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冯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在谈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首要的一条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使“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成了这场改革的亮点。
  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生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改中认真学习,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一、选取现实情境,使学生爱自学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结合知识的特点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进而真正喜欢数学。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我一首学生非常熟悉、而且非常有趣的数青蛙的儿歌作为学生的素材,由此,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为揭示课题做了自然有效的铺垫。
  二、鼓励大胆猜想,使学生爱思维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让每个学生在已学得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对问题的结果进行大胆的猜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会有什么特征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会有什么样的特征,这时学生的猜想是一种直觉,没有深层次的思考。但是有了猜想,就会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学生的思考有方向,学习有方法,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3的倍数和2、5的倍数的特征有所不同,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凸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层次不等的每个学生都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三、提供操作材料,使学生爱动手
  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小学生共有的特点,不管什么事他们都愿意自己去试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多种感官的参与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让学生“动”起来,去主动寻求、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让每一位学生收集见过的和学过的图形,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感受并总结出轴对称的特征,然后让学生动手剪、折、创作出各样的轴对称图形,以对轴对称的特征更加巩固,并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美丽。在学生探索、研究的整个过程中,由于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创设的问题,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学生还通过自主探究,学会了数学思考,在活动中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创新意识,培养了他们的探索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给学习方法,让学生爱探索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自学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当学生通过探究,终于解决一个对他们来说新奇和富有挑战的数学问题时,他们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就感,就会产生再次体验的愿望,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小学生的学习还是局限于教师怎样教,他们就会怎样学。因此,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不要只考虑自己怎样教,还要考虑到学生如何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得到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理解了的,才是受用的。
  五、重视学习过程 让学生爱交流
  课堂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就要善于精心设问,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要做到这样,教师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有适当的难度,使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在每一次的跳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不停的锻炼与提高。同时,在新知的学习中,尽量避免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要敢于放时间给学生交流探讨,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表露出来,让学生说出是怎样想的,对于他人提出的观点有何不同的意见或补充等。交流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学生不完整或有错误的想法,以免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加以引导,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主动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反馈学习效果 让学生爱展示
  传统教学主张以教师为中心,而自主学习以学习为中心。在反馈学习效果的时候,传统做法是教师总结,学生认真听,如果把这种机会交给学生来做,是一次极好的自我反思,它使学生的知识、思想和能力都得到提高,提炼了学习方法。在课堂上,我们要经常问一问学生:“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无疑是引发学生对学习的自我反馈,这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如:学生可以体会数学的连贯性、多创性,以及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使得现代社会越变越好。这种体验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成效很有帮助。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学起来。只要学生能懂的,就不要再讲,只要学生自己能够领悟的,就不要再作多余的分析,让学生自主活动、自主探索、自我展示。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思考,去发现和创新,才能为今后的继续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江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5998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