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堂呼唤“有效对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对话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热情,自觉将对话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对话教学也出现了新鲜局面,语文课堂教学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有效的对话教学,既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益重要课题,也是困扰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也是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原因所在。
  一、实现有效性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教学界定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话”这个词就频繁出现在教学杂志上,但大多数老师并没有准确把握对话的实质。我们不得不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对话”是“问答”的代名词吗?许多老师以为师生之间一问一答的过程就构成了对话,而没有关注到多向的互动状态,于是对话就变成了把学生的回答牵引到预设的答案之中。这样的“对话”指向单一,没有智慧的交锋和价值的提升。其根源还在于大多数老师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那么,对话的特征到底是怎样的呢?对话强调的是师生双方思想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和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
  2、对话能脱离文本交流吗?现在有些语文课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后半程的学习中安排一个拓展性环节。有的设计脱离文本的价值取向,甚至离开教材与学生进行空对空的交流,这样不仅没有提升课文的意义,反而冲淡了研读课文时形成的价值主题。我们认为,阅读教学的对话还是要凭借教材内容来组织话题。
  3、对话中老师不要及时处理信息吗?新课堂是民主的,更是开放的,但问题一开放,学生喷涌而出的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就肯定是五花八门的。现在有些课上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错误的信息不予否定,只是以“请坐”等含糊的语言搪塞过去,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
  面对纷至沓来、良莠不一的信息,大多数教师还不具备瞬间处理的能力,更不用说用重组信息来提升对话的意义了。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要在课前与文本充分对话,使自己既对文本精神充分把握,又有独到的见解。这样,课中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学生的发言作出敏捷的反应。其次在课上遇到一时难以处理的信息时,应该把评价机会先让给学生,他们往往会带来智慧,同时也给自己的思维腾出时间。
  二、设计有效性的“探究”
  小学语文学科里的探究性学习到底应该怎样实施,许多老师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心里存在着许多困惑。以下就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探究性学习与科学课程中的探究划上等号。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要探究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构成规律。同样,语文学科的探究性学习还要关注情感体验。语文教学的探究性学习不是推理性的,而应该是体验性的。我们的语文课不应该是让学生进行推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我们的课文都是理智和情感的结合,所以,理解课文也一定要情感与思维相结合,这是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语文课实施探究性学习,千万不能把情感、情趣去掉。我们在让学生汇报交流时,不但要让学生谈独特的感受,还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体验读出来。这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体验的关注,肯定会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倡导探究性学习,我们是否就要丢弃传统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探究性学习是值得提倡的学习方式,但如果只是盲目推崇,而把传统教学中积淀下来的成功经验给丢了,那只能是得不偿失。
  比如,探究性学习使板块功能更突出,那么文本的内在脉络还要不要理出来?现在的语文课强调探究性学习,强调读中感悟,但往往忽略了对文章结构、行文线索的领会,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长久下去,学生写起文章来势必会结构不清、思路模糊。因此,语文学科中的探究性学习还要“把根留住”,不妨增加一些理清文章结构,认识行文线索,感悟前后呼应等独具语文个性的东西。
  再如,倡导探究性学习,教学是不是还要照顾到整体性?包括探究过程的整体性和学生对课文把握的整体性。现在有的课当探究主题出现后,学生提出哪一点老师就组织哪一部分活动,课堂显得零乱,主题的解决又缺乏整体性,有序性。探究活动的过程应该有机组合,循序渐进,构成一个逻辑环。探究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前一部分应该为后一部分起铺垫作用,蓄势以待发,探究才能向纵深发展。其次,在教学设计中还应注意让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做到部分探究中回归,总结迁移中回归,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阅读教学规律。
  3、倡导探究性学习,我们是否要抛弃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地依赖于接受性学习,新课程对于探究性学习的倡导是一次大局性调整,但又让许多老师不敢直面接受性学习:课文背景不敢揭示,必要的语法知识不敢讲授,词语都靠感悟不敢正面解释,示范朗读又怕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读书……其实,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作为学习方式,不存在优劣之分,关键要照顾到学科性质与内容深浅。我们在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大胆运用主动的、积极的、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当然也要避免重蹈死板训练的覆辙。两种学习方式要互相结合,互相补充,最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新课堂教学来看,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学习评价的激励性使学生变得爱学习了。我们欣喜地看到低年级学生养成了主动识字,多渠道识字的好习惯,中高年级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表达与交流能力也提高了,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课堂上学生普遍会说了,但学生的表达欲望是不是越强越好呢?仔细观察又会发现,许多学生关注的是老师有没有叫到我,而对别人发言的内容却置之不理。在这种浮躁的心态下,学生缺乏静下心来认真倾听、独立思考的习惯。改革这一局面的途径应该是从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自己的意见建立在他人基础上或者提出新异的想法。
  良好的习惯肯定会促使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形成。现在教学界普遍关注学习方式的变革,推崇新理念的实施,而培养学习习惯的研究却很少。在学习习惯快被课程改革遗忘的今天,我们郑重地提出来,希望引起更多老师的重视,使学生养成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总之,用智慧的语言,实现课堂的有效对话并不是个单纯的技巧性问题,因此不可能简单解决,它归根结蒂是教师语文综合素养的课堂体现。我们只有不断学习,细心洞察课堂,加深自己的文化素养,使自己专业知识的根系更深更广。如此,有墨十斗,撒一斗既是精彩纷呈,余音绕梁,最终实现课堂对话的最优化。
  作者单位:盐城市响水县灌东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0923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