对僵化的体制,无法满足企业和进城转移人口的需要。据笔者调查,在浙江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中,文史类专业占的比重为62.36%,比例偏大;应用性较强的工科专业尤其是一些技术性较强的钳工、电焊、金属加工等专业,由于师资、经费、教学成本等问题,开设较少,而这些专业正是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急需的人才。同时,农村转移人口最需要的是通过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掌握一技之长,并能够通过合适的回报使自己在城市立足。在这些方面,浙江省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职业院校的培养对象范围还比较狭窄,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转移人口的培训和再教育的需要。目前,浙江省共有中等职业院校424所,高职高专院校49所,主要招收初高中应届毕业生,一些成年人很难找到正规的学校进行再教育并获得正式的学历文凭。浙江省的职业院校有时也会承接一些社会培训或技能等级考试培训,但往往由于师资不足、教育精力有限、场地不足等问题,很难让受教育的转移人口全部接受系统的培训。据统计,高端或知识技术密集型的第二、三产业岗位,分别要求受教育年限为10.4年和13.3年,也就是中职以上的水平,而我国目前转移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6年,也就是初中文化。我国目前第二、三产业大部分处于利润的低端,发展速度还不能满足未来城镇化的需要,不足以为转移人口提供一份能够长期养家糊口的工作。据统计,在东南沿海城市,转移人口每人年均换工作0.45次,从事现职业不满两年的占65.8%,这些都说明,目前城镇化过程中的转移人口因为自身的能力和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找到一份薪水较高、福利稳定的工作,也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培训,导致居无定所、频繁更换工作,无法真正安居乐业。
  3.政府为转移人口提供的就业培训机会不够,当地农村职业培训教育与农民培训需求之间不够吻合。截至2013年,浙江省共有乡镇成校(社区学校)1300多所、县级社区学校91所,主要承担为当地农民提供技能培训的责任。但据笔者对浙江省一个农村技能培训项目的调查发现,农民对于目前的一些农科培训接受程度并不高。究其原因,有很多因素,其中,认为“培训内容非常适宜农民需要,能够帮助解决平时遇到的一些困惑”的人员仅占学员总数的18.46%;认为“培训部分内容还是适用的”的人员占到学员总数的63.26%;认为“培训内容与实际脱节,对实际生活帮助不大”的人员占到学员总数的18.28%。正因如此,63.24%的学员对参加此类培训的兴趣不高。对于农民主要获取技术信息的途径,有53.9%的农民选择电视;由于平时能够得到的新技术渠道较分散,仅有4.5%的农民能够从正规培训班获得信息。在城市中,政府为转移人口提供的就业培训机会更少,在大型国企或民营企业工作的转移人口获取培训的渠道和机会相对较多。据调查,有73.62%的人反映从未接受政府的任何技术和就业培训。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每年可能要在转移人口的再培训上投入一笔钱,但这种政策层层落实下来时,由于实际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工作不仔细深入,往往导致受众面比预期要窄很多,使政府、教育部门和转移人口三方难以达到理想的结果。
  三、基于新型城镇化需求的职业教育发展选择
  1.从宏观着眼,科学定位职业教育发展整体的方向和目标,建立城乡均衡发展兼具包容性的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体系。第一,以公平公正的目标价值为取向,在社会群体中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应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合理分配软硬件教育资源,使城乡的职业教育系统协调发展,城乡受教育者都能够享有均等的、高标准的培训和公共服务等机会。政府应从宏观上充分认识城乡教育统筹的问题,把共同发展的城乡职业教育贯穿整个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的始终。
  第二,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建立城乡质量均衡的师资队伍,为城乡提供均衡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保障城乡职业教育师资建设的经费和数量需求,对农村职业教育有适当的政策倾斜,鼓励名师、名企投身农村职业教育。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招生就业服务机制,由政府为转移人口和农村的留守人员提供公平、优质、有效的就业信息和渠道,使城乡两地都能得到均等的、高质量的受教育培训机会。
  第三,政府应有专门的法规或制度来保障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控性。要规范企业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应先培训再就业。对于接受培训的农村转移人口,应为其提供更多的职业晋升机会,使他们能够学有所得。政府在整个教育培训过程中应起到监督作用,同时给予足够的配套资金,使全社会形成一种自觉的风气。在企业直接进行职业培训,建立行业协会组织,使受培训的人员参与职业资格考试,提高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同时也使他们在培训中直接得到职业选择的机会,整合整个社会的职业资源,使企业逐渐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占据主要地位,使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社会化、系统化。
  2.从微观着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需求拓宽职业院校的办学思路,建立层次鲜明的品牌特色和专业,增强职业院校的办学效用。第一,进一步创新办学机制。浙江省的高职院校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合作,依托各种职教集团的平台,探索建立学校董事会,形成育人、管理紧密结合的办学机制。通过资源配置等政策措施调动行业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型办学之路。职业院校应该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来设置专业,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和专业特色,创设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品牌专业,通过多层次、多模式的办学方式满足市场需求,形成多元化发展的职业教育格局。
  第二,进一步深化培养模式改革。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深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改革,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培养员工的行业标准来开发专业课程,构建以工作过程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的课程,推动工学结合学习模式创新,进一步做大做强特色专业,扩大学校在社会的影响力。根据社会转型期间行业企业的要求来培养合适的人才,使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产技能、娴熟运用高科技产品技术、较快接受新的技术,具有创新性思维。
  第三,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合理设计整个师资的专兼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聘请行业企业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做专业带头人,聘请一些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技术能手长期兼职授课,形成与工学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要在政府的配合下,聘请一些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著名企业家为客座教授,讲授行业前沿的知识。职业院校不应是普通学校的附属品,而应有独立品牌,打出自己的知名度。
  第四,进一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职业院校应该从构建和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升学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人才培养、专业辐射、技术开发、技能培训等,拓展社会服务功能。要根据经济转型期间需要受训人员的实际需要,开发适合的课程与项目。通过教育和培训,城市转移人口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具备了理论素养和管理知识,适应城市和新农村的发展,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安心扎根城市,安心落户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刘征.城镇化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5).
  [2]马建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
  [3]余益中.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2(6).
  [4]赵传兵.新型城镇化中失地农民的教育需求与应对[J].成人教育,201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4553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