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校教育模式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荣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文章对工学结合下高效教育模式的现状和时代意义进行研究,并针对工学结合下高校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帮助高校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校 教育模式 构建
  [作者简介]谢荣(1980- ),女,河南南阳人,南华工商学院体育艺术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广东 广州 510507)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042-02
  工学结合即高校要求学生把在校学习与到企业进行实践结合起来,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有效地运用到企业的实践中,使得学生能够成为工学相长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种教育模式把国际教育的普遍规律与中国的职教特色相结合,使得工学结合这种教育模式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工学结合下高校教育模式构建的现状
  传统的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只强调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很少去引导学生去进行实践。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不仅不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还使得学生更容易忘记所学的知识。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就是根据大脑的性能来构建的。但是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也并不是完美的,还存在一些弊端:
  1.实践教学形式化。许多高职院校都采用了工学结合这一教育模式,但是都不可避免地出现教学形式化,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学生本身对待学习就处于形式化的状态。许多大学生认为只要有一个毕业证就容易找工作,一切都不用担忧了。因此,他们在平时的考试当中作弊,以此拿到所谓的“好成绩”,对待实习也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认为只要熬过实习阶段,拿个实习证明便可。许多实习生并没有真正融入工作状态,还是爱玩的心态。第二,现在许多高校招生只注重数量而忘却了质量,不管学生是否认真学习和实习,只要学生能达到学校所设下的绩点要求便给予毕业,这种只注重形式的教学模式就算构建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也无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实践教学的积极效应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模式虽然已经开始注重实践教学,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在依旧很偏向理论教学,学校安排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时间大大多于学生实践的时间,短期的实践并不能够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充分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学生不能够真正理解知识与实践结合后的产物。
  二、工学结合下高校教育模式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的高职教育应该是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自身发展的目标,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当以培养出具有技术应用能力的人才为主线。为此,学校对毕业生的要求应当是: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适度对毕业生进行基础知识理论传授、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高素质。为此,各大高校应在工学结合下积极探讨教育模式相关构建对策:
  1.建立健全教学体系,实施多元化教学。为了实现高校新型的教育模式的构建,各大高校必须要坚持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建立健全教学体系,将传统的形式化教学转化为多元化教学。首先,转变学生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从而为实践教学打下重要基础;其次,教师要转变“单纯传授考试知识,学生埋头死记”的传授方法,扩大其教学知识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培养;再次,各大高校要对毕业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完成所修学分绩点标准的基础上,也要对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有相关的要求,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最后,由注重理论教学向注重实践教学转变,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从制度上对学生全面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除此之外,在同样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由于专业不同,具体的实现形式也是不同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由于职能性较高的专业是靠技术娴熟来取胜的,因此,必须靠顶岗实习、实战演练来培训学生。而对于职能性不高的专业课,则要依靠各种各样的形式与载体来进行培训,逐渐掌握每个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来配合好教育方案,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并能够成功地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价值、伦理法治等知识的传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高校教育模式建设进程。
  2.丰富教学内容,努力构建符合专业、职业发展的教学内容体系。以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为背景,各大高校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作能力,加大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占比重,以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完善、丰富教学内容体系,并根据专业设置的不同,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拟设相关的职业岗位,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深学生对不同职业岗位的了解,从而更快地抉择出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各大高校要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有效划分学生的学习重点,如在大一、大二学年,课程设置可适当向理论教学倾斜,为学生的技能培养奠定理论基础,到大三、大四学年,课程设置要着重于学生的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培养,创造时机让学生与社会提前零距离接轨,从而以时代人才需求为标准更高地要求自己。除此之外,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根据学生自身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进程,确保学生知识和技能全面共同发展。
  3.深化校企间的强强联合,注重实践教学进程。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理论知识学习和实战演练两个方面都应成为衡量高校发展质量的元素。从我国各大高校发展现状来看,高校普遍理论知识学习方面表现相对比较突出,为了改变此现状,各大高校要积极深化校企联合,注重实践教学进程,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首先,各大高校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一个优良的技能训练基地,企业起协助作用,充分利用校园这一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强化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培养毕业生较高的职业素养。其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技能训练,根据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调整训练进程,确保学生技能掌握程度跟上学习进度。再次,花费一定的资金专门聘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教学和开讲座,让学生更进一步感受企业魅力,了解企业所需人才,从而明确方向,努力提高自身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训练基地。与此同时,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摆正自身学习的态度。学生应努力配合老师,遇到问题积极请教,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身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构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时代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再符合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要求。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却恰好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工学结合培养出来的人才之所以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因为学生不仅是有文化知识的高素质知识分子,还是具有很强的应用能力的高端人才。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飞快,这样的态势就决定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如果大学生毕业以后能够马上应用到社会,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那么这样的人才就是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的。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的人才不仅可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引领时代的进步。21世纪的经济是知识经济,拥有更多的知识、人才,就有更多的力量。一个国家只有不断培养人才,不断积蓄力量才能爆发,才能不落后于世界各国,也才能得到长远发展。工学结合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模式,更是一个国家得到长远发展的有利途径。各个高校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采用“工学结合”这个教育模式来培养出具有高端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辜川毅.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有效模式[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1).
  [2]姚芬.高职校企合作模式下德育工作特点探析[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3]曾凡稳.“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3).
  [4]朱明.探索校企合作之路 破解专业建设难题――我院安全防范系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072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