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艺

   我一直担任的是小学低年级段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有些学生往往不知道从何说起,或者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有价值的问题,甚至不是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对此,我做了以下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提问的勇气
   从心理学来看,“尊重”是人的一种需要。而学生正处于个性的发展养成中,尤其需要得到尊重。受到教师的尊重,会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自己变得更有能力、更积极、更自信。反之,如果学生尊重的需要受到漠视,他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所以,教师应该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
   尊重和信任学生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更能优化师生关系。教师应友好、平等地对待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不因为学生年龄小、不懂事就轻视他、哄骗他,更不可粗暴压制。课堂中教学,当学生回答问题错了,教师可以允许学生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思考。这样,学生才有发表自己的意见的勇气。教师还应信任学生。信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尊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要求,对他们的意见给予充分的重视。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和赞许的目光会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开展有趣的活动,提供提问的机会
   组织学生参与有趣的数学活动,能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情放松,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
   案例一:二年级“认识角”的教学片段
   在初步认识了角之后,教师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毛线、三角板、小棒)搭一个角,接着组织学生展示自己搭的角。
   生:我们是用毛线拉成了一个角。
   (在合作展示中,一位同学的毛线没有拉直,很快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不是角!”)
   师:为什么这不是角?
   生:因为角的边是直直的,而这个毛线没拉直是弯的。
   案例中,教师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角,组织学生进行了拼角活动。低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较低,思维能力较弱。教学中,教师有效地组织了数学活动,利用学生错误的操作,抓住了引发学生提问和思考的契机。可见,有趣的数学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也学得轻松、愉快,更有利有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三、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善于提问
   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提问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对故事、童话、自己熟悉的经历非常感兴趣。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熟悉的生活环境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案例二:一年级“9加几”教学片段
   教师在上课开始向学生展现了“动物园一角”。
   师:小朋友们,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有许多小动物。
   生:我发现小河里有鱼。
   生:我还发现有白云、房子、树。
   师:刚才小朋友们发现了许多景物,那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案例中,教师联系实际生活,出示了精彩的画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当出示了主题图,提出“你又什么发现?”后,学生的回答有些“离题”。于是,教师又补充了问题“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拉回数学学习中来。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创设有趣的情境时,不能片面强调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应有效地将情境与数学学习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中来。
   2.利用冲突情境,增强提问的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学生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恰当地创设冲突的情境,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有了这种求知欲,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答案。
   在教学“认识几百几十几”时,教师要求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五百九十七数到六百一十二。”指名上台拨,下面学生数。数到五百九十九时,提问:“下面个位上再拨一颗是几颗?现在这个数是多少呢?”学生的头脑中都有了疑问,也就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拨算珠引发了学生的疑问,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为新知的学习作了铺垫。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冲突氛围,能触发学生产生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之中。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践和活跃思维,不断积累丰富知识,完善认知结构,提高数学素质和问题的发现、解决能力。
   3.制造错误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主要体现在作业中。教师应及时抓住利用这些错误,有意识地进行“误导”,使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错误的认识。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出示这样的算式:“16÷4=3……5”,学生看到这样的算式都发现了错误,于是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哪里错了,为什么错了?”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引导他们更深刻地认识错误之处。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总之,让学生在探究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鼓励低年级学生质疑,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开启他们创新思维的大门,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坛市直溪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6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