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班主任对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邹春丽

  摘要: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已成为班级、学校、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笔者通过对该群体的概念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从班级和家庭两方面入手,提出了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 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 成因 转化策略
  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是班级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笔者想通过对其特点和成因的分析,探寻转化这一群体的有针对性的规律,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两方面分析解决策略,为班级管理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
  一、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概念及特点
  班级中往往存在着非正式群体。所谓非正式群体,也称自然群体,是指在无正式规定下由学生自发而形成的群体。这种群体的成员间带有明显厌学情绪,他们经常有意无意地与班集体产生利害冲突,喜欢结伙在课堂上搞恶作剧,控制班级或学校的活动,与任课教师、班主任暗中对抗。①
  二、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成因
  反班级型的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主要受两方面影响。
  (一)学校教育方面
  首先,相似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相似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是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心理基础。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提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父母、老师的依赖性更强烈些,而到了中学,青春期来临,学生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喜欢从对家庭的依赖中独立出来,在班级、同学中寻找归属。因而,他们渴望社会交往,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可是一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各方面表现不佳等原因,往往在学校或者班级里不被认同。在班级里,他们没有归属感,长期受到正式群体的漠视。归属感的缺失,让他们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的同时,在相似的伙伴中寻找理解和归属,继而形成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
  其次,教师、同学贴“标签”。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往往有一个共同特点:成绩差。为此,有的老师、家长甚至家长给他们贴上“差生”的标签。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以教师对他的期望的方式来回应老师。学生如果感受到老师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自然会有很高的自我效能感,即便遇到困难也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愿让教师失望;反之,那些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往往容易破罐子破摔。他们常常抱成一团,犯错一起犯,弄得老师头痛,家长生气。这也是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形成的思想根源。
  (二)家庭教育方面
  中学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时,父母正是三四十岁,年富力强的时候,工作和家庭的压力往往使之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需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少年有着寻找朋友的渴望。他们成长中的困惑得不到家长的关注,只能从有相似心理困境的学生哪里寻找关爱,在彼此的相互理解、相互同情中寻求安慰与支持。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发现,班级里那些叛逆的孩子大多数有个不和谐的家庭。有的是父母离异、有的是父母出去打工自己留守在家里。此外,许多家长也爱给自己的孩子贴标签,轻易数落自己的孩子,也愿意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做对比,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表现不好时,用病理性语言进行斥责。久而久之,孩子的自卑心理越来越严重,家庭这个港湾也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归属感。孩子在关爱和归属感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叛逆性格就逐渐形成了。这样的孩子与相似处境的孩子结成伙伴,以满足归属的需要。此外,他们也喜欢把自身的叛逆表现出来,继而形成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
  三、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策略
  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任务不是那么轻松的,转化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主要从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两方面谈谈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转化策略。
  (一)从班级管理上入手
  首先,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评价观。对于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要对其实行积极的转化。班主任要做的是因势利导,塑造科学的成功观、评价观。现实中,非正式群体中往往都是所谓的“差生”。许多差生也许并不一定能力不行,而是害怕努力失败后被同学嘲笑,努力了也没有如愿。为了寻求保护,干脆“破罐子破摔”,放弃努力。这也根源于学生们的成功观和评价风气。教师要告诉同学们,努力了就是好样的,成绩的好坏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此外,要让学生学会“为他人鼓掌”,让学生们善于寻找差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差生认识到自己也有优秀的一面,从而使差生们尽可能少地受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的困扰,从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进步提高――而不只是一味地破罐子破摔。此外,还要鼓励差生不过多地与同伴比较,而应提倡学生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差生的成功观、评价观转变了,其反班级的心理态势就会消减很多。
