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为你插上一双翅膀助你飞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杜纪红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我们的祖先吟出“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诗经・卫风・木瓜》)的那一刻起,诗歌就以其形式灵活、言简义丰的特点奠定了它在我国文学史上的源头地位,几千年来屹立在我国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所以,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如何在课堂上发掘诗歌的艺术价值,让学生认识古典诗歌的整体美感,体味诗中真情,想象诗画美景,领悟诗言之理,感受诗语之雅,理应成为古典诗歌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语文老师,我不断探求教学诗歌的有效方法,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谈谈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国古典诗歌是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缩影,一首首动人的诗歌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但是,由于古典诗歌年代久远,加之学生的生活阅历浅、生活经验少,因此很难一接触就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首先要完成对诗歌的酝酿,酝酿出诗意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体会诗歌中所表现的真切的情感。如:在学习《观沧海》时,我首先给同学们讲了曹操杀吕伯奢的故事,然后以“曹操是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转入对诗人的评价,同学踊跃回答:“恩将仇报的小人。”我又问:“历史上的曹操真的是一个这样的人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乐府诗《观沧海》,通过这首是你能不能读出一个别样的曹操?”通过讲故事设问的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为准确地解读诗歌开了一个好头。
  二、探究意象,还原诗歌的意境美
  古典诗歌都有优美的意境,学习诗歌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再现诗歌优美的意境,从中得到美的熏陶。“立象以尽意”,诗歌意境往往是通过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意象是为创造优美的意境、表现真切的感情服务的。丰富生动的意象经过诗人的妙笔,就会营造出种种令人心醉神迷的意境。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诗歌中的意象,探究诗歌的优美意境,从而更真实地感悟诗歌的美。比如《天净沙・秋思》是典型地体现意象和意境美之间关系的一首诗。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找出这首诗中所出现的事物(即意象),学生很快找出了“枯藤、老树、乌鸦”等九个意象,我又引导学生:作者把这九个意象串联起来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环境和气氛呢?学生思考后回答:“秋天的萧瑟、凄凉。”我引导:“作者当时的情感如何?”学生脱口而出:“难过、悲伤。”我启发:“这九个意象被作者的悲伤的情感串联在一起就组成一幅非常完美的图画,也就是本诗的意境。请同学们用诗化的语言再现这个优美的意境。”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的语言积累很顺利地再现了诗人为我们创设的诗境。
  古典诗词中,意象数量繁多,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橘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等。如果想通过意象探索意境,那么只知道意象词本身的意思是不够的,还必须知道意象词的比喻义、引申义、语境义等。比如“蝉象征高洁”“莲花象征洁身自爱”“鹧鸪代表离愁别绪”等。为此,我每个学年都带领学生以专题的形式对诗歌的意象所代表的特定含义进行归纳总结,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有关的知识,在知识上和心理上架起通向优美诗境的桥梁。
  三、总结知识技法,触摸诗人的灵魂
  “诗言志,诗寄情”。每一首诗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传达着诗人内心真实的情感,一首首动人的诗歌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刘勰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诗人要通过有限的文字表达无尽的情感,往往要借助一定的写作手法,或寄情于景,或触景生情,或化用典故,或象征隐喻,或蕴含哲理等。因此,我们要深入诗人的心灵,理解他所表达的情感,具备一些诗歌写作技法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我在教学古典诗歌时,总要设置这样一个环节:对诗人所使用的表情达意的手法进行归纳总结,有目的地强调每一种技法的特点、理解的侧重点。长期坚持,不到两年的时间,学生们大多能驾轻就熟地通过探究诗人所运用的写作技法准确地理解诗人内心真切的感受,走进诗人的心灵。
  总之,我们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要在遵从还原诗歌本身的语言美、意境美、人情美、技法美的前提下,努力挖掘美点,探寻美迹,贴近作者的本意,而绝不能断章取义地将诗歌这种充满灵性的艺术肢解。所以,课堂上老师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准确地把诗歌的无限魅力传递给学生,引领他们在古典诗歌的唯美空间里自由飞翔。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594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