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学预习能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洪月辉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就是预习。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它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首先,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其次,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最后,有助于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1.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又是具体内容的准备。预习是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对一篇课文的预习,学生提前了解了要学习的课文生字生词、课文中涉及的一些知识背景,为上课扫除了部分知识障碍,在预习中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预习中独自弄懂的内容,经过积极思考,就难以遗忘。预习中没有弄清的问题,经过一番思考,听课时豁然贯通,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大大提高听课质量。因此,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学习效率的高低。而且,学生一旦有了预习习惯就事半功倍,就可以培养“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
  2.利用学生的比较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对预习的兴趣
  教师可以适当地让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在举行班上的讨论活动的时候,谈谈自己的感受,并给予一定的表扬。小学生喜欢跟周围的同学比较,会自发地想,为什么别人能获得老师的表扬与同学的羡慕,而自己却没有呢?这样其就会重视预习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发现预习的重要性和优势,不知不觉问,对预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要在班级里营造浓厚的预习氛围,使学生体会到预习的重要性。氛围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如果班级形成良好的预习氛围,学生就会自觉地、享受地进行语文预习。最后,以激励为主,对做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预习不尽如人意的同学积极鼓励。
  3.指导预习方法,提高预习效率
  3.1制订单元整体学习计划。在进入一个新的单元学习之前,布置学生进行单元预习,要求学生通读整个单元内容,并根据个人情况,拟出单元整体学习计划,写在自主预习摘录本上。这样,学生可以对整个单元有全盘的了解,也便于老师根据学生的计划制定出适合全班学习的步骤,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2读文三遍,标注符号。预习课文的第一件事情是通读全文,我要求学生预习时至少读三遍课文,第一遍一定要读出声音,读准字音,目的是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第二遍、第三遍学生可以自由读,要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学生用自己熟悉或喜欢的符号标出文中不懂的字词句、重点内容和需要查找的资料等。当然,这些标注符号必须简明醒目,意义明确。如关键词句用“……”;不理解的地方用“?”;要特别注意的地方用“**”,等等。这样可以在讲解的时候,了解重点,把握难点,加深记忆与理解。
  4.查
  查的范围包括查字典、词典、背景资料、作者生平等。查可以读前查,可以读后查,也可以边读边查,这要根据预习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查,并做上标记。对于不理解的词语,最好是在读完一遍课文后再查,这样对理解课文更有帮助。当然,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查的内容各异。
  5.记
  记就是把自己预习的收获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三年级时,我要求学生在笔记上把预习的内容写下来,但是这种方式花费的时间太多,而且学生上课时一旦忘记了,就要翻笔记,耽误时间。从这学期开始,我要求学生把预习的要点记在书上,就像一些重点词语,上课时老师提出来,学生就能很快地解释出来,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6.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学生具备一定的预习能力之后,还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6.1开始训练学生预习时,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预习,严格督促学生按照预习要求和步骤预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手把手地教,帮助他们尽快掌握预习方法。在学生基本掌握预习方法后,逐步把预习活动放到课外进行。教师更要严格进行预习作业的检查,落实预习活动,养成习惯。
  6.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如分层分段的方法指导,概括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指导,培养学生品词品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到课外预习中去,逐步培养自学能力。
  6.3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提倡互学互帮,互相督促。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语文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让学生说说学习方法,听听别人的学习经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形成自学的风气。
  7.合作预习
  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提倡互学互帮,互相督促。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语文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让学生说说学习方法,听听别人的学习经验,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形成自学的风气。
  合作预习一方面指对于一些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疑问,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切磋、交流,另一方面指针对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课文,如节选的古典名著,学生们可小组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共同完成预习任务。合作式预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合理、科学地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会使学生语文探究学习学得主动、学得生动,知识掌握扎实,智力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培养,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我仍将不断探究,力争使课前预习这种学习方法的运用达到最优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847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