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初中生语文语感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1世纪是中国教育改革新世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号角声,我们语文教学改革也成为教改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尤其在初中语文教学目的上有了针对性,“语感”成为热点,可以说语感教学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之一。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生语文语感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感;培养
  
  初中阶段多注重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对于综合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激发他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化的兴趣具有重要而长远的实际意义。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培养方法。
  
  一、诵读中语言知识的积累
  
  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中学语文教学应该以积累性阅读为主,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首先要有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更高的层次便是创造。没有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深刻地理解语言、表达语言。比如说《红楼梦》第48回,写香菱学诗,去拜黛玉为师。黛玉说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启、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后又接着布置作业:“我这里有《王摩谙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庚、鲍等人的看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个诗翁。”果真如此,香菱自然是个好学生,废寝忘食地学习,终于有所领悟:“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无理,想去却是有理有情的。”这已初步具备了语感能力。
  
  二、品读中意象的积累
  
  巴金先生说:“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正如牛顿沉于实验研究而误把怀表当鸡蛋煮了一样,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已全身心地投入作品,于是我们就会发现凝聚着作者情感的客观物象。“意”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象”则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每一语言符号,都指向特定的事物,代表特定的意义。读者脑中的意象是被词语唤起的表象,意象活动也始终伴随着创作过程和解读过程,是进一步分析研究作品的基础。作者全身心投入意象,正是他们情感的契合和感觉的迁移。读者凭自己的语感与作者借助于作品这一媒介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正是个完美而和谐的境界。
  从阅读角度来说,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意象形成的快与慢正标志着读者感受力的高下,这在古诗词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是客观存在的“象”,它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完美结合,铸就了诗词独特的风韵。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惯用意象。例如:在古诗词中,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于是就有诗云“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月亮代表思乡之情,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鸿雁是传书的信使,如“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松是坚贞不屈、高洁的象征;柳,折柳相送表惜别之情;莲是爱怜的象征;梧桐是悲伤凄凉的象征,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n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作为初中生,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大大影响了想象力的有效发挥,影响了意象组合的准确性、完整性,妨碍了语言感受力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感受力,丰富他们头脑中的意象积累,最主要的途径即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教师通过精彩的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学生沉浸于作品之中,积累“相似块”的信息,丰富头脑中的意象,才能在新的作品词语的刺激下形成准确而鲜明的新意象。
  
  三、直接生活经验的积累
  
  培养语感的首要因素是积累生活经验。因此,语感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叶圣陶先生就十分重视生活经验对语感形成的重要作用,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检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的丰富的了解力”“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得越深切。”
  例如,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文中有一句话:“‘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当我们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生活中母亲的手是温暖、细腻的,母亲细心的呵护、关爱正如这春风般温暖人心呢。又如读到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天可真凉了…”那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时,如果不能联系生活经验去体味,即便老师告诉学生这“了”字应念高音,声音要拖长,学生如果不联系秋季特有的寂寥、萧瑟,怕也是难以体会“了”字的情韵。莫怀戚先生的《散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的教学中同样需要教师将学生引导到生活中去,找现实生活的影子。
  总之,初中阶段多注重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对于综合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要求我们广大语文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以便更好的培养初中生语文语感能力。
  
  【参考文献】
  [1] 蔡澄清著. 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9
  [2]倪文锦著.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潘新和. 语文课程“语感中心说”之浅见[J].福建教育,2004,1
  
  作者简介:王良平(1975.1--),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庙塘完小中文教师,中教二级,大专学历
  
  责任编辑:王轶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5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