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的尝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韦德凤

  冰心的《谈生命》刚刚学完,从昨天和今天的上课情况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生生间、师生间、师生和文本间展开对话的基本要领,课堂上已基本形成了对话的氛围。标志着这段时间,我的语文课堂“对话式”教学已初见成效。
  《谈生命》第一课时,主要解决了朗读问题。学习散文的基本程序是:朗读――品味――成诵。昨天用了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欣赏。先个人默读,圈画出有障碍的字词,同伴交流解决或让老师帮助解决;然后放开声音,大声朗读课文一遍。要求圈点出优美的语句或语段,把自己读后感觉比较深刻的语段,放开声音读给同桌听并让同桌评价;最后把自己准备好的语段,有感情地朗诵给全班同学听,并接受同学们的点评。
  一节课的时间就这样在反复的朗诵中度过了。因为是星期一,个别同学虽有些无精打采,但整个课堂气氛还是比较活跃的,大部分同学参与的积极性较高。
  今天的课上主要进行了三个环节──一是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出将要进行的对话“话题”;二是挑选同学们提供的话题;三是和同学们一起围绕“话题”进行师生、生生间的对话。
  讨论时间约定为6分钟。
  讨论前,教师提示,话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文章的语言,包括词语的妙用,重点语句的作用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
  2.文章的结构,包括布局、层次等;
  3.作者的情感。
  6分钟后,经过筛选各小组贡献的话题,保留以下话题作为此次课堂对话的重点话题──
  1.“他消融了,归化了,他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这句话为什么在文中重复出现,有何作用?
  2.应该怎样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这句话?
  3.文章为什么就一大段,如果划分层次的话,可以分成几层?
  4.课文第69页有这样的语句:“她多么辽阔,多么伟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她”指谁?这里的“光明”和“黑暗”是否矛盾?
  5.作者用“谈生命”作题目,那么文中哪一句话,可以高度概括作者对生命的看法?
  6.文中有这样的语句“大海庄严地伸出臂儿来迎接他”“大地庄严地伸出臂儿来迎接他”对于“春水”和“小树”的“去世”为什么“庄严”来迎接?
  接下来的对话是愉快地,也是非常富有挑战性的。
  第一个话题,学生沉默了半天不知从何下手。我只好引导:“同学们,先看看这两句话分别出现在什么位置。”有的同学立刻意识到,这两句话分别出现在春水和小树“去世”的末端。我立刻再引导,“要去世了,没有‘快乐’也没有‘悲哀’,这说明“去世”得很平静。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去世前,总产生恐惧、悲哀、忧伤等复杂的情感,这里的春水和小树为什么如此的平静呢?大家仔细读课文,从文中寻找。”
  经过再一次朗读,部分同学终于认识到,春水和小树(老树)之所以如此的平静,因为他们在生命的历程中──
  奋斗过(重点词语:“合成”“挟卷”“冲倒”“一泻千里”“穿枝拂叶”等)、欣赏过(重点语句“看见夹岸红艳的桃花”“蜂蝶围绕着他飘翔喧闹”“听见黄莺轻吟”等)、奉献过(“伸出他如盖的浓阴,来荫庇……”“他结出累累的果实,来呈现大地……”)
  第二、三话题,没费多少周折,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个话题,确实有一定的难度,第一问“她”指谁?这个学生很快通过读文本意见达成了统一,“她”指大海。第二问,就有相当的难度,这里“光明”和“黑暗”难道不矛盾吗?为什么?
  我引导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思维训练――
  首先要明确,这里的“春水”就是人的象征;其次,还要明确大海是“春水”的归化之地;再次,借鉴第一个话题的讨论结果,春水的归化是平静的,没有恐惧和悲哀的,因为春水的“一生”奋斗过、欣赏过、奉献过;最后,大海这归化之地对于春水来说,自然是“光明”之地。那么,每个人的一生都能像“一江春水”这样度过吗?肯定不是。不能像“一江春水”度过的一生自然对死亡有恐惧感、悲哀感,那么“大海”这归化之地自然就是黑暗的了。
  我又联系电影《人鬼情未了》,形象地给学生讲解这里的光明和黑暗并不矛盾。
  第五个话题,经过简短的争论,同学们一致认为,文中“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这句话可以高度概括作者对生命的看法。
  第六个话题,主要点拨学生和第一个话题联系起来思考。让学生理解,一个有意义的生命,他的归化之地的迎接肯定是“庄严”的。这里的“庄严”是对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生命的敬畏。反之,就不会有这样的情感!(这个话题还没有讨论充分,下课铃声响了)
  课后反思:
  1.这节课标志着“对话式”教学基本成形,其步骤是:阅读文本──小组讨论,寻找有价值的话题――交流话题,选择全班讨论的话题──师生、生生围绕文本,展开话题讨论。
  2.把握了“对话”的实质后,我才真正明白,“对话”和“谈话”的不同。对话是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考虑的一种教学方式,现在很多教师课堂上的所谓“对话”其实质是“谈话”教学,最常见的就是“问答式”教学。
  3.学生的潜力,在于教师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发掘;学生对知识的激情,需要教师激情的“火炬”去点燃。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课堂改革实践,我深深感受到,学生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笨,有时他们迸发的思维火花,足以让教师大吃一惊。关键是教师,能否敏感发现并抓住学生这短暂的“迸现”给予及时的,甚至带些夸张的鼓励。在鼓励中,这些学生就会将源源不断的奇思妙想贡献出来,供大家分享。在分享中,贡献的学生找到了自己存在于课堂的价值。学生在这种近于“自我实现”课堂教学中迸发出的激情和智慧,才让我真正感受到一个教师的价值与幸福。
  (作者单位:广西横县民族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7428475.htm