  其次,发掘闪光点,利用期待效应,弱化标签效应。光有开放科学的评价观是不够的,班主任还要积极实现对差生的现实转化。这种转化,不光该立足于成绩的提高,更该着眼于他们潜力的发掘。不光是老师,许多学生都爱给非正式群体的差生贴“差生标签”。笔者认为,贴标签也许没有错,但是如果为学生贴的是消极的标签,就是教育的失职。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要是教师为每个学生都贴上积极的个性标签,培养学生自信,这样要好得多。要想为学生贴上积极的个性标签,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细心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只有了解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能为学生正确地贴上积极标签。积极标签,实际上,既是一种承认,又是一种期待与鼓励。班主任要协调各个任课老师和学生,积极发现学生闪光点或是潜能,从而给他们贴上积极标签。如果是细小的闪光点,通过这样的发掘,学生会自觉地扩大深化。对于这些有着强烈对抗情绪的学生来说,用放大镜来看他们的“闪光点”,是打消他们对立情绪的第一步;而若是很隐性的闪光点,通过积极的个性标签,学生起码有了一个行动的方向标,某种程度上接受了期待与暗示。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期待效应”。“期待效应”认为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他人潜意识作用的影响。当你给予他人某种期待时,对方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你的影响,进而向着你为其设计的方向发展。②有了积极的个性标签,会使他们充满生活的激情,弱化反班级的消极情绪,促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人格得以完善。从而在自信中快乐成长。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树立科学的评价观,还是贴上积极的标签,班主任要注意同学间的作用力,即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情谊。因为相比教师的评价,也许差生们更需要与在意来自同伴间的温暖与鼓励。这样做使他们归属的需要得到满足。   (二)从家庭教育入手
  笔者认为,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孩子们,其家庭教育中一定有许多缺失的地方。但最大的缺失就是欠缺对孩子积极心态的培养与塑造。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孩子往往容易悲观。这与家庭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要想让孩子自信,家长们自己首先得相信自己的孩子。班主任应该引导家长科学地评价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当孩子考试失利时,教师应该把告知家长孩子的暂时失败转化成肯定孩子这次考试进步的地方;在与家长平时沟通时,把对自己学生成绩的过分关注,转移到对其他方面的进步上。这样,家长和教师会树立起科学的成功观,继而也会全面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弱化,慢慢地消除害怕失败的心理,敢于改变,从而走向成功。因此,班主任应该积极联合家长,共同给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形成积极心态的家庭环境。
  总之,班主任面对反班级型的非正式群体,既要做到对每一位非正式群体里的成员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又要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鼓励所有学生树立科学的评价观,让他们发现积极的自我,促进其自信心的形成和潜能、特质的发展,又要鼓励学生积极去缩小差距,让学生知道怎样可以做得更好,激励学生向高水平目标迈进;同时也不能忘了关注学生家庭。引导家长用科学方法评价孩子、关注孩子、培养孩子,从而真正实现反班级型非正式群体的积极转化。
  注释:
  ①王玉霞,付廷奎.关注班级中消极型非正式群体[G].基础教育研究,2010(10).
  ②郑小兰.告诉别人,他会成为你想象中的那种人.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9,09.
  参考文献:
  [1]沈从峰,李锦,吕从坤.学校不可忽视的德育“死角”――青少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现象透视[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6(01).
  [2]齐国民.学生非正式群体“领袖人物”特点分析及教育[J].天中学刊,1998(01).
  [3]李文芬.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心理成因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2(S1).
  [4]杨立君.浅谈青少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及特征[J].学术交流,1994(02).
  [5]林凤权.谈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及其管理[J].北方经贸,1998(06).
  [6]陈国军.正确看待和引导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J].河南教育,1996(11).
  [7]章泽.关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社会测量与教育[J].学术界,1995(03).
  [8]郭有飞,王伟.在班级管理中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J].当代教育科学,2003(09).
  [9]何素萍.班级非正式群体及管理[J].湖南教育,1996(04).
  [10]张成有.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管理艺术[J].班主任,2004(03).
  [11]金盛华,宋振韶.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5).
  [12]罗贤君.学生偏差行为的处理方法[J].湖南教育,1998(08).
  [13]马志国.班级群体结构最佳整合初探[J].教学与管理,1996(05).
  [14]段纪录,王来金.班主任工作中的辩证法[J].教学与管理,1997(03).
  [15]杨华.“非正式组织”及其对大学生管理教育影响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
  [16]秦晓玲.社会排斥与自我内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8975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