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国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模式的严重影响,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的是传统式教学,即把已有的知识,技能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知识、技能的来龙去脉,形成了只重结果,不管过程的弊端,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学习不强,学习方法呆板,主要靠学生死记硬背来完成学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体现,有着明显的被动学习的特征。
  过去,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教师在课堂上深挖细掘,讲深讲透,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明白,从而养成一种惰性:学生不愿意去思考,也思考不出什么。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自己视为课堂的绝对“主宰”,使课堂民主化程度不高,造成学生有问题而不敢问,不能问。教学中的训练停留于学科知识点和能力点上,对教学目标的追求满足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成绩。教师上课也怕学生提问影响教学进度,担心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本课堂无关。
  由于“学而优则仕”的用人选择制度使得学生疯狂地追求考试成绩。因而唯书本是从,唯教师是从,不敢有不同见解和怀疑。这种接受式学习使学生变成了课堂的奴隶,思维逐步变得僵化,缺乏自主思维的习惯和独立人格,以致丧失了自我。
  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和学生都应转变观念,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主动权让给学生,用精心设计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学习。
  一、提问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非常必要;要求学生大胆探索,勇于提出问题,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由此可见,提问,是教学语言中的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
  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在学习中提出问题,不但能使学习者灵活地实际地掌握既有的知识,而且能使其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并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新”“旧”知识的冲突,容易产生矛盾,加上每一个学习者的思维方式都不一样,相比他人就可能产生新的或者奇异的问题了。教师教学提问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波澜起伏,有声有色,令学生入情入境,欲罢不能,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那精彩迭出的提问艺术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提问的特点
  1、目的性 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
  2、科学性 提问前,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掌握准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的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要注意设计铺垫性问题。
  3、趣问性 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
  4、鼓励性 学生答完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要指出不足,提出期望。一定不可对答错的同学吹胡子瞪眼,讽刺挖苦,也不能一味地赞美。教师应给每个学生以成功的体验,又指明努力的方向。
  三、提问的切入点
  1、首先,要抓住关键。 课文中的关键,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
  ①结构的过渡处。这往往是承前启后的过渡段落,于这些地方设问,不仅可以导向全文的重点,而且有助
  于将问题串在一起,突出提问设计的连续性和整体感。
  ②文章的中心处。即课文内容和中心的聚焦点。这种点睛之笔,往往有统帅全文的艺术功用,可以使文章的外部结构交织缝合、内部意义脉络贯通。因而于此处设置问点,自然有助于把握意旨,理解主题。
  ③、作者的动情处。在动情处设问,有助于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体会文章的情感意境。
  2、其次,应把握时机。
  ①、找准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的兴趣点为问点,可以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变教师课堂讲授的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②、抓住教学的高潮点。每一节课都应形成高潮,而这也同样应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在高潮点设问,有助于学生对课文深刻的理解,并引起学生感情的升华。
  四、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就是要教师讲求提问的方法
  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所提的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又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呢?我收集了以下方法:
  1、次序法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课文一般都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例如:小学语文第九册《开国大典》一课,根据事件的发展顺序可设计以下提问:课文记叙了开国大典的几个场景?每个场景的情况是怎样的?哪些场景写的比较详细?为什么要写大典前会场的盛况?
  2、观察法 观察即通过看图或实验来向学生质疑,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寻求答案。一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图上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些什么?有什么感受?这类问题一提出,学生很容易结合画面来回答,图文并茂地学习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铺垫法 讲授一堂新课之前或解决一个主要问题时,教师可让学生先完成一些铺垫性的准备题或在主要问题下设计几个铺垫性的问题,这样可以起到铺路搭桥的作用,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减少难度。如第九册课文《最后一分钟》,课前先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香港回归是怎么回事?香港回归有什么意义?学生做了这些准备后,再来上课,学习就很轻松。
  4、中心法 这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内容而设计的提问,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如第九册《钓鱼的启示》一课中,讲述了父子去钓鱼,儿子得到终身的启示,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根据这一中心,设计问题为:“我钓到大鲈鱼,父亲喜爱吗?从哪看出来?最后,父亲却作了什么决定?为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5、对比法 如:学习了第八册的写动物的课文--丰子恺《白鹅》和叶.诺索夫《白公鹅》后,让学生对比:读了《白鹅》和《白公鹅》,你有哪些不同的感受?从感受中体会不同的观察角度所表现出的特点。
  6、想象法 不局限于课文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如第九册《圆明园的毁灭》学完后,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加以想象:当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时,如果你是当时的北京居民,你会说什么?又会怎样做?现在,当圆明园只剩一片废墟,你站在一旁,会想到什么?请用警示语的格式写下来。
  7、解题法 如:第九册《窃读记》一文,可以根据题目设计问题是:“窃”在本课是什么意思?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窃读的滋味?是怎样写出这种心情的?
  8、评价法 教师先不表态,等学生把想法一一交流后,再提问,让学生评价,谁的看法更合理,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概括总结,得出正确结论。例如:第十册《桥》的学习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在儿子准备过桥时,却被父亲揪回队伍后面,结果是父子都牺牲了,你说这位父亲是傻还是不傻?当然,教师提问的方法还不止这些,许多教师还摸索出了其他提问的好办法,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会使课堂教师的提问更富生机,更具魅力。
  【五】 在创新教育活动中,“教”的目的是激励思维,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创造。学生以创新的精神去“学”,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学成于思,思源于疑。”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给牛顿的疑问,才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蒸汽机把水壶盖顶起给瓦特的疑问,才有了蒸汽机的发明……。只有会疑,才能促使自己去积极思考,去探索,去创造。作为教师,要交给学生发问的方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那么,在培养“问题意识”时教师应注意些什么?我从教学中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敢问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想问题的欲望,鼓起学生敢问问题的勇气。同时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因势利导。对提出的“问题”不论多么肤浅或不着边际,都不要嘲笑,不能在语言或行动上挫伤学生积极性,而要善于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推动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
  2、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教学时,传统的一问一答要求学生立马作答,殊不知,这样一来,就把学生当成机器。新课程提出“人文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我们应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要为了教学任务慌忙收场。
  3、教给学生问的方法 教师要做好问“问题”的言传身教。不仅要告诉方法,还要做示范,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让学生从敢于问到善于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问题意识的培养,仅靠书本,靠课堂是不够的,教师要善于把课内外结合起来。课堂中,书本上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作深入的认识和进一步的探讨;对课本外,生活中的问题,向他们提供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而且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
  4、善待学生的好奇心 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质疑的内容,也不苛求标准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作答。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地动手、动脑、亲身去体验,从中发现新知识,就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了。
  教学生会问,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决非一朝一夕,或通过简单的指导就可完成。教师每上一节新课,都应该给学生一个新思维的起点,一个崭新的思维方向,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创造的源泉在课堂成形,在课外发展,在不断的发现中成熟。教育是一项充满希望的工程,而小学教育是这个工程的基础。在这个工程中,辛勤的教师与可爱的学生都是建设者。其中,每一节课,都是建设阵地,需要教师精心处理好提问,开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尽情思考;开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尽情表达。这样波澜起伏的课堂,入情入境,让学生欲罢不能,从而逐渐走上这座通向创新世界的桥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57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