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样本阅读”到“全息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金涛

  【摘 要】从“样本阅读”到“全息阅读”,就是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小学语文阅读范式的变革思考。如何从海量的数据阅读中发现并建构知识,寻找隐藏在大数据中的范式、趋势和相关性,揭示语文学习的现象和发展规律,以及可能的教育应用前景,迫切需要我们必须拥有非常好的数据洞察力和文化选择力。
  【关键词】大数据;样本阅读;全息阅读;范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1-0029-03
  【作者简介】王金涛,江苏省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6),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大数据”时代,阅读文本就是阅读信息;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搜集、整理、分析、利用“数据”的过程。“全息阅读”顺应“大数据”时代综合化教育的潮流,根据人与言语的关系,借鉴全息理论构建了一种崭新的阅读范式,并直接影响阅读形态的变革与发展,表现如下:
  一、文本解读:从“苛求精确性”到“追求不确定性”的转变
  “大数据”时代,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成为可能,学生对阅读资源的全面完整的拥有将成为常态,并主导他们的阅读思维。“当我们拥有海量即时数据时,绝对的精准不再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1]“大数据”时代,只有正视文本解读的不确定性,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以各自适合的学习方式与节奏进行阅读。
  1.文本不再是单一“选文”,而是多元“大数据”。
  视野即世界,信息即知识。“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的涌现,使阅读不再局限于单一“选文”。一篇课文讲一两个课时的时代应该过去,用选文做例子进行“全息阅读”的“大数据”时代已来临。
  “大数据”时代,每一个学生都应有自己的“选文”及阅读范式。阅读苏教版六上《钱学森》,“百度”一下,文本、图片、音像等瞬间构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对此,我们必须迅速改变阅读思维――把原来一篇课文当做一门课程来教,进行“全息阅读”,形成对钱学森的“全认识”,这也是“选文”在“大数据”时代仍然存在的价值体现。
  “全息阅读”视“样本”为“总体”,即“样本=总体”。尽管很难做到,但博观约取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全阅读”意识,从而慢慢地摆脱“样本阅读”的依赖,步入“全息阅读”时代。
  2.解读不再苛求精确性,而是追求混杂性。
  受“权威”解读的束缚,教参、教案、课例……成为教师解读文本的主要工具,无不囿于现成的认识或结论,过分追求文本解读的精确性,这恰恰忽视了对学生领悟力与洞察力的培养,不能引导学生从海量的阅读中寻找可能隐藏的“解读模式”与认识趋势。“执迷于精确性是信息缺乏时代和模拟时代的产物。”[2]当下,只有接受不确定性,才能拥有更好的洞察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打开一扇从未涉足的“世界的窗户”。
  “词不达意”“诗无达诂”“不求甚解”等都是古人总结的经验。精确解读,也许会让学生失去从各个不同角度去阅读文本的机会与权利。《呼兰河传》,茅盾曾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一部《论语》,于丹、易中天解读也各不相同……如此多元的解读,启示我们没有理由用统一、精确的答案来束缚学生个性化理解。
  混杂性是事物存在的本性。“大数据”时代,可供我们真正利用的信息虽然只有5%,但也不能忽视另外95%非结构化的信息,或许正是这些“数据”的存在与表现,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事物的本质、本源,从而更好地进行预测、猜想与理解。“在网络时代,知识容易得到,见识却未必容易产生。”[3]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就是尊重学生的阅读猜想和阅读预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洞察力和阅读预见力。
  二、学习方式:从“在线对话”到“自组织”的建构
  “阅读范式”的变革,是一个比较彻底的“革命性”发展与演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大数据”时代,仅靠“对话”很难实现阅读素养的全面提升。课堂不再是阅读的全部场所,文本不再是知识的全部来源,阅读形态更多是一种个体的“自组织”行为,即通过对“大数据”的全面阅读与深入挖掘,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结构来全息构建更丰富、更全面的知识认知结构。
  1.数据开放,“在线对话”更具“场效应”。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普及意味着数据24小时对外开放,其复制、传播、整合更方便。一段文字、一段视频、一段音频……这些都是“数据”,也是信息。新课标要求学生“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未来的学生是否具备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影响他们一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数据开放让阅读对话更具“场效应”。教学苏教版六下《长江之歌》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把“阅读视野”直接切入到《话说长江》纪录片,丰盈文本教学的内涵与外延,链接文字、画面、视频、音频等,从而构成一个庞大的“开放数据”,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一个明亮的世界。
  “即使数据用于基本用途的价值会减少,但潜在价值却依然强大。”[4]也正是这些潜在的价值存在,更需要疏通与引导,“在线对话”,博观约取,吸纳内化,通过“全息阅读”的方式来释放、提取并运用这些潜在的价值。
  2.数据量化,学习方式回归“自组织”。
