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小学美育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胜廷

  摘要:学校教育工作是众多学科的交叉结合体,美育则是架设在学校教育工作与众多学科间的一道桥梁,在德育工作中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美育是实施德育的桥梁,是德育的深化和具体化。德育是养成个体的品质、思想、行为,它所要承担的是受教育者理性的教育内容。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对个体的审美情感体验与认知力及审美知觉敏感性的培养与陶冶,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层面,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使美育得到指导和升华,从而使审美意识更具思想性和哲理性;美育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由此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作用,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
  关键词:美育 德育 途径
  小学美育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德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新课改下的美术课程被赋予了浓郁的人文色彩,极其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道德人格的养成。学校教育工作是众多学科的交叉结合体,美育则是架设在学校教育工作与众多学科间的一道桥梁,在德育工作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学校的德育往往只注重采取单向的灌输和施教,较少考虑学生的现实道德需要以及德育内容本身的可接受性,这是造成学校德育工作虽然着力不少却收效甚微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融善于美、美善并举是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德育与美育的关系
  美育是实施德育的桥梁,是德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从中西教育史上看,融善于美即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思想渊源和学理依据自古以来就有机地联为一体。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非常重视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的统一。孔子认为,诗、礼、乐三者是统一的,诗、乐等美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到了近代,更是将德育和美育相提并论。比如,王国维根据西方近代心理学原理,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和美育,认为“三者并行逐渐达真善美的理想,又加体育,便成为完全之人物”。教育家蔡元培是第一个把美学原理应用于教育的人,发表的《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了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即体、智、德、美四育)五项教育方针。在西方,苏格拉底便以善论美;柏拉图则明确地把“道德与审美视为同一种价值”,主张美和善的统一说;亚理士多德也认为“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一种善”,因而他十分强调音乐的陶冶、净化功能。近代以来,德国美育的创始人席勒提出,“美育”的初衷便是通过美育来挽救被大机器生产所扭曲肢解的人性和片面发展的人,进而拯救整个社会。强调“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强调美育对于提高人的道德水平的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非常重视教育过程中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他们的思想对我们今天融美育于德育之中,以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德育与美育应密切协调,共同育人
  德育是养成个体的品质、思想、行为,它所要承担的是受教育者理性的教育内容,致力于调整和发展人的道德意识,建立有序、有礼、有节的人际和谐关系,使人对善恶的原则界限具有准确的把握,并能够用一系列社会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这才是德育的本质属性。
  德育给美育以丰富充实的内容,保证美育的正确方向,使美育得到指导和升华,从而使审美意识更具思想性和哲理性;美育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由此达到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作用,通过美并利用美进行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德育的任务是塑造人的灵魂,人的内心世界是最丰富而又最易变化的。塑造人的灵魂,雕琢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件非常艰巨和复杂的艺术创造,用简单呆板的说教方式是不能奏效的。因此,进行德育工作,既要有思想性和逻辑性,又要有情感性和形象性;既要言之成理,以理服人,又要融理于情,以情感人。美育与德育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美与善是一对亲姊妹。”
  三、实现德育与美育完美结合的基本途径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美育和德育是相互融合的。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将美术活动大体分为欣赏和创作两大类,在各种美术活动中,我们都可以挖掘德育因素,通过一定形式,进行德育渗透。
  1、张开童眸,在欣赏美的过程中渗透德育。直观性是美术教学的一大特点,学生通过对直观的艺术形象的感知和欣赏来认识世界,认识美和善。美术欣赏的内容包含很多,有绘画、国画等。通过欣赏课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艺术情趣,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在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欣赏以及教师对艺术作品生动仔细的讲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陶冶了情操。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2、动手实践,在创作美的活动中渗透德育。首先在绘画创作和训练中渗透德育教育。小学美术的绘画课占的比例最多,在上绘画课时利用绘画课丰富多彩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进行写生课教学时,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启发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中各种美丽的线条,领略大自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爱大自然、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并逐步学会环境保护的常识,增强爱护环境意识,培养学生从小对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其次在手工艺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手工艺制作的种类很多,有纸工、泥工、布艺、平面造型、软金属材料造型、植物材料造型等项目。教学生制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还要对学生进行爱艺术、爱劳动、爱人民、爱集体的高尚情操的培养。手工艺教学还能促进学生眼明、手巧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他们耐心、细致、整洁、有计划的学习习惯。
  小学美术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美术教学之中。充分挖掘美术教材的德育因素,巧妙将德育渗透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孩子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既得到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又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也培养了学生的优秀品质。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成为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1、杨以燕《小学教学研究》1990年11期《浅议德育与美育的关联》
  2、韩立君《学校德育与美育的统合问题初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0386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