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朱明高

  摘 要: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基础阶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教师不但要授予学生知识,还要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激励。激励教育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信心,还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简单叙述了激励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激励教育;语言激励;榜样激励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自信,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采用激励教学的方法。激励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理应用,不但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还能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促进学生的成才与发展。本文以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题,对激励教育方式的应用方法进行详细
  分析。
  一、激励教学的重要性
  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都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与坏,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不能帮助学生成长,还有可能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因此要想使学生良好发展,就要实行激励教育,激励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保证。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主人翁的感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学习中找到自信,从而不断进行学习与创新。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学生都有犯错的时候,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采用激励教育而不是批评教育时,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二、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擅用语言激励学生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与表扬,在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普遍心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鼓励。在课堂中,时常运用一些具有肯定性、表扬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定,如:很对,很好,做得不错等,老师明确地表现出赞赏的态度,才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这样不但能活跃语文课堂的氛围,还能为学生树立一个亲切、和蔼的老师形象,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激励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立场要鲜明、简单明了,不能正话反说,也不可运用太过浮夸的语言,使学生高度膨胀,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正能量的进步。语言激励除了有声语言激励外,还有很多别的方法,如肢体语言激励:微笑、竖大拇指、拍肩膀等都能达到激励的
  效果。
  2.利用榜样激励学生
  榜样激励法也称典型示范法,主要是指通过周围的一些榜样来激发、鼓励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生来讲是一种隐性的指引和命令,是
  学生学习最直接的榜样。在教学课堂中老师多与学生互动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鼓舞作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老师榜样外,还有优秀、典型的学生也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每个榜样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学生可以从中学习,进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激励学生积极前进。
  3.激励过程中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心态
  教师在激励过程中要保证绝对的公平性,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鼓励。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不断进行鼓励,使他们保持向上的势头,一直不断地学习进步;而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也要不断激励,避免让他们出现自卑心理,放弃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不断地激励才能使他们保持好的心态,不断探索进步的方法,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激励学生全面快速发展。
  4.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
  每个学生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存在明显的差别,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这样才能使激励作用发挥到最大。对于性格活泼的小学生来说,他们都比较擅长和别人交流,他们往往最看重的就是老师的评价,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可以直接面对面地交流,提出自己的要求,让他们找到努力的方向,不断进步;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来说,他们不愿与别人交流,通常都存在自卑心理,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要耐心对其指导,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鼓励,慢慢地让其找到自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分层激励,才能使得激励教育适用于每位学生,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鼓励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合理有效的激励教学法,不但可以使语文教学课堂更加活跃,还能激发小学生不断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在目前的激励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因此在后期应用的过程中还要不断探索更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激励教育的开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和效率,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牟峰,夏茹.赢在激励:江苏省无锡沁园实验小学“激励教育”十五年[J].江苏教育,2010(32).
  编辑 赵飞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698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