  “大数据”时代,一切皆可“量化”。2013年4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稳步上升,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上升。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0.1%,较2012年的40.3%上升了9.8个百分点。从新兴媒介来看,人均每天上网接触时间最长。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上网时长为50.78分钟,比2012年的46.77分钟增加了4.01分钟……当文字、图片等变成数据,所有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自己的阅读方式来获取知识。近期我们班上男孩子喜欢的书不再是一本《鲁滨逊漂流记》,他们的“群书阅读”已延伸到读丹尼尔・笛福的系列小说《鲁滨逊的沉思集》《辛格尔顿船长》。   “人作为万物之灵,本身就有自然的逻辑和自组织的能力,发掘它,才是正路。”[5]“大数据”时代,“400万字的阅读量”将不再是神话,“4000万字”都有可能,因为一切资源触手可得。“大数据”无时无刻不在充实着我们的阅读。当学生的自组织能力被激活并被充分挖掘,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变”时,必然导致“质变”,阅读素养也就自然形成。
  随着信息学和行为学的研究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真正的最高境界,是发掘学生自身原有的动力和天分。“一旦有新的技术改变信息和知识的传播模式,人类学习的方式马上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6]“大数据”时代,开放的社会和资源,进一步解放了学生的学习行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阅读期待的驱动下,开始了自己的阅读历程,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从粗糙到细致,不断地提高自身阅读的针对性、复杂性,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选择力”。
  三、知识建构:从“寻找因果关系”到“寻找相关关系”的颠覆
  “大数据”时代,阅读不再追求内在的因果关系,而是追求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这种思维的转变是革命性的,由此带来对当下小学语文阅读范式的颠覆与重构。“大数据”时代,我们不必非得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只要知道“是什么”就够了,没有必要知道“为什么”。“是什么”让我们更有预见力,这种洞察力足以重塑我们当下的阅读范式。
  1.全息阅读,探求“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开放,阅读的相关“信息”信手拈来,但要想弄得非常透彻精确是很难的,因为复杂混合的相关“信息”太多。我们没有必要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是要让数据自己“发声”,从而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更好地了解世界。
  “消解因果关系”,英国哲学家休谟的推论值得我们思考:第一,一个原因可能会导致很多结果;第二,一个结果可能来自很多原因;第三,原因和结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7]阅读苏教版四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说说理由。仅以这篇文章作参考,讨论没有意义。伟大也只局限平凡中的伟大,至于“为什么是最伟大的人”不应是这课探讨的问题。阅读不需要把思维固化在“为什么”上,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发掘与其“伟大”相关联的内容,形成话题,进行全面的阅读探究。
  “相关关系很有用,不仅仅是因为它能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而且提供的视角都很清晰。而我们一旦把因果关系考虑进来,这些视角就有可能被蒙蔽掉。”[8]很多时候当我们知道了“是什么”的时候,“为什么”已没那么必要。阅读,不再是对已有知识或结论的论证,而是在发现与建构新知识。
  2.全息阅读,不是知识与结论的论证,而是发现与建构新知识。
  “全息阅读”因为不受限于传统思维模式和特定领域里隐含的固有偏见的影响,才使得阅读能为我们提供深刻的洞见,我们才能自由发现、认识并建构。“全息阅读”是建立在“全息视野”的基础上,拥有庞大的“数据”(学生前见、背景资料、相关文本等)作支撑,以及独特的“视界期待”,构成一个“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教学组织结构的“全息互动”的阅读范式(见上图1)。
  阅读的过程是全息发现与构建新知识的过程。“全息阅读”就是基于最底层“大数据”的运用阅读来“获取信息”,从而发现与建构新知识,以此更好认识世界、培养洞察力、发展思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塔尖”获得“审美体验”,从而满足各自生命发展的需求。
  “大数据”是资源,也是工具。因为这些数据资源的存在,以及其工具的作用,“全息阅读”让我们发现了以前不曾发现的文本之间的联系。如寻找教材中相关信息,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整合与重组,建立语文学习主题单元(或资源库)形成“群文阅读”体系。虽混杂、凌乱,但相比之前“各自为政”的“串讲”,更能培养学生的预见力与洞察力,激活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思维,让他们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发现、有建树,获得“高峰体验”。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并建构知识,寻找隐藏在大数据中的范式、趋势和相关性,揭示语文学习的现象和发展规律,以及可能的教育应用前景,同样需要我们要拥有更好的数据洞察力和文化选择力。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在其著作《文化的解释》中给出一个朴素而冷静的劝说:“努力在可以应用、可以拓展的地方,应用它、拓展它;在不能应用、不能拓展的地方,就停下来。”这是“大数据”时代,我们面对一个新领域、新概念所应持有的态度。且行且思,与时俱进,响应教育转型的时代需求,变革我们的语文阅读范式与思维,引领学生进入“全息阅读”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2][6][8]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8-167.
  [3]方柏林.知识不是力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4]徐子沛.数据之巅: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65.
  [5][7]傅佩荣.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60-369.
  注:本文获2014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6960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