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稚化”教学行为,提高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盛小惠

  【内容摘要】通过呈现中职物理教学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指出在中职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适当“稚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自我探究、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提高自己的动手和思考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职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物理 “稚化”教学行为 教学有效性
  【案例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电热的计算选自中国劳动出版社王金雨主编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物理》第4版教材第七章第二节。它在研究了电流做功和电流功率基础上,解释电热的计算和焦耳定律,并为高压输电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故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为第七章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我将该节内容安排二课时完成,主要讲解焦耳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电热概念和计算、远距离高压输电原理。根据教学内容在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现有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理解焦耳定律;知道电流做功时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②能力目标:通过对电功的学习,能估算家庭的月耗电量;通过对电流功率的学习,会估算常用电器的电功率;通过焦耳定律的学习,能计算用电器产生的热量。
  ③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科学对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焦耳定律的应用。
  ②教学难点:焦耳定律的应用。
  本案例的内容为第二课时授课过程中,学生在计算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电动机消耗的功率时偶发的课堂片段。
  二、学情分析
  本课授课的对象为我校一年级,机械加工专业学生,班中男生19人,女生1人。班级学生通过初中的物理学习有一定的电学基础知识,对物理知识学习也有一定的兴趣,但物理学习基础不够牢固,学习习惯较差,上课容易开小差,有时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但是对于和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很感兴趣,并常有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法,全班学生每4人一组,共为5组。
  【案例描述】
  上课进行到20分钟时,学生在对焦耳定律应用的初步了解后,我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一道例题:一台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U=110V,电阻R=2.0Ω,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是I=5.0A。求:电动机消耗的热功率、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学生得到任务后,都纷纷计算起来。
  5分钟后,我让学习小组报告题目答案,A组学生报告答案为50w,我刚想表示同意这个正确答案时,B组学生大声说:“错了,是6050w。”C组学生马上说:“你们错了,是50w。”我看看周围,只见剩下的小组学生在小声讨论,教室里一片嗡嗡的声音。我该马上告诉他们正确答案吗?但看到这个课堂上难得一见的场景――学生积极地在讨论答案的正确性,我决定不马上当这个“判官”。我提高音量,追问:“到底是6050w 还是50w?你们讨论一下吧,建议你们仔细比较一下自己的运算过程,找出得到不同结果的原因。”各个小组立刻行动起来,不仅查看自己的运算,还跑去看不同答案的小组是如何运算的。我想:“看来一道不难的题倒真引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过了一小会,他们找出原因了,原来得出不同答案的小组运用了不同的计算公式。得出50w用了公式:PQ=I2R;而得出了6050w用了Q=W =U2t/R推导出了公式:PQ=U2/R。我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两个公式好像看起来都对啊,我也不清楚哪里出了问题啊,同学们再讨论一下呢,到底谁对了?”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得到答案50w的A小组首先报告:“我们审题时认为电动机不是纯电阻电路,流过电动机的电流就是流过电阻R的电流是I,根据焦耳定律,PQ=I2R。等于50w。另外,电动机总的消耗功率P=IU=550W,B组同学的PQ=6050W 比总的消耗功率还大显然是错误的。他们用的PQ=U2/R这个公式在这里能用,因为U不只是电阻两端的电压。”报告的学生话音刚落,其他的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也跟着使劲鼓掌,看来他们不但都知道了哪个答案是正确的,而且做对的学生知道了为什么是正确的,而错误的学生知道错误的根源,真正明白焦耳定律的使用条件,他们自己找到了物理的“真理”。当学生明白这一切时,本节课也要接近尾声了,我原准备的第二题无法呈现了,最后本节课在学生轻松快乐的笑容中结束了,在我走出教室门时还听见他们充满骄傲继续讨论的声音。
  第二天,当我翻开学生的作业本时,看着那一个个正确答案,我想他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了,那课上还未来得及讲的、未做的题不重要了。
  【案例分析】
  在授课时,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指导思想。
  一、视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在本节课授课过程中,视学生为主体不再是一句空话,一是本节课练习环节在出现不同答案后,我不是考虑为完成教学进度,一味地追求完成这节课,而是停下授课的“脚步”,放慢教学节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积极思考、探究。二是充分考虑学情,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分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把握好度,强调“自主学习,练习思维,体验成功”,培养合作探究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他们在自我探究、自主学习中获取知识,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就业奠定一定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4869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