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014年课标卷理综(Ⅰ)物理试题评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北春

  为了迎战高考、科学拟定备考策略,本文评析了2014年全国课标卷理综(Ⅰ)物理试题(适用地区:江西、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指出了物理试题的命题亮点,分析了高考考点的难易度、选材方向、题型要求,并提出2015年备考指导。
  一、整体分析
  试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稳定、务实、求新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从试题结构上来讲,力学和电磁学等主干知识仍是考查的核心。实验题“一力一电”突出考查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选做题均衡平稳。试题涉及的知识点不偏,考查形式不怪,有利于考生正常发挥。
  1.依据考纲,突出重点。在知识点考查方面的重点内容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比如24题考查了多对象、多过程的一维直线运动,从力的平衡扩展到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定律)等。对于静电场的考查也从单纯考查电场力的性质,扩展到侧重电场能量的性质(如21题和25题)。25题的考查也从往年单纯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以及电磁感应现象扩展到带电粒子在复合场(重力场和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及其能量关系。考题涉及的内容完全涵盖在2014年《考试说明》要求的范围内,并且对于《考试说明》的变化,比如半衰期等内容也有所体现。
  2.联系实际,注重基础。试题情境关注生活、生产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联系社会重大事件和当前社会热点。比如17题,把小车上连接小球的细线换为橡皮筋;18题,把原、副线圈装置放在同一个铁芯上并用图像展现可能出现的感应电流形式;第19题,考查天体的运动,以木星冲日、火星冲日等天文现象考查了天体运动中相距距离最近、最远问题及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基本理解;第24题,考查刹车“反应时间”问题。
  3.注重探究,体现特点。实验题“一力一电”突出考查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试题继续突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实验试题占分比例稳定,实验题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所考查的实验在强调结论的同时,不仅注重对实验技能、实验过程、实验方法的考查,还侧重于从实验原理、数据处理、实验误差的分析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上进行考查,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4.能力立意,回避难点。试题努力设置新的物理情景,要求考生理解题意,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并能熟练使用数学(包括代数运算、平面和立体几何、三角函数、图形和图像等)方法,分析和判断相应的物理问题。注重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注重对考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解能力、实验能力、逻辑与数理推理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总之,试卷体现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考查特点,注重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命题思路和能力立意的命题宗旨。试题素材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源于生活又紧密结合高中物理实际,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不偏不怪。
  二、考点分析
  考查形式与以往新课标考查形式相同,8道选择题,2道实验题,2道计算题,选修部分各为一道选择和一道计算。
  1.选择题部分
  选择题部分题目注重基础概念的理解以及基本定理定律的理解,总共8道选择题,5道单选,3道多选。分别考查了电磁感应产生的原理、磁场对电流的力的作用、安培力的概念、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系统具有相同加速度的连接体问题、电磁感应结合楞次定律图像问题、万有引力与航天、水平面内圆周运动以及点电荷电场中的电势及场强特征。
  2.实验题部分
  第一道力学实验题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该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车,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对于实验我们要清楚每一项操作存在的理由。比如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这个问题我们要从实验原理和减少实验误差方面去解决。第二道电学实验题为安阻法测量电源电动势及其内阻。本题考查了求图像函数表达式、电表读数、作图像、求电源电动势与内阻问题。应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是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要掌握描点法作图的方法,要会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
  3.计算题部分
  计算题部分出题风格相比以往有所简化,其中第一题为人教版课本例题的改编。考生要知道反应时间内认汽车为匀速,之后汽车才做匀减速运动。所以安全距离就包含有两个部分:反应时间内的距离和实际刹车距离之和。第二题考查了小球在重力场的平抛,以及带电小球在重力场和电场的复合场中的抛体运动。
  4.选修部分
  选修3―3部分,第一道选择题主要考查的是理想气态方程,以图像形式考查了物质的量不变的情况下压强、温度与体积变化之间的关系,只要考生能够理解理想气态方程PV=nRT,此题就很容易解决。第二道计算题目考查的仍然是理想气态方程问题,只不过与活塞运动力学相结合。
  选修3―4部分,第一道选择题考查了机械波的图像与机械振动图像问题综合应用。第二道计算题目考查的是光的全反射及光的折射问题,其中第一问,光的全反射是常见考点,第二问,看似没有见过,实际上是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变形。
  选修3―5部分主要考查了天然放射现象,以及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问题,其中天然放射现象中考查了半衰期问题。第二道大题考查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这两部分是考纲中提出能级要求较高的考点。
  三、2015年备考指导
  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夯实基本功。做好系统的基础知识复习,在理解的基础上,以核心概念或规律为主线,如力学中的加速度、功和v-t图像和牛顿定律、动能定理等,电学中的电场强度、电势能等,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梳理串联,将最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构建物理基础知识网络;物理学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与能力,以受力分析、运动分析为依托,形成在过程或状态中分析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与能量转化情况的物理能力结构。
  2.要加强实验、重视实践、突出原理。从实验原理、器材、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几方面入手,不仅要知道仪器的原理、读数和使用方法,更要善于运用物理知识和实验的基本技能解决情境新颖的实验问题。对于设计性实验,可以从最基本的原理、方法入手进行创新变通或整合,归纳几个常见思路,例如电学实验,可以“伏安法”为核心,对各种电学实验进行归纳,力学实验可以“纸带法”为核心归纳整理,寻找共性。
  3.要加强综合能力训练。在对物理综合试题的求解时,要学会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将复杂的物理情境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物理过程,将一个综合性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通过对试题的“大题小做、各个击破”,注意培养审题和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4.要加强数理结合能力的训练。数理结合能力的训练,首先是运用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和指数对数等基本数学运算条能力的训练;其二是几何关系、函数关系在物理推理或运算中的灵活运用;其三是数形结合与转化的解析几何思想与方法在物理推理及运算中的熟练运用,特别是解读图像的曲直、斜率、面积、截距和拐点的物理意义,最重要的就是将物理模型转化成数学模型的方法的熟练运用,如列、解方程组,并简化方程组或简化方程组的求解过程。
  总之,复习时把高考要求的重要知识、方法和技能,以专题的形式加以梳理和剖析,体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境界。考场如战场,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只有科学备考,才能在高考竞争中“一览众山小”,独立鳌头。
  (作者单位:安徽怀宁县高河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266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