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幼儿舞蹈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白荣丽

  手舞足蹈是人类最早表达自己主观意愿,表现自己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情感的最为自然的方式。手舞足蹈也是幼儿的天性,也是所有孩子在学会语言之前的表达和表现。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只要音乐响起,孩子们就会手舞足蹈,虽然不明白跳的是什么,但能看得出幼儿是喜欢的、开心的、快乐的,所以舞蹈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本能的需要。通过对舞蹈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训练自身的形体,掌握良好的基本形态,还可以陶冶孩子的性情,使他们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及教育,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通过学习不同题材的幼儿舞蹈,在理解和表现作品的基础上,树立一种对大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审美意识。当然,也只有把舞蹈包括在内的教育才是合理的教育,才能使舞蹈教学发挥其独有的育人功能。
  一 幼儿舞蹈教学的内容
  幼儿舞蹈是以幼儿身心健康为教育内容的,以培养正确的思想、情感、行为,传授最基本的知识、技能为目的,使幼儿在学龄前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
  幼儿舞蹈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如表现成长的舞蹈《宝宝会走了》就通过对生活中婴幼儿的观察,运用舞蹈形象的肢体语言来表现成长阶段性的自然规律。如表现动物的舞蹈《顽皮的小猫》,通过对小猫的模仿,形象地表现出不同形态下小猫的特点。如表现行为规范的舞蹈《红绿灯》,让幼儿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如表现劳动的舞蹈《洗刷刷》,表现关爱的舞蹈《妈妈您辛苦了》,表现团结互助的舞蹈《小蚂蚁》,表现学习的舞蹈《天天向上》等等,这些舞蹈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点滴积累,都是幼儿可以理解和表达的,教给幼儿粗浅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引导幼儿运用肢体语言表达,从而培养幼儿对舞蹈浓厚的兴趣,发展幼儿对舞蹈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以下是幼儿舞蹈教学计划的具体做法:
  1.空间、方位的练习
  空间、方位的练习主要了解八个不同的方向、三个空间,使幼儿明确舞台上的前后与上下,学会运用空间中高低的各种走、跑、跳的简单动作,向直线、斜线、弧线、曲线,做舞蹈动作的延伸,以达到培养幼儿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的目的。
  2.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主要是对幼儿的体态、肩腰腿胯的软开度、控制以及跳、转、翻等的最基本训练,可分为地面练习,把杆基训练习、把下技巧练习。
  3.律动练习
  律动练习就是按照一定节奏规律进行的舞蹈小组合练习。律动练习以各种简单的、典型的舞蹈动作为支点,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节拍、速度等变化来做不同的律动性的练习,它既可以是单一动作的重复练习,也可以是几个关联的
  动作连接成的律动组合练习,这种律动组合就是一个小舞蹈组合。由于幼儿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有心肺功能差、肌肉不发达、容易疲劳、运动神经尚不健全等生理特点,所以,幼儿的律动组合不应过长、过于复杂,应以简单、有趣为主。另外,幼儿天生喜欢模仿,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形象生动地编排一些模仿动作的律动组合,如“蝴蝶飞”、“开汽车”、“摘葡萄”等。
  二 幼儿舞蹈教学的方法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幼儿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事实上,幼儿在学动作、练组合、排节目期间,总是观察和跟随着教师的示范心摹手追地去模仿,在聆听教师讲解动作的同时幼儿本人也手舞足蹈。
  1.注重平时点滴的积累与渗透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五颜六色的,由于表演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要靠平时的生活积累与体验。为了让孩子轻松掌握这些枯燥的技能,我们可借助故事、儿歌、情境表演等来培养孩子对喜、怒、哀、乐的表达。如:得到想要已久的礼物时,孩子的表情是哈哈大笑。被家长打屁股时,孩子的表情是不高兴撅着嘴,当听完《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时,让孩子琢磨小女孩的童年是多么的不幸。看动画片《倒霉熊》时,让孩子不受任何约束地开心大笑。要使孩子较准确、细腻地表现舞蹈就必须反复琢磨,积累经验。
