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生生物学课堂参与的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小敏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初中生生物学课堂参与情况的调查及分析,提出了可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改进教学形式等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堂参与 调查研究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使学生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课堂参与”是学生对教学活动的能动性作用过程,包括学生主体的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1]。其中,学生主体的行为参与是最主要的形式,具体包括课前的预习,课中的思考、提问、倾听、举手回答问题、参加讨论、记笔记、当堂练习及课后作业的完成,等等,都可以作为衡量学生课堂参与的具体指标。近年来,课堂参与已成为国内教育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但有关初中生生物学课堂参与的研究还比较少,人们对于初中生生物学课堂参与情况、存在问题、解决策略等还知之甚少。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及教育观察等方式,了解目前初中生生物学课堂参与的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提高初中生物学科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初中生生物学课堂参与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笔者在查阅并分析、整理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学业成绩、性别、班级角色定位、师生关系、社交退缩、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课堂参与影响七个方面编制调查问卷。研究对象为初中各年级270名学生,其中男生126名,女生144名;生物学科成绩优秀生为94人,中等生为126人,学困生为50人。学生成绩以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考试成绩为标准划分,个别访谈的对象按最大差异原则随机抽取初二年段12名学生。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生物学科学习成绩与课堂参与的关系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成绩优秀生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问题的回答;而多数中等生、20%的学困生则认为自己在生物学课堂上很少会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但大体还能跟上课堂教学进度;有80%的学困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经常走神或开小差,很少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效果不佳。大部分优秀生能主动完成家庭作业并及时预习新课,35%的中等生能做到这一点,而学困生仅占了12%。由此可见,优秀生具有较高的课堂参与度,中等生次之,而学困生参与度较低,学习懈怠。
  (二)性别及角色差异对课堂参与的影响
  有25.9%的学生认为男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高,42.2%的学生则认为女生参与积极性高,只有31.9%感觉二者不存在差别。在学生看来,女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略高于男生,即初中生物学课堂参与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72.3%的学生认为学生干部比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27.4%的学生认为普通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高;主要原因有:63.7%的学生认为是基于班干部的责任感,25.2%的学生则断定是因为班干部很多都是成绩优秀生,有兴趣参与课堂学习,但也有11.1%的学生认为班干部与教师关系好才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由此可见,班级性别及角色差异不可低估,这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转化学困生的重要突破口。
  (三)师生关系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
  初中生生物学课堂参与程度受到师生关系的影响。如果学生感受到的是教师的支持、关注、期望、鼓励,则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课堂;而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则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会大大降低,可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师生关系有密切的正相关。
  (四)教学方式、学习内容对课堂参与的影响
  有52.4%的学生认为,讲故事的教学方式最受学生欢迎,25.4%的学生喜欢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有22.2%的学生喜欢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方式,而纯理论式的讲授则无人问津。可见,过于单调、抽象的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接表现为课堂参与度低。大多数学生表示,他们喜欢的学习内容是能密切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和生产实践的,能直接感知的,或者是教师能以恰当的形式化抽象为形象,以问题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五)社交退缩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
  害怕出错被老师批评或怕被同学嘲笑而不参与课堂的学生分别占28.1%和23.7%,不愿参与的占14.8%,可见,这种害怕自尊心受损的心理是学生抵触课堂参与的主要原因。同时,在课堂观察及个别访谈中也发现,内向型和外向型的学生对课堂教学环境的喜好有较大差异,外向型的学生喜欢气氛活跃的课堂环境,善于与教师、同学交往,课堂参与积极性更高,而内向型的学生喜欢安静的学习环境,不善交际,外显的参与行为较少,课堂参与水平偏低,而这些有课堂社交退缩行为的学生多为中等生和学困生。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课堂参与程度比较高的学生特点是:喜欢上生物学课,对教师提问能积极作答,并有把握回答正确;善于交往,乐于表现;师生关系比较和谐,能得到教师正面的期待和支持。课堂参与程度中等的学生特点是:有较强的参与欲望,但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害怕出错丢面子;参与机会及次数比较少,课堂反应速度一般。参与程度比较低的学生特点是:学习基础较差,学习反应慢;以往的失败经历导致他们的自我成就感低,缺乏自信;师生关系疏离或紧张,认为教师有偏见,等等。
  二、提高初中生生物学课堂参与度的对策
  通过对初中生生物学课堂参与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分析,联系笔者多年的教育观察,提出以下相应解决策略。
  (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实施差异教学
