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与教学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入,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努力继承我国艺术教育优良传统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国外经验,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比如,在音乐教育中,我们进行的不是单纯的音乐课程教学,而是对人的培养;音乐教育不是音乐表演,不宜追求技巧娴熟、表现完美,它也不是少数人的事情,应创造机会让所有的孩子都亲身参与、充分表现;学生或迟或早唱准某个音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和发现……这些都与音乐教育目标和教学策略有关。
  中小学生音乐教育目标与教学策略涉及如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艺术的学习规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如何使当代教育观念融入音乐教育实践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使音乐教育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通过什么途径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能力?
  首先,牢牢抓住节奏感的培养。
  节奏比音高更容易被学生感觉,节奏是体验音乐美感的重要来源,它充满了生命、感情和意义。应鼓励学生从实际的音乐中获得对节奏的印象、经验,逐步形成节奏的内心感觉,使节奏活在身体里。节奏能力的培养可结合各种音乐活动形式,包括说、唱、律动、舞蹈、器乐等,特别是身体动作的体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利用一切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倾听周围世界的声音,倾听生活中的节奏,丰富他们对声音的各种感性体验。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活动去发现他们自身的身体节奏,从而充分利用身体这一天然打击乐器,去更好地感受各种节奏,提高节奏感。这对于提高大脑对身体动作的控制能力,增加动作的协调性,使动作更加优美而富有韵律感,是非常有用的。
  其次,以形象的、游戏的、律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结构要素。
  音乐的曲式结构是音乐内在的结构形式,只有了解了曲式结构,才能真正了解音乐。音乐曲式结构的感知是我们教学中比较薄弱的方面,教师往往认为结构问题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解。人们在欣赏、理解音乐时,需要通过记忆、思维把连续出现的瞬间结合为统一的印象。感知音乐结构的能力对于全面的审美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从整体曲式类型与相应的段落划分、主题材料的特征及其发展以及音乐形象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某一曲式类型的结构特征,引导他们从何种角度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与判断能力。 教学中可以通过分句朗读、歌唱,结合律动、游戏等活动,逐渐地使学生感知音乐的基本结构。
  第三,多声部的音乐演唱能力也是我们教学中应重视和开发的领域。
  可以通过律动、声势等多声部的节奏活动,卡农(轮唱)形式的多声部朗读,配合固定节奏型的歌唱、卡农形式的二声部歌唱、打击乐器的合奏表演等,发展学生的多声部能力。教师首先要更“善听”,在学生发声的时候,要特别聆听学生的音准,要听出发音不准的学生的人数,并且清楚地指出来。这样可以给学生一种严谨的印象,也可以提醒他们更用心去听和记,让他们知道用心去听是唱准音的最好方法。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严格的音准观念,这对进行二声部歌曲演唱是十分必要的。其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练习音准视唱的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提高学生音准能力的保证,因此教师自身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教师要善于听辨学生音调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并给予及时纠正。教师应具备敏锐的听辨能力,对学生的音准出现的误差能够及时纠正,使学生心中有数,引导学生在听辨比较中唱出正确的音准。同时教师还需为学生做好正确的范唱和范奏,要让学生在心目中树立起一种稳定的和声意识,学生才有可能在二部和声演唱方面更进一步,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标。
  第四,音乐欣赏活动的组织一定要避免使学生“呆坐干听”,要使他们在听的过程中“有事可做”。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中领悟到音乐作品的主题,激发了想象力;在体会音乐作品内涵的同时也感受了美,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启迪了智慧。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作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伴随音乐做合拍的及自由、即兴的身体律动,用打击乐器演奏不同的节奏型参与欣赏,用图画、符号描绘出对音乐的想像,说说对音乐的感觉、想像,配合音乐做即兴的、带有简单情节的戏剧表演等等。教师要掌握引导的艺术,不要以过多的语言、过于具体的描述代替对音乐的听赏,要让学生从听引发感觉、做出表现,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想像空间。
  要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着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奠定其终生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通过音乐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以及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729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