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维审

  教了十几年数学,我一直没有搞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
  三年前,我曾经参加过一次级别比较高的教学论坛活动,其中最吸引人的环节是由三位特级教师演绎的“同课异构”活动。记得很清楚,三位特级教师讲的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这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探索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判定定理,并能够利用定理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不知道是“不约而同”,还是“相约而同”,三位特级教师都把出彩点放在了判定定理的探索上。
  第一位特级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四根长短不一的木棒,让学生想办法把它们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详细讲解了活动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因为规则中几乎涉及了操作的主要步骤,学生很快就按照老师的意思把木棒围成了平行四边形。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了一通表扬之后,便开始让学生说明自己拼接平行四边形的依据和理由。回答问题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能够熟练地说出来还没有推证出来的定理内容,以至于老师不得不一次次把学生“拽回”还没有学习定理的状态。
  第二位特级教师,则是规定学生只使用直尺和圆规,在白纸上想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说明自己画的图形为什么是平行四边形。
  第三位特级教师的方法更是吸引人,一上课就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硬纸板撕坏,让学生想法把这个平行四边形还原出来。
  这两位老师都没有给学生做任何的解释和约定,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一时间,整个课堂变得热闹起来,学生按照学习小组围在一起,画的画,拼的拼,把自由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两位教师的课堂也有了同样的结果:学生在解释自己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时,使用的依据几乎都是已经学过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位老师不得不一遍遍追问:除了定义,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最终,几乎是在老师的“明示”下,学生才一点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三节课,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没有讲完定理的探索,更不要说定理的运用了。当然,我们不能根据一节课有没有完成预定的内容来衡量课的质量,但是这三节课总是给了我一种异样的感觉,让我更加弄不明白: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下面的小故事。
  1928年,梁思成学成回国后应东北大学之邀去沈阳创办了建筑系。在东北大学建筑系草创之时,梁思成和林徽因既是组织者,又是仅有的两名授课老师。梁先生特别注重启蒙教育。开班第一课,他先在黑板上一笔画了一只小狗,问大家这是什么?大家齐声答狗。又在小狗的旁边画了一座与小狗大小差不多的小屋,问学生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狗窝。他又在狗的旁边画一个大的屋子,再问学生是什么,学生都说是房子。梁思成笑了,说“狗窝”和“房子”,一个是狗睡觉的地方,一个是人居住的地方,这就是“尺度”的含义。大师就是大师,一个难以用语言轻易讲通的抽象概念,就在谈笑间烙印在记忆深处了。
  大师的这节课,让我对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有了一个新的解读:真实,简单,有趣,好懂。如果这个要求还太高,那我们至少得守住这样的底线:别把浅的讲深了,把真的讲假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134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