  2.注重舞蹈的情感分析与引导
  教师在教舞蹈时要注意动作和表情的协调,每一段舞蹈都有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都应有与其相符合的情绪。舞蹈前老师首先要给孩子讲述舞蹈的情感基调,这才更便于幼儿理解。例如:表演抒情舞蹈时,要求孩子动作要连贯、柔和,表情自然。表演欢快舞蹈时,鼓励孩子表现出喜悦的心情,动作要轻快。有些舞蹈在表演时,情绪是变化起伏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孩子根据情节的变化用相应的情感去表达。例如:舞蹈《猫鼠之夜》,整个舞蹈的基本特点是夸张、幽默、多变。舞蹈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一群小老鼠趁猫睡着了偷油的情节,要表现出偷偷摸摸的样子以及被猫发现害怕的情绪;中间部分是老鼠与猫周旋,把猫砸晕了,要表现出机智勇敢的情绪;最后部分是猫改变捉鼠策略,与老鼠一起玩耍,使老鼠松懈,最后一群老鼠全部被捉。这一段要表现出快乐的情绪与被捉后情绪之间的落差。在整个活动中,老师给孩子一个简单的内容提示,然后请他们自己进入角色,去揣摩、感受舞蹈故事的发展。孩子们会表现得淋漓尽致,超出大人的想象。
  3.创设环境激发孩子对表演的兴趣
  为了使孩子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要用更多的方法激发他们表演的兴趣。如:多给孩子创设一些活动区,在活动区中我扮演医生,你扮演病人;我扮演王子,你扮演公主;我扮演警察,你扮演小偷;孩子在这个活动区中玩得不亦乐乎。老师也要对孩子的大胆表现进行充分的鼓励。老师也可以给孩子提供材料,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表演道具,这样不仅丰富了表演的色彩,也培养了孩子的舞台表现力,动作协调力和想象力,孩子也掌握了基本的情感表达方式,增强了自信心,并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三 幼儿舞蹈的创编
  创编幼儿舞蹈要符合孩子的“口味”,舞蹈要多方面创新,既要民族化,又要多样化,只有孩子喜欢,才能起到教育作用。
  1.题材的选择
  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任何一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对编创者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都能成为构思一部作品的素材。通过舞蹈作为桥梁和中介,把幼儿暂时不能完全理解的东西,以优美的旋律和各种舞蹈动作,印入幼儿的心扉。选择熟悉的事和物且富有童真、童趣、童幻的内容,使幼儿快乐地学习舞蹈。
  2.音乐的选取
  幼儿舞蹈的音乐要短小活泼、旋律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感染力,音乐节奏要鲜明强烈,幼儿听后才能展开想象,有想跳舞蹈、爱跳舞蹈的欲望。音乐形象且生动具体,幼儿才能理解,只有音乐与舞蹈相辅相成,才能保障舞蹈的艺术性。
  3.动作的创编
  幼儿舞蹈的动作应从幼儿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出发,不应过于繁琐、过于复杂,应适合幼儿的接受能力。老师示范动作要准确,节奏要鲜明,要有充沛的感情。在教幼儿学习新舞蹈时,一定要讲清动作的要领。不能只图快而一下教很多。由易到难,引导幼儿创编,孩子在观察中积累了素材,这样在创编动作时就有了一定的经验,并试着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们,教师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把观察的重点放在观察形态、动态、神态上。让幼儿先编单个动作,然后根据这一信息,展开联想的思路,创造出变化的相似动作。其次,引导幼儿一小句、一小段地创编,让幼儿掌握创编活动的渐进性、顺序性。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集音乐感受、身体动作、节奏变化、感情表达于一身,因为舞蹈不仅有形体(头、手、足、胸、腰、臂、腿等)的动作和位置(上、下、左、右、前、后、高、低)的变化及行、走、跑、跳等多种变化,而且还有感情、表情和节奏的多种变化。经常对幼儿进行舞蹈训练和表演,必然促使幼儿努力去记忆、观察、联想、模仿和体验、感受动作变化所表达的感情意义。通过舞蹈的生动表现和情节变化,启发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可以锻炼和提高幼儿敏锐的反应能力和自我身心、动作等方面的协调能力,可以提高幼儿的表情和内在表达能力,有益于智力的开发。
  总之,让孩子从小学习舞蹈,有利于培养孩子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开发孩子的智力,以及培养孩子优雅的气质与良好的品位,与此同时,还可以发挥孩子的想象空间,促进其创造性的思维和交流合作的能力的提高,为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因此,舞蹈在幼儿早期教育中是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手段。
  〔责任编辑:李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661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