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低段音乐课参与式活动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景毓鸿

  【摘要】音乐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程度是考量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掌握好学生的最佳学习动机,是恰当的引燃课堂气氛、突出学生兴趣的重要步骤。因此,当学生们参与课堂互动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之后又将如何把握课堂节奏,将成为十分重要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参与 营造 语言 组织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91-01
  新课程的理念是“高效”二字,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之中,教师就需要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将课堂由“灌输式教学”循序渐进地转变为“探究式教学”,学生则由“接受式学习”潜移默化地转变为“研究式学习”。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交流、合作,才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本人认为组织好课堂节奏,设计出精彩的课堂活动内容,是真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关键。
  一、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前提
  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为了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就要为他们创造能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敢于演唱,建立自信。一方面,要注重引领学生从理解歌词大意的细节开始,让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启发,发挥想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一方面,老师要根据歌曲或者乐曲的内容来设计学习情景,让学生进入角色,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和对音乐的理解,在音乐中表达情感。与此同时,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通过朗诵、表演、舞蹈、唱歌、伴奏等多种形式在课堂上发挥出各自的特长,让他们都能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二、注重教师语言的鼓励性与丰富性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往往具有警示、表扬和指导的作用。譬如:“你的反应真快,如果再能把――说的更清楚就更好了”;“你的回答很好,如果能把――词换一下就更清楚了”;“你的声音真像百灵鸟”等等,各种发自内心的表扬语言,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老师的认可,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老师始终要将学生的主体性放在课堂的首位,如果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流,给学生相对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会更加自信,更加活跃。当他们的发言情绪高涨了,教师再用“说的好,你可以用――的情绪来演唱一下吗”;“――的动作你能想象出来吗?”这样的鼓励性语言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编创,或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丰富的语言修养,会让学生们如同沐浴在微风细雨当中,会由心而外的喜欢这样的教学形式。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前提
  组织好教学活动是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过程一旦组织的不好,会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对每节课程的设计在脑海里应该是一幅完整的画面,如何来组织、实施则是最为关键的。首先,要让每一位学生明白自己在课堂中的任务,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其次,对于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老师要让每一个学生清楚自己是什么“角色”,明白活动的规则,并且自觉遵守,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形成一个整体,使大家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较好的完成教学活动。最后,老师要鼓励学生在音乐环境中去大胆表演,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又能让他们体验到音乐的魅力。如果在低段音乐课堂教学中,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歌唱与表演之中,享受音乐带给他们小小心灵上的温馨与震撼,那就是一节非常成功的音乐课。
  四、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段学生的天性好动,乐于参与游戏。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要认真思考、精心准备,针对每个班级不同的个性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本人在教唱一年级《龙咚锵》这首歌曲的时候,课程原来的设计是课后表演打击乐,在前两个班都是按照设计好的程序顺利进行的,但是在第三个班上课时,学生们在听唱的过程中就开始“动”起来了,看到他们情绪高涨,便继续鼓动他们的热情,在听唱过程中就开始表演打击动作,一边用手势指挥他们听唱词,一边在“需要的地方”加入“伴奏”。结果,他们比其他班级演唱这首歌更有激情,更能表达出力度的强弱。由此可见,老师要随时调整适应于不同班级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利用学生的想法及时创编活动的程序。通过这个事例,让本人进一步认识到“教学活动设计一定要灵活多变”的必要性。
  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不能墨守成规,应该富有激情。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一旦被点燃,老师就会被学生配合起来的气氛带着走,整个课堂就真正地互动起来了,教与学才达到了真正的统一。随着学生的知识不断地增长,老师也必须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越高,思维就越灵活,他们就越有可能朝着优秀的方向发展。而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创新才是保持新思路,营建新氛围,促进教学目标新起点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9273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