  学生的差异性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在教学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个体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认识能力、思考方式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调动不同水平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储备,针对学生的差异分层教学,多角度、多层次地提问,让中等生和学困生在课堂上也能找到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通过参与体验成功,感受学习带来的喜悦,体验到课堂参与的价值,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教学的衔接点,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使个体差异成为教师课堂教学有效的资源。   2.创新课堂评价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纵向评价,避免出现挫伤参与积极性的言语,让学生看到自己和过去相比是进步的,从而增强自信心。教师在学生的错误回答中,可多用一些模糊评价,如“这样回答不确切”、“你的回答再全面一些就更好了”、“再仔细想想还有什么更好的答案”等语言,将评价转化成一种期待,这样既照顾学生的面子又给予学生再次思考问题的空间。
  3.培养学生参与意识
  教师应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树立“我的课堂,我做主”的观念,使参与课堂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并付诸行动,学生已具备的学习能力能帮助个体调动其以往的知识储备,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结,在参与中不断同化、顺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地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夯实知识基础,才能在参与课堂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体验和感悟学习过程,变“教”师为“导”师,变“教”课为“学”课。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大量研究证实: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理解、关心和支持会促进他们对学习的投入,从而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2]。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但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个体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1.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要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出色的教学技能、娴熟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教育学生,更要以高尚的品德修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大方的作风仪表、严谨的治学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欣赏自己、钦佩自己,发自内心地愿意和老师亲近,乐于接受教导,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教师课堂的各种教学活动。这种散发着教师个人修养魅力的“言教不如身教”的教学方式必然会起到积极的课堂参与效应。
  2.改善师生的交往方式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要建立在学生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对他们的个性、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给予理解和宽容,言语上少些命令和指责,多些建议和鼓励。在课外活动和交往中,拉近师生距离,俯下身子以朋友的姿态与学生交流,培养师生感情,真正做到关心学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教师尤其要注意开发中等生的课堂参与潜力,重建中等生的自信心;对学困生的转化更多应有耐心,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看到学生的成长过程,让学生能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和信心。
  3.灵活转换学生的班级角色
  教师应巧妙运用角色差异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例如,可利用中等生与学困生的自身特长或其他方面的优势,在班级实行班干部选拔制或轮流制,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班级管理,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利用学生的自我期望影响学习行为。同时,能为更多学生提供和老师交流的机会。这种建立在平等、民主基础上的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课堂上的“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为中等生和学困生的顺利转化及长远发展提供沃土。
  (三)改进教学方式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课堂参与形式能帮助学生逐级、多层次地递进学习,教师应不断改进、更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1.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课堂参与水平,首先要让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产生兴趣,尤其是要让学生产生课堂参与的欲望。有趣的教学内容、新奇的教学方法、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提问等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的思维紧紧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情绪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起伏不断高涨起落,激发课堂参与欲望,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2.创设信息丰富的知识情境
  随着电教化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可视化,模拟一些实际操作始终难以进行的实验,不仅有利于表示和传递教学信息,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生命世界、生命活动的直观信息,创设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知识情境,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参与热情。
  3.合理组织教材
  教师应在认真解读初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整合、提炼与升华,合理组织教材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形式加以呈现,鼓励学生课堂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并留给学生适当的拓展空间,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发现生物学的规律,经历知识形成和建构的过程,让枯燥的生物学概念及原理的推断过程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总之,教师应了解学生课堂参与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参与课堂的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曾琦.学生课堂参与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对学生参与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8:23-25.
  [2]曾慧芳.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0,3:12-